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简论新经济

简论新经济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06

简论新经济

一、在结构、组织、体制、运行上具有特点的 经济

“新经济”在当前是含义最不清晰的词汇。人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任意地加以定义,例如,一些 企业 家说:“企业开展 科技 创新就是搞新经济”,“到国外办工厂就是搞新经济”,等等。而 理论 界一些同志往往对新经济给以包括:信息经济、 网络 经济、虚拟经济。泡沫经济、风险经济等等10多条涵义,这样的“大筐含义”,使人们如坠云里雾中,对新经济更加摸不住头脑.对新经济的内涵尚未搞清楚,又怎样加以评判和提出对应之策?因而,对什么是新经济首先应该加以研讨。

我认为:新经济的含义可以如下表述:以信息技术为主导,以多门类高科技产业为支柱,在经济结构、组织、体制和运行上带有新特点的经济。新经济属于知识经济的范畴,是当代发达国家在高科技革命条件下发生的一次经济调整。

二、信息技术是新经济的物质基础

新经济不是 社会 基本制度的变化,但的确发生了经济结构,组织、体制和运行方式的变化,这些变化都是以物质生产力的变化为基础。 现代 物质生产力的首要因素是科技。20世纪末在发达国家出现了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最重要的是 计算 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硅谷成为这一现代核心技术的策源地,它导致90年代美国信息和网络技术迅速 发展 和转化为生产力。信息和网络技术是对世纪的技术,其技术性能与经济功能,远远超过了远古的“火”,和十九世纪的电的发明。此外,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航天,海洋技术等也不断向深度创新,可以说,20世纪末发达国家出现了一场全方位的高科技革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高科技更是最强大,最先进的物质生产力,它必然会对经济、社会以及人的思想,行为带来即期变革和深远 影响 。只要不是闭目塞听,人们已经可以看见这一场前所未有的高科技革命已经对传统 工业 生产方式,及其经济组织、结构、体制、运行以及生活方式起着重组作用。新经济则是科技进步的经济重组功能的表现和结果。

三、产业结构的新变化

新经济在于产业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以汽车、化工、石油、机械等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增长放慢,而使用信息、网络技术和其它高科技的新产业则迅速崛起,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和增长极。人们可以看见,在美国、微软、康柏、英特尔、戴尔、IBM,斯科等高科技企业的快速增长,其中一些企业在十多年时间内销售收入增长数十百倍,并使一批著名的百年老厂在排名上退居次要地位。信息产业迅速发展和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其它高科技产业也不断发展,生物工程的开发正在紧锣密鼓。在发达国家正在出现以信息产业为龙头,以其它高科技产业为骨干的一场产业结构的重组和升级。

信息化和网络化,推动了 电子 商务电子 金融 的迅速发展,信息化和高科技化更产生了一系列新兴服务业和改组传统服务业,服务业成为就业中有高比重——在美国达75%的产业。高科技和服务业的地位越发显著,成为新经济的一项特征。

四、企业组织的新变化

信息与网络技术的使用,引起了企业组织的变化,在一些领域出现了小型化趋势。网络化促使“大而全”的大企业把许多业务进行分解和向外承包,企业组织变小,电子商务使企业销售组织精干化,厂内网络化使管理组织扁平化,特别是产生了不在于机器设备多,而以知识资产为主体的新兴企业。网络化还引起在网上组织生产和交换的虚拟公司,以及没有主要厂房、厂址、经营场所的半虚拟公司,例如亚马逊公司的出现。借助于网络化的扩大市场开拓功能,有特色的小企业也重新获得生命力。

高科技型小公司的迅速扩张是新经济的特征。一批利润预期好的高科技企业,借助于虚拟资本市值扩大机制迅速增长,并借助企业兼并,把传统大企业纳入自己旗帜之下,实现“以快吃慢”,迅速成长,成为重量级的大企业。上述情况人们称之为南美比拉鱼现象,即“以小胜大”的新竞争法则。

总的来说,新的技术革命改变了企业组织片面大型化的发展,出现了企业组织的精干化、小型化、多样化的趋势,产生了更多的“小而优”,“快而优”的企业和“以小搏大”的市场竞争新格局。

五、 经济 体制上的新变化

上述变化表现出个人、企业活动和政府管理的更加松动灵活,具体地说:主体的自主性更强,市场更加放开,科技创新的激励更强。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交换的自由度更大,信用金融更宽松,政府对微观更少干预,上述情况可以说是适应于当代高科技创新的市场体制的进一步调整。

