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26
试论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改革的对策研究
"
【论文关键词】高职 口语 改革 对策
【论文摘要】文章针对高职院校英语口语教学的实际情况,从高职理念、兴趣培养、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等几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改进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主要对策。
长期以来,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没有自己的特色,从内容上看基本上是大学英语的压缩版,专业特色不明显;从形式上看基本上是传统的“黑板+粉笔+录音机”模式,口语训练不充分;从课程设置上看基本上是听说同堂,口语教学被严重挤占,几乎无任何高职特色而言。教的现状岌岌可危,学的现状不容乐观。树立高职理念,加强兴趣培养,实施成功教育,改进教学方法,已成为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改革的必然出路。
一、贯彻高职理念,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贯彻高职理念,是展开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改革的前提。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一定要以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为指导,树立高职教育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一方面要加大高职教育理念的贯彻力度。要坚决打破传统的“三段式”教学课程体系,积极探索新的培养模式。要根据未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按照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培养。鼓励和支持口语教师编写高职英语口语教材,特别是编写与课程体系改革相适应的校本教材,以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培养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害羞自卑心理
帮助学生克服害羞自卑心理, 是学好口语的关键。而帮助学生克服害羞自卑心理的最好方式就是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一旦产生了学习兴趣, 就会积极主动地、愉快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兴趣,一定要坚持 “赏识”原则,这既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又是解决害羞自卑心理障碍的主要对策,还是在高职院校实施成功教育的前提。
高职学生多数基础较差, 教师应对他们多多进行鼓励和赞扬。对于学生的语言错误, 教师要巧妙地对待。对由紧张、粗心引起的口误和不影响理解的错误应少纠正或不纠正;对那些较严重, 不纠正就会影响理解的错误应采取委婉的纠正方式, 切勿打击学生开口说的积极性。当学生在日积月累的学习过程中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的敏感性和识别能力后, 就会不断地自我纠正, 使错误逐渐消失。
三、实施成功教育,贯彻“低、小、多、快”的教学原则
实施成功教育,是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高职英语口语教学必须实施成功教育,依照“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教学原则,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立足于树立信心、展现自我为学生创造成功机会,使学生学好高职英语。
所谓低起点,就是立足生活、立足已有基础展开口语教学。比较典型的有:特色鲜明的对话、精心设计的情景短剧等。所谓小步子,就是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学的步子减小,使学生每步都有进展,每时每刻都处于积极学习的状态。比较典型的有每日对话、情景对话等。所谓多活动,就是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维持积极的思维。所谓快反馈,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大检查力度,并迅速形成意见或建议。
四、加强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口语能力
加强综合训练,是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基本途径。主要的训练方法有情景对话训练法、模仿和听说结合训练法等。
情景对话训练法是训练口语最基本的方式, 也是牢固掌握并运用基础知识的基本方法之一,它可以使人完全进入某种场景, 扮演某种角色进行学习和练习。通过情景对话学习英语, 可以同时从听、触、视觉中获得信息。这一训练法可通过如下方法进行: 每次课都给学生补充10句左右的常用英语口语短句, 并让他们课后两三个同学一组运用这些短句创设情景编成对话, 以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模仿和听说结合训练法也是经常应用的一种方法。上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听磁带来理解对话,还可以利用业余时间给学生播放英文故事、歌曲或简易新闻等, 听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出听到的内容, 这样能有效的把听说结合起来, 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教师还可以教授学生大声快速地模仿朗读一些英文绕口令来训练口腔肌肉和舌头灵活度, 以适合英语的语音发音要求。另外,自言自语训练法,每日汇报训练法,复述训练法,讨论训练法,演讲训练法,口译训练法,续编故事训练法,多媒体——英语视听说训练法,英语游戏训练法及英语角等形式,均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达到很好的口语训练效果。
总之,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口语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根据高职学生特点,树立成功教育的理念,运用“低、小、多、快”的教学原则,采用灵活务实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才能使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改革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2]于君.谈谈英语会话能力的培养[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3
(2).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2009年的第一场雪
- 心的畅想
- 吹泡泡
- 春天
- 小兔的蘑菇伞
- 找春天
- 我的压岁钱
- 游龙塔/游记
- 我当“老板”了
- 过年了
- 弹玻璃蛋
- 春天
- 神奇的纸和笔
- 春天
- 忽然,盐不见了
- 探析音乐网络传播与音乐创作观念的变化
- 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影响
- 交通工程施工企业人才瓶颈及解决方案分析
- 浅析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分析
- 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在音乐欣赏课中的应用
- 漫谈舒曼及其大提琴作品(1)
- “高铁第一人”张曙光浮沉
- 高铁沿线移动网络组网原则及方案探讨
- 浅谈如何在音乐欣赏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 声乐社会功能与心理功能的探讨
- 地方戏音乐的传承与创新
- 音乐教学中的德育作用
- 谈高中电脑音乐创作教学(1)
- 交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探讨
- 浅探民族歌曲与民间歌曲两者的关系(1)
- 《纸船和风筝》学案
- 《难忘的一天》学案
- 《秋天的雨》教学实录
-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
- 《蜜蜂引路》教学实录
-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 《黄山奇石》教学实录(2)
- 《一分钟》学案
- 《笋芽儿》教学实录
- 《雷雨》教学实录
- 《三个儿子》学案
- 《丑小鸭》学案
- 《黄山奇石》学案
- 《一株紫丁香》教案
- 《我们成功了》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