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斡尔族民歌发展特征的优劣势

斡尔族民歌发展特征的优劣势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19

斡尔族民歌发展特征的优劣势

斡尔族民歌发展特征的优劣势 斡尔族民歌发展特征的优劣势

:小学音乐论文:音乐课堂教学过程 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 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斡尔族民歌发展特征的优劣势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各地区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逐步交融、整合而形成有机的文化整体。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主要源流的华夏文化是各民族、各地区人民共同参与创造的。创造华夏文化的中原人融入了大量的北狄、匈奴、羌、鲜卑、乌桓、柔然、突厥、回鹘、契丹、女真、蒙古等北方民族及南方的苗蛮、百越等民族,并大量吸收了这些民族的文化。因此,华夏文化不专属于汉族而是共属于中国各民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关于文化有明确的论述,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支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鼓励各民族加强文化交流。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达斡尔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县。达斡尔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达斡尔族历史悠久,有光辉灿烂的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音乐是不分国界、不分民族、不分语言的。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上,音乐带给人的是对历史的回顾,对生活的记忆,对情感的依托。同样,民歌也是如此,她不仅记忆了一个民族的旋律,更记载了一个民族每一历史时期人民所经历的不同的生活写照。达斡尔族民歌能否很好的传承和发展下去,是我们需要正视的问题,同时也是先人留给我们的继承民族文化、传承民族艺术研究中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就新时期达斡尔族民歌的发展,存在着“利”与“弊”的关系转换做一探讨。

一、“原生态”的达斡尔族民歌

二、达斡尔族民歌发展特性中的“利与弊”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有其存在的优势,也会受其弊端影响。民歌也是如此,各民族的民歌及其他艺术形式,都有其自身存在的特性,往往也正是因为这些特性,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制约其发展、传承的“绊脚石”。

(一)达斡尔族民歌受民族族群性影响

(二)达斡尔族民歌受本民族无文字影响

达斡尔族民歌是在达斡尔族人民生产劳作的过程中产生并流传下来的。现在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生活工作的压力同样存在于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唱的时间少了,会唱的人也少了,能够继承民族老歌并以新的内容加以创作的本民族歌手就更少了。同时,更令人担忧的就是达斡尔族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属阿尔泰语系。长久以来,对于达斡尔族民歌的传唱都是以口口相传、口传心授为主。据黑龙江省的调查,达斡尔语只在40岁以上的达斡尔人中使用频繁。40岁以下的中青年由于在学校多以汉语教学为主,对于达斡尔语言的使用较少,包括电视、广播中听到的声音也是普通话居多,长此下来,就造成了多数人只会听不会说的现状。而对于达斡尔族民歌来讲,达斡尔语的运用则是其灵魂所在。尤其是《乌春》这种长篇说唱形式,同蒙古族的《好来宝》相似。如果不会说达语,是没有办法演唱的,这是其一。其二,我们试想一下,即便是最为优秀的民歌手,从父辈和师傅那里学来的也许只是师傅的

七、八分。因为民歌是一种艺术形式,她不同于数学、科研等科学严谨的理论知识,而是完全取决于师傅个人的喜好,如果这个师傅“偏爱”《扎恩达勒》,那么在他身边的人们就会多学一些《扎恩达勒》形式的民歌。再如《雅德根》,多为达斡尔人“神佛附体”来“驱鬼辟邪”“治病求安”时演唱的,一般只有“萨满师傅”会唱。而如今,这种“神鬼说”渐渐退出迅速发展的历史舞台,《雅德根》的形式也就多成为一种文化形式,加以保留。会唱《雅德根》的民歌手更是屈指可数。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中,最讲究的就是口传心授。像京剧、昆曲等戏曲舞台上的一招一式,都以口传心授为主。但是,他们也有大量的文献资料做依托。而达斡尔族民歌恰恰就缺少了文字的记录,文献的考据。这方面的“欠缺”不能不说是影响和制约达斡尔族民歌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达斡尔族民歌受新时期多元化艺术形态的冲击性影响

从上世纪

七、八十年代起,“电视机”这个传播媒介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到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的热烈场面,人们渐渐的把属于自己的具有民族性、代表性的娱乐庆祝活动“放在一边”,更多的去接受大众化的新鲜事物。直至今日,各种传播媒介层出不穷,各种新鲜的文化产品以及艺术形态也丰富多样,这就更加体现了新时期多元化的艺术形态带给人们的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这自然是好的,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更加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增大了知识的存储量,提升了人们的文化品位。但是,这样的多元文化时代,对于达斡尔族民歌来说,他的冲击性就显得尤为巨大。这种冲击源自东西方各种艺术形式,如西方传来的流行音乐、摇滚音乐、交响音乐,以及中国本土的其他民族音乐和博大精深的戏曲艺术等等。这些艺术形式,在中国大地上真正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人们根据个人喜好,来选择欣赏不同的艺术门类。相对保守的原生态达斡尔族民歌就显得“门庭冷落”。此时,我们更要正视传统文化、原生态民歌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要思考如何利用多元化的文化平台和传播媒介,来发展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来推广属于本民族的民歌艺术。2008年,第十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举办,在开幕式上,由姜云龙作曲、李晓达作词、黑鸭子组合演唱的《扎龙湖》,就是结合达斡尔族民歌的音乐元素,运用达斡尔族特有的衬字“呐依耶”,加入现代流行音乐的风格,采用多声部的演唱形式进行创作的。这就很好地借冬运会的大舞台,展示民族音乐风采”。其二,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媒介平台,在“百度”等大的门户网站上都可以搜索到达斡尔族民歌的MTV和音频资料,如《忠实的心那想念你》、《农夫打兔》等歌曲。这就是很好的借多元化的媒介平台来宣传我们自己的艺术作品,来推动达斡尔族民歌的传播与发展。只是我们现在发展和传播的力度还不够,还不能给太多的人带去达斡尔族特有的艺术作品。

三、结语

各民族文化需要传承,民族歌曲需要传唱。面对新时期新时代多元化艺术门类的蓬勃发展,面对一些制约达斡尔族民歌发展的客观因素,如何化被动为主动,推动达斡尔族民歌的发展,是我们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如同《扎龙湖》这首歌的“闪亮登场”就给观众留下很深的印象。利用好现代资源和高速发展的传播媒介,抢救与保护达斡尔族民歌,为弘扬和完整保存中华优秀文化做出贡献。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中国最大的红子岛
我的科幻学校
我和妈妈比童年
端午品粽子
我的生日
未来的房子
我想要的机器人
做事拖拉的我
动物买电扇
猫捉老鼠
发现宽容学会宽容
端午节
只要不泄气,你就是成功者
吃粽子
20年之后的我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理论依据
浅谈从金融危机看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专业市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基于项集的动态客户细分群
基于语言学习中心平台的英语口语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浅谈电力市场营销问题及对策
对药品营销伦理的思考
市场营销中产品质量与营销策略问题的诌议
日语「し」类常用动词的语义网络研究
中国特色的福利社会——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福利社会
市场营销中的定价方法与价格策略探究
电力营销管理系统的构建内涵
进一步提高语言学科课堂教学效率的反思
关于戏曲声乐中的共鸣和气息
谈声乐艺术的二度创作
《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检阅》教学设计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1
《桂花雨》教学设计
《白公鹅》片断赏析
《巨人的花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白鹅》教学设计2
《白鹅》教学设计
《小木偶的故事》教学设计
《猫》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送教课)
《白鹅》教学设计3
《母鸡》教学设计与反思
《母鸡》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