翻新时间:2023-08-13
粤东北客家围龙屋建筑中的风水
摘要:“风水”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被称为“地学之最”[1]。作为粤东北客家民居典型的围龙屋,在环境选择方面深受风水文化影响,本文主要从龙、穴、砂、水、向的原则来看围龙屋的风水,认识其隐含着的丰富的宗教哲学文化,客观、科学的看待客家围龙屋建筑的风水。
关键词:客家围龙屋;风水;环境哲学;科学性;迷信
风水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它起源于古老的占卜术,后逐渐从术数中脱胎而出,成为一支独立的学说。风水文化观念浸透中华传统各种建筑景观中,风水文化成为中华建筑文化的有机组分和独特表现。作为粤东北客家民居典型的围龙屋,在环境选择方面深受风水文化影响,本文主要从龙、穴、砂、水、向的原则来看围龙屋的风水,认识其隐含着的丰富的宗教哲学文化,科学的看待客家围龙屋建筑的风水。
一、 客家围龙屋的建筑历史与风格
围龙屋一般建在依山傍水的山坡或山丘下,之间相距数百或数十米,有的则坐落于山丘与耕地交接的坡地上,背山面田,前低后高,有利于排水和通风透光。它有着奇特结构和合理布局,既有古代宫廷的神韵,又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其主要结构类型有:两堂两横一围龙、两堂四横一围龙、三堂两横一围龙、三堂四横一围龙及二围龙、三围龙甚至六围龙等。一般以中间的正堂正屋形式的方形屋或二字屋为基础,周围的围屋层层扩建自由组合。从一个屋的规模也可看出某姓家族的人丁兴衰。尽管规模大小不同,但围龙屋的基本设施却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说法。主要包括:风水塘、禾坪、大门、斗门、伸手、正堂、花胎、龙厅、排水沟、游廊、天井、巷道、正屋、花厅、花阶、围屋、杂屋、厕所、畜棚等。关闭了通向外界的大门,这里就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社会,最多时100多户人家同住在一个大围龙屋内。
二、 客家围龙屋“风水”与环境哲学
中国古代民居的神灵崇拜和地理环境论主要在“风水”或曰“堪舆”理论之中。古人认为:“天道虽无声无臭,然而应若影响。天人之验,理不可诬”(《宋书•五行志序》),这也是民居风水说的思想理论基础。故古人建房,希望能“承明堂于少阳,照列显于……分野”[2],使居上应天灵,下顺地脉,主人能因此而获天地之福。民居神灵理论虽有天灵地神两个方面,但由于天灵渺茫难测,地形亲切可感,故其落脚点主要在地理神灵理论上。客家围龙屋的地神论也不例外。“风水”说的实质是“地脉龙神”宗教崇拜。地脉龙神是土地神系的一个分支,它以地理走向与居宅灵气的重合论而对民居建筑发生现实影响,它是主管居宅的地理之神。客家围龙屋后的“龙神”伯公、叔公们就是客家的居宅神,风水神。风水说的形式是宗教崇拜,其内容是居宅环境哲学,因而风水说也是以原始宗教与哲学浑然一体为特色。
客家先民们把风水学上的“地理五诀”(龙、穴、砂、水、向)运用到围龙屋建筑上,追求与“地理五诀”达成和谐统一,实际上就是在追求与大自然在空间上达到和谐统一。
1、 龙、穴
围龙屋大多建于丘陵坡地,面水背山,风水术上的“来龙”即指屋后的山势,雄伟的山梁谓之吉。为了将龙脉引进和留在屋内,故围龙屋有龙厅、龙神、龙门和龙厅背等。龙厅后不能开门,否则会泄气,同时又必须是空的,不能堆放任何东西,为的是避免压了龙脉。龙厅背是上堂祖先神龛背后的空间,中有一小门正对屋后的龙厅,谓之龙门。龙脉从龙厅进入,经龙门、五星石伯公、龙厅背而入上堂。五星石伯公是风水术所称的“龙穴”,亦是整个围龙屋风水的穴眼,因为地位重要,所以有专门的神位来供人祭拜。五块石头中以正中的那一块为最大、最方正。调查中,当地人常依据“天圆地方”来推断此即为五行中的土,至于其它四块分别代表哪四行,这连风水先生都回答不上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智慧的力--------读《100个智慧故事》
- 灵巧的手
- 我爱“臭美”
- 我的自画像
- 书是我的好朋友
- 爱溜冰的我
- 《赛车总动员》观后感
- 折翅的天使
- 我的自画像
- 自我画像
- 我的照片
- 一个普通的人
- 这就是我
- 有这么一个女孩
- 这就是我
- 从国际法看美国的对台政策(1)论文
- 浅析知识经济与高等自学考试制度
- 从国际法看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1)论文
- 群体性事件的经济诠释
- 对我国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硕士专业建设的思考
- 医院经济管理及营业实践
- 关于科学知识社会学视野中的科学教育观
- 经济管理制度中防治腐败的内在机制研究
- 经济管理类本科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研究
- 传统知识资源的国际法保护/曹文娟(1)论文
- 谈高校经济资助工作中的感恩教育
- 从国际法看侵华战争的民间赔偿问题(1)论文
- 房地产经济波动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
- 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国际法(1)论文
- 从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看WTO协议在我国的适用(1)论文
- 天池简介
- 《三次逃票》的故事
- 坦诚格言
- 《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
- 《七月的天山》教学案例
- 《中彩那天》中心思想
- 诚实的晏殊
- 道德格言
- 《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
- 《七月的天山》教学杂谈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中彩那天》文本链接
- 丢失的东西
- 五毛钱的故事
- 三棵樱桃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