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7
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体会
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体会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见表1。
3讨论
根据文献报道:至少有52%[3]以上糖尿病患者伴有胃轻瘫,一般认为本病多与胃肠道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有关,由于长期高血糖症导致迷走神经变性(轴索萎缩及脱髓鞘),造成胃及十二指肠张力低,蠕动减弱或消失,胃排空延缓,胃酸分泌减少。其临床表现为以胃排空延缓为特征的症候群,上腹部痛、腹胀、早饱、烧心、呕吐,属中医学“痞满”、“呕吐”等范畴[4],由于胃张力低,胃排空缓慢,胃内食物留滞,影响糖尿病的控制,并且容易发生低血糖,血糖的波动和控制不良又加重胃轻瘫,从而形成恶性循环[5]。本文观察组64例,按辨证分为5型,其中以脾虚痰凝型和肝气郁滞型为多,共34例,占53.12%,说明脾虚痰凝为本病主要病机,理应健脾和胃、理气化痰为主,同时根据不同情况辨证加减,中医认为本证由于消渴耗损脾胃之阴,病程日久,阴损及阳,津伤气少,胃失濡养,则气失和降;或脾虚不运,湿热内蕴,导致胃气不降,影响脾胃的纳化、升降。故中医以健脾益气,滋阴养胃,燥湿化痰,降逆和胃,活血化瘀等方法治疗。脾虚型用黄芪、党参、白术等健脾益气,升麻、柴胡协同参芪升阳;胃阴虚型用:沙参、麦冬、生地、玉竹滋养胃阴,半夏、竹茹降逆止呕;痰湿内阻则用苍术燥湿化痰,厚朴除满宽中,陈皮、半夏燥湿化痰;对照组选用促进胃动力药物吗丁啉治疗,本文经对照观察发现,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和西医促胃动力治疗本病均有疗效,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5.3%和51.6%,但观察组效果显著,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显示了中医中药辨证论治的优势。
综上所述,中医中药通过对糖尿病胃轻瘫的辨证对症治疗有显著的诊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治疗有效率高,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长大了
- 鸟巢和水立方
- 快乐的除夕夜
- 学滑冰
- 学骑单车
- 春天来啦
- 春天
- 我的外公
- 找春天
- 图书馆
- 爸爸,我懂您了
- 难忘的一件事
- 墨水瓶打翻以后
- 爱护花草树木
- 春天来了
- 试析新会计准则的革新(1)
- 论会计和审计中的重要性原则.(1)
- 浅析制度性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1)
- 浅析财务会计中收益增值概念的应用(1)
- 期货交易所保证金充抵业务会计处理问题探索(1)
- 当前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的现状与思考(1)
- 关于企业风险管理审计研究(1)
- 电算化下企业会计档案管理问题研究(1)
- 司法经济鉴证与风险责任评估(1)
- 新旧会计准则与企业无形资产摊销方式的选择(1)
- 会计电算化及其对企业信息化的启示(1)
- 创新思维 拓展领域不断提高预算执行审计水平(1)
-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效益评估与分析(1)
- 金融工具国际会计准则解析(1)
- 对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探讨(1)
-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
- 《乌鸦喝水》教案
- 《快乐的节日》教案
- 《地球爷爷的手》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 《地球爷爷的手》教案
- 《借生日》教案
- 《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课时教案
- 《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教案
- 《小小的船》教案
- 《雪孩子》教案
- 《两只小狮子》教案
- 《小小竹排画中游》第二课时教案
- 《快乐的节日》教案
- 《自己去吧》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