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哦,你所访问的页面不存在了,可能是炸了

可能的原因:

1.手抖打错了。

2.链接过了保质期。

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的形成及其影响_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的形成及其影响文档下载_免费文档下载-查字典文档网

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的形成及其影响

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的形成及其影响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07

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的形成及其影响

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的形成及其影响 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的形成及其影响 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的形成及其影响

【内容提要】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的产生与“二次革命”的失败有关,也是他向苏俄学习的结果。“以党治国”思想内涵包括用党的主义治国,用党的理想、组织纪律、奋斗目标等凝聚人心。“以党治国”思想对20世纪中国政治舞台上的国民党和共产党两大政党都产生过重要影响。

【摘 要 题】近代人物

【关 键 词】孙中山思想/以党治国/形成/影响

【正 文】 一

孙中山创建革命党之初,并没有产生“以党治国”的思想,只是在经历了以英美为蓝本的政党政治在中国实践的失败和革命党的重重挫折后,经过了一番政党体制的比较和选择,在苏俄的直接影响下,才开始把苏俄政党体制当作最先进的政治文化加以学习,最终“以俄为师”,提出“以党治国”的思想。 “以党治国”是孙中山在革命过程中向苏俄学习的结果。孙中山向苏俄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苏俄的建党和建军两方面的经验。孙中山之所以引进苏俄模式,是想解决中国两大问题:第一,消灭“尚留陈腐之官僚系统”;第二,通过借助苏联的党国政治模式,完成内部整合,进而实现真正的三民主义。

长期追随孙中山的胡汉民,在详细阐述孙中山的“以党治国”理论内容时强调说:“以党治国”是以国民党的三民主义为取向的政治模式,“夫以党建国者,本党为民众夺取政权,创立民国一切规模之谓也。以党治国者,本党以此规模策训政之效能,使人民自身能确实用政权之谓也。于建国治国之过程中,本党始终以政权之保姆自任。其精神与目的,完全归宿于三民主义之具体的实现。不明斯义者,往往以本党训政主义,比附于一党专政与阶级专政之论,此大谬也。”胡汉民认为,“一党专政”以政权归于一党为归宿,而“以党建国”则是以政权属国民为归宿,这是二者的本质不同。 在中国这样一个封建专制思想根深蒂固的国家要建设民主政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辛亥革命虽然把中国的皇帝拉下了“龙椅”,但并没有彻底摧毁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建设民国的任务远未完成。孙中山不无感慨地说:“大皇帝倒之后,生出了无数小皇帝,这些小皇帝仍旧专制,比较从前的大皇帝还要暴虐无道。”(注:《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第97~99页。)在封建专制思想土壤十分深厚的中国,孙中山以党治国的主张,给一些力图升官发财的投机钻营分子混入党内以可乘之机。孙中山后来也认识到这一点,他说“大多数党员都是以加入本党为做官的终南捷径,因为加入本党的目的是在做官,所以党员的人格便非常卑劣,本党的分子便非常复杂。”(注:《在广州中国国民党恳亲大会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8卷,中华书局,1986年,第2

8

1、2

8

2、 2

8

1、280~2

8

1、2

8

1、284页。)为了克服“党员人人为了做官”的倾向,孙中山便对以党治国的内涵作了重新阐释。

仔细考察和分析,孙中山的“以党治国”思想是比较系统的,其内涵包括党的理想、组织纪律、奋斗目标等等。 一个好的政党要有好的主义、好的理想。孙中山说:“本党党员固然不能说个个都好,但是相信本党的主义的确是适合中国国情,顺应世界潮流,建设新国家的一个最完全的主义(注:《在广州中国国民党恳亲大会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8卷,中华书局,1986年,第2

8

1、2

8

2、2

8

1、280~2

8

1、2

8

1、 284页。)。他坚信,全党若坚信此主义,并宣传到全国,使全国人都信服此主义,实行此主义,就能够“建设一个驾于欧美之上的真民国”。查阅孙中山晚年的着述,绝大多数都是反复申说三民主义的,他主张使党员都了解三民主义的精义,再通过党员的宣传,使全国人民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精神。 与此同时,孙中山进一步指出,党员必须牺牲个人的自由,必须贡献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党有自由,使党有能力。他说,从前的种种失败,皆因党员强调个人的自由,致使党涣散,无战斗力。今后要使党强大有力,完成革命,党员必须牺牲个人自由。不言而喻,孙中山强调革命党应当有严密的组织纪律,强调党员服从组织,有时为了组织的需要,革命事业的需要,牺牲个人的自由,这些虽都是革命之必需,事业成功之需要,但如果绝对化,把党员的个人自由与党的事业看成是相互对立的,不允许党员个性有任何发展的余地,各个党员都没有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完全不会独立思考,那必定使这个党缺乏生机和活力,而失去战斗力。

孙中山“以党治国”的思想中,也包括他以党建国的主张,因为以党建国是“以党治国”的前提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贝多芬》有感
我的朋友-“聪敏”
一想起这件事,我就开心
一桩“亏本”的生意
宜兴——我美丽的家乡
贪小便宜的风波
一个陌生人
儿童节
《三个和尚》观后感
珍惜国土资源,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喜怒哀乐的军训
其实离不开你们
我们的可恶的男孩
雨中钓虾
未来的智能片
论民族性与后殖民的反思的策略
美国对台湾经济援助的影响与作用
审计实务中如何遵循独立审计准则
“三曹”文学审美观中的生命意识比较 .
中国证券市场中的审计问题:实证研究综述
“天人合一”的生态美学内涵探讨
决定及改善独立审计质量的市场机制
国际审计准则研究与制定的动态
英语专业论文范文-Other Symbols Used in the Novel
试论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审计约束
会计审计标准国际化的发展环境和趋势
试论风险基础审计在我国审计实践中的应用
《世说新语》中魏晋人的审美实践
减灾防灾研究
美国政府审计准则─电算化系统审计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