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二十世纪初的茶馆与中国城市社会生活——以成都为例
【内容提要】茶馆在中国城市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非常理想的观察社会、经济、文化及地方政治变化的场所。20世纪初,成都的茶馆是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舞台,它们既是娱乐消闲的场所,亦为从事商业以及社会政治活动的空间。长期以来,茶馆被误认为鼓励人们无所事事、孳生惰性,不利于社会健康发展,因此从专制政权到社会改良精英,都把控制和改造茶馆视为维持社会秩序安定的重要一环,然其努力都以失败告终。这既反映了社会对茶馆的需要,亦充分显示了其极为旺盛的生命力。
【关 键 词】茶馆/城市社会生活/20世纪初/成都
【 正 文】
谁是茶馆的常客?据称有两类人:一是“有闲阶级”,二是“有忙阶级”(注:胡天:《成都导游》,62页;易君左:《川康游踪》,中国旅行社,1943年,194页。)。按一般理解,“有闲阶级”是那些地方文人、退休官员、有钱寓公和其他社会上层。“有忙阶级”则分为若干种:一是将茶馆做舞台,如评书和戏曲艺人;二是借茶馆为工作场所,如商人、算命先生、郎中以及手工工人;三是以茶馆为市场,如小商小贩和待雇的苦力等。不过,应当意识到,“有闲阶级”和“有忙阶级”的概念十分松散,并非严格的阶级划分。虽然我们常用“有闲阶级”形容那些没有正经工作和享受生活的人,但他们并不是一个独立阶级而且可以有不同的经济背景。不过,“有忙”和“有闲”这两个词的确囊括了在茶馆的各种人。无论是上层精英还是下层民众、富人还是穷人、闲人还是忙人,都在茶馆这个公共空间里活动。
公共空间的造成及其经济文化色彩
市民的“自由世界”
20世纪初西方人曾把成都茶馆与英国的沙龙相比,并称其为“喝茶沙龙”(tea-drinkng saloon)。他们对人们在那里的“社会闲聊”很感兴趣,并观察到它们在社区的重要作用。一个外籍教师对他所住小巷的“舒适茶铺”印象甚深,他认为那茶馆便是“这个巷子的社会中心”。在美国城市,酒吧为下层阶级提供了“一个能摆脱窄小住所而度过闲余时光”的公共空间,成都茶馆也具同样功能。人们去茶馆会友、交易、推销、卖艺、闲聊,或无所事事、观看街头行人。与西方工业国家八小时工作制不同的是,成都市民基本没有固定工作时间,只要他们不工作,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都可呆在茶馆(注:Davidson and Mason,Life in West China,p.86;Sewell,The People of Wheelbarrow Lane,p.15;Rosenzweig,Eight Hours for What We Will,p.49.)。
茶馆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是一个毫无拘束的地方。如果他感觉燥热,可以剥掉衣服赤裸上身;如果他需理发,理发匠可就在他座位上服务;脱下鞋让修脚师修趾甲在茶馆也无伤大雅;如果感到寂寞,可以听别人闲侃,或加入其中,即使互不认识;在茶馆里从不受时间限制,如果有急事去办,只需把茶碗推到桌中央并告诉堂倌“留着”,数小时后,还可以回来继续品那杯茶(注:李劼人:《暴风雨前》,《李劼人选集》1卷,340页。)。
经济活动与民事纠纷
许多人在茶馆等候雇用,其中许多是来自农村的季节性自由劳动力。一般来讲,同类雇工总是聚集在同一茶馆,如扛夫(当地称“背子”)一般聚在罗锅巷和磨子桥的茶馆,这样雇主很容易找到所需要的帮手。据一个外国教师回忆,当她准备雇一个保姆时,她的中国朋友提议她去“南门外的茶铺,每天早晨许多女人都在那里待雇”。由此可见,甚至许多妇女也利用茶馆作为她们的劳力市场。此外黄包车夫、收荒匠以及厕所清洁工都有自己的“专业茶馆”(注:王庆源:《成都平原乡村茶馆》;周止颖:《新成都》,251页;Sewell,The People of Wheelbarrow Lane,p.73。)。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由衷的欣赏
- 岁月如歌
- 岁月如歌
- 初中生活的苦与乐
- 我班“动物册”
- 夫子春秋
- 初中生军训日记与心得体会
- 《论语》的温度
- 深邃的色彩
- 岁月如歌——初中生活二三事
- 学习与思考
- 美好的初中生活
- 孔子,我们永远的神往
- 岁月如歌——无人喝彩的回忆
- “善待”的快乐
- 五彩缤纷的文学王国
- 搜索引擎排名与电子商务搜索营销分析(1)
- 论毛泽东的发展观偏向
- 汉代艺术的特性综述
- 网络营销盈利模式及其创新思路探究(1)
- 论软装饰在居室空间的人文色彩与文化内涵表达
- 文化艺术视野的海派话剧
- 社会主义现象与社会主义本质
- 解读中国营销密码—中国转型市场营销之特征(1)
- 二十世纪考古文献与楚辞研究
- 论《驿站长》中的现实主义艺术特色
- 绿色营销中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角色定位(1)
- 关于我国司法制度的现状及改革构想(1)论文
- 对于多元视野的民族音乐艺术简析
- 21世纪的营销主流--绿色营销(1)
-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一
-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二
- 《自然之道》重点字词意思
- 《自然之道》写作指导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整体阅读感知
- 《自然之道》趣闻趣事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文学常识
- 《自然之道》重点字词梳理
- 《自然之道》随堂练习 提高篇
- 《自然之道》作家及作品介绍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重点字词意思
- 《自然之道》美文欣赏 三峡之秋
- 《自然之道》美文欣赏 感动是一种养分
- 《自然之道》随堂练习 巩固篇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重点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