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布洛赫希望哲学思想探索

布洛赫希望哲学思想探索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9

布洛赫希望哲学思想探索

布洛赫希望哲学思想探索 布洛赫希望哲学思想探索 布洛赫希望哲学思想探索

一、希望的本体论哲学体系的建构

布洛赫认为,希望的踪影客观地贯穿于人类文化历史的始终,寄托着人类的文明,集中体现了人的本质与人类走向更美好未来的意图,希望范畴在布洛赫的理解中获得了开放性内涵。但是,希望总是被人们遗忘,布洛赫由此感叹,人类的历史就是希望被遗忘的历史,因此必须重新反思历史。他渴求以希望哲学的精神重构西方形而上学发展史,摒弃静态、僵化存在的形而上学体系,唤醒人类内心深处的乌托邦精神,建构起一种希望的本体论哲学体系。布洛赫希望的本体论哲学体系主要由两部不同时期的关键性力作组成。第一部是《乌托邦精神》(GeistderUtopie),它反映了青年布洛赫时期的希望哲学思想,标志着希望的本体论哲学体系初步形成。第二部为《希望原理》(DasPrinzipHoff-nung),它是布洛赫在美国流亡的壮年时期,花费近十年时间撰写的长达1600多页的鸿篇巨着,是布洛赫成熟时期对早期思想的深化,标志着希望的本体论哲学体系的完成与成熟。布洛赫的《希望原理》延续了《乌托邦精神》中的核心精神与根本理念,基本保持了前后思想的一致性与整体性。 在布洛赫的希望的本体论哲学体系中,“觉醒的梦”是其论证主题的核心范畴,它所指向的是人类的解放与回归。布洛赫所期望的是让处于苦难中的人们通过唤醒内心“觉醒的梦”,获得救赎与解放,重新回归到自身,回归到完满的道路上。他虽然并不完全排斥阶级斗争与暴力革命的作用,但他认为,解放与回归的主要依靠力量是人类内心乌托邦精神的觉醒、“梦想”的不灭与升华,是希望超越现存的哲学反思,这是布洛赫对人类解放实现方式的理解与选择。布洛赫以希望哲学为核心超越了抽象的乌托邦构想,汇集、解释和系统化了人类的伟大希望方案。在布洛赫的两部着作中,唤醒乌托邦、拯救末世论、人类解放论等多种哲学思潮奇异般地汇集在一起,呈现出一幅多彩而庞大的哲学—宗教幻影。他试图把希望哲学体系建立在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的理论基础之上,纯化经典作家的理念,揭示精神与物质、理论与实践、理想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倡导应将精神转化为物质、理论转化为实践、理想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的理念,进而把自我内在力量转化为世界“自然主体”的存在动力。人们不断走向“发现美好”的超越运动,是人们尚未形成的人类希望的丰富内容的真实展现。

二、接受俄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政治信息”

在寻求人类解放之道上,布洛赫对二战期间俄国人民的革命道路及后来的俄国社会主义实践总体上持支持态度,积极接受了俄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政治信息”。其深刻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俄国十月革命加强了布洛赫从思想上亲近马克思主义的趋向,使他的思想内在具有与马克思主义的亲缘性与深层关联。根据布洛赫自己的回忆,他的激进思想——反资本主义和亲马克思主义思想,决定性地被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所加强。以至于很多英美学者习惯把布洛赫称为“关于十月革命的哲学家”〔2〕。十月革命使布洛赫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满怀崇敬之情,并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在探寻人类解放的现实实践道路上也毅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他把革命的“赌注”都压在了十月革命上,认为十月革命就是救赎西方社会、解放西方社会的有效途径。 第三,受到马克思以“批判”为灵魂的社会批判理论的启迪。面对世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两大阵营的对峙的现实,布洛赫选择了支持俄国无产阶级革命道路,认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符合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能够拯救全人类。从接受理论(ReceptionTheory)来说,这是布洛赫对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理论的领悟使然。批判性是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种深刻的反思模式,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的“自然权利”(NaturalRight)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即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政治正当性的基础与资本主义的基本制度基础的批判,戳穿了资本主义社会表面上标榜人人都有天赋的“自然权利”的虚伪性,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规律,实现对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合理性的追问。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运行规律——剩余价值规律出发,把资本主义社会纳入到人类社会历史运行中,即生产关系适应于生产力的规律中揭示一般的现实可能性。马克思的全部思想都是在批判中展开的,批判意识构成了他的学说的灵魂。而布洛赫在充分理解马克思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权利、尊严范畴的批判,把权利、尊严与人类解放相结合,这种结合在布洛赫的《自然权利和人类尊严》(NaturalRightandHu-manDignity)一书中得到了全面展现。布洛赫对马克思主义的热情、对俄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支持,与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魅力密切相关。

三、深度改造传统马克思主义

由于自身性情、经历和所受哲学教养的综合影响,布洛赫认识到,就资本主义遗产而言,以“苏联版”的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传统马克思主义犯下了极端的错误,应该修改和弥补其理论缺陷,来适应历史的发展,进而深度改造传统马克思主义。

第一,批判一切旧的异化的社会关系,形成一种新的人的自由的社会关系。布洛赫认为,迄今为止的人类一切自由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而仅仅是异化条件下的自由,他对斯大林主义以自由的名义剥夺人的权利、尊严而形成的自由异化关系进行了深刻反思。他认为,人始终是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人,必须从社会关系的视野中来解决人的问题。我们要致力于批判一切旧的、异化的社会关系,克服传统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专制主义精神,形成一种新的、本质在于人的自由发展的社会关系。要实现的是一个自由与秩序、个体与集体协调一致的无阶级社会,这种“无阶级社会”是自由和秩序、个体和集体和谐共生的新关系社会。个体与整体、个体性与整体性、自由与秩序关系的科学处理成为并行不悖的原则。布洛赫认为,人类的最高理想就是要实现人类解放的共产主义“自由王国”,他把未来人类解放“自由王国”的“崭新家园”视为没有异化的理想之乡。他强烈追求没有异化、没有奴役的真实共同体及其新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关系。

第二,批判传统马克思主义单向度的狭隘经济决定论,回归与塑立多向度、包容性的马克思主义。布洛赫认为,传统马克思主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次难忘的经历
赏月
种花生
善待蜜蜂
爷爷又笑了
难忘的一件事
我爱我的芭比娃娃
愉快的校运会
开学畅想
书,我爱你!
中秋十五
我养成了爱运动的好习惯
爸爸误会了我
美食天堂
第一次看家
关于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探讨
浅谈高校学生社团概况及今后发展趋势——兼谈素质教育
师德建设对和谐、平安校园的辐射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的探索与实践
共青团对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的再认识与管理
关于高校学生社团初探
论高校学生社团的地位
巧借学习动机论,激发高三理科生语文学习的热情
感恩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及实施途径探析
谈现代教师的教育良心
项目教学法在《商务英语函电》教学中的应用
论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的德育功能
德国“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学习与借鉴
浅谈课堂教学转型的技术背景与认识论根源
浅议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与发展
《桥》教学案例
98抗洪抢险感人故事
《桥》教学杂谈
98年洪水来临时的随笔
《金色的鱼钩》课后记
《桥》教学反思
《金色的鱼钩》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桥》教学反思
《金色的鱼钩》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以“桥”为线索教学《桥》
引疑,生疑,质疑,解疑──《金色的鱼钩》课后反思
《金色的鱼钩》中老班长的两次笑
《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
品读感悟在《桥》教学中的尝试
课本剧:《金色的鱼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