六、经济运行上的新变化

90年代以来美联储不是一旦增长加快就立即提高利率,而是在出现通胀后才提高利率,从而保持金融环境的宽松,以增大企业的活力。可见,长扩张阶段的出现也与美联储采取有效的稳健宏观调控有关。

七、高增长、低通胀的运行势态是阶段性的

新经济绝不是如西方一些版刊上所说的“永远繁荣” 时代 的到来。人们可以看到新经济的下列特点:

1.盲目性的增强。自由化的政策和松动的宏观环境固然增强了创业的积极性和企业活力,但是却也带来近两年来最热门的网络公司的一轰而起和过度扩张,促使美国经济出现过热,它表明市场深化包孕着市场失灵,后者成为新经济的一项内在矛盾。

2.泡沫性的增强。高科技企业的快速增长是依靠风险资本投入,特别是依靠股市融资。增长型企业拥有的高盈利预期,决定了企业的高市值——微软每股市值高出原值数百倍——新经济中这种虚拟资本的超常的市值放大功能,使经济发展中带有更多的泡沫因素和泡沫破裂带来的风险。99年纽约证券市场上科技股的一路走红和2000年春科技股市值的猛跌,生动地体现了新经济增长的不稳定和泡沫风险。

3.分配不公的增强。快速增长的高科技产业,培育出一批个人财富可观的技术、知识新富豪,而一般职工收人却未能获得应有的增长,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成为新经济的又一矛盾。

4.低通胀、高增长的难以持续。我认为,新经济的高增长、低失业、低通膨的运行方式只能是一个阶段性的现象。因为,第一,起着拉动经济稳定增长作用的科技革命,其发展仍将是不平衡的;美国经济发展中的技术创新、科技向生产力转化、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状况、对经济稳定增长的效应等等方面在今后都会发生变化,不同时期不会一样。西方报刊上关于科技进步和创新将在今后持续拉动经济稳定增长的论断是缺乏根据的。第二,新经济并不可能消除市场经济运行中难以避免的供求失衡,特别是在更加自由化的环境中盲目扩张的网络经济2000年春已出现危机,美国经济也面临着过热和通胀,美联储1999年6月以来已6次调高利率,以抑制经济的过度扩张。第三,新经济在资本主义基本制度框架不变条件下,实现了科技大创新和生产能力的大增长,但群众收入和消费却因制度障碍而难以相适应的增长,因而,有效需求不足仍将是新经济的主要 问题 ,而新经济也仍然要从属于由经济扩张、通胀到经济收缩、萧条的周期性运行的 规律 。可见, 理论 的 分析 表明:1991年以来美国经济呈现出来的高增长、低通胀的运行势态,——国外不少人正是由此去定义新经济——是难以持续保持,它只不过是这一轮科技革命的特点,以及国内、国际经济具体条件下出现的,是一个阶段性的运行势态。尽管新经济远未结束,方兴未艾的高科技正在起着推进结构升级。体制调整的积极功能,并进一步推进知识经济的发展,但是经济运行的周期性规律没有变,说它消除了周期性和危机,由此使美国经济走入“永久繁荣”,未免是结论下得过早。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看医生
小猫
遇到难题想办法
夏日趣事
游赣东北乐园
有意义的生日
自我介绍
时间一去不复返
小白龙
儿童节的来历
奶奶家的小鸡让猫叼走了
看话剧
美食家的结局
魔鞋
论商业信用与商业信用制度之构建法学理论论文(1)
在规范与价值之间 ――评《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
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学理论论文(1)
侵权行为概念之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法伦理学如何可能
中国近代民商法学的诞生与成长法学理论论文(1)
公民个体为本、统一宪政立国(下)法学理论论文(1)
法律方法法学理论论文(1)
康有为宪法思想述评法学理论论文(1)
董事忠实义务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两种自由概念(四)法学理论论文(1)
试论跨国银行监管的法学原理法学理论论文(1)
法律在中国社会中的作用
法院取证违宪吗?
第三者强制责任险制度实务的几点看法法学理论论文(1)
《葡萄沟》教后感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三
《葡萄沟》片断赏析
《葡萄沟》教学设计六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一
《葡萄沟》教学设计七
《葡萄沟》说课设计二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五
《葡萄沟》教学设计五
《葡萄沟》说课设计一
《葡萄沟》综合资料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葡萄沟》教学设计与反思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四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