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图书情报学博士教育与培养:美国模式实证研究

图书情报学博士教育与培养:美国模式实证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9-26

图书情报学博士教育与培养:美国模式实证研究

图书情报学博士教育与培养:美国模式实证研究

历史的车轮前行,在当今社会,博士教育是国际上公认的正规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教育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及其潜力的一个基本标志。对于一个专业来说,博士教育体现了该学科的现状与发展的最前沿。美国作为最早设置图书情报学博士教育计划的国家,对于博士的教育也经过历史的检验,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并逐渐走向成熟。本文考察美国图书情报学(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LIS)博士培养模式,旨在了解美国图书情报学博士培养现状和动向,在此基础上,总结其培养模式的特色,供我国图书情报学博士教育和培养参考与借鉴。

1 调查设计

经文献调查发现,我国现有的对图书情报学高层次教育的研究存在以下偏向:大多集中于硕士层次,探讨博士教育的极少,而且集中于国内;对国外如美国等国家的图书情报学教育研究的数据相对陈旧;样本数量选取过少,一些研究仅以个别学校的学科教育情况代表国外学科教育现状,从中归纳和总结的特点不足以反映全貌。

为了避免重复研究,且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本研究在样本数量、时间范围、调查对象、研究内容及方法等方面都做了认真考虑。

1.1调查的时间范围

本文研究以最新的时间为准,即2008年公布的2007年美国大学专业排名的最新信息以及各校在2008年即时的最新网页信息。数据的新颖性能反映当前的状况。

1.2调查对象

1.3调查内容

大学的专业教育涉及到培养目标、教学模式、教育手段、办学体制及管理体制等。教学模式受到培养目标的指导,体现于课程体系设置。此外,从博士不同研究方向的设置,也可以看出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类型,以及学科专业的主要研究领域。因此,本研究主要针对上述32所大学的博士培养目标、研究方向、课程设置展开调查和研究。

1.4调查方法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法与模式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是指通过因特网逐一访问32所大学的网页,获取最新的一手数据。这里的“模式”是指对所研究的现象进行的概括和简明表述,力求突出这一现象的主要的基本的特征,以便获得对其本质的认识,这亦可以称之为模式研究。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论中,模式研究已经成为认识和分析客观事物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在自然科学领域,这种方法通常称作模型研究法;在社会科学领域,则通常称作模式研究法。图书情报学博士培养模式在不同国家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本文所说的培养模式是在高等教育教学层面上,力求概括和反映美国图书情报学博士培养制度和实践的基本特征。

2 美国图书情报学博士教育的基本情况

2.1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

在作为实证研究的美国32所大学中,并非全都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通过调查发现,美国图书情报专业排名前30名的32所院校中,有23所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比例为72%,拥有博士学位授权的院校在表1中以*标出。

2.2培养目标

(1)培养跨学科领域的专才。

综合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23所大学的培养目标发现,美国图书情报学专业定位比较明确,即把博士培养成跨学科的知识领域人才,如夏威夷马诺大学、雪城大学和北德克萨斯大学的博士培养目标都明确指出了这一点。其中,夏威夷马诺大学的培养目标涉及工程学、行为学、经济学、运筹学、政策学;博士导师的专业背景也很广泛,如计算机和情报学、图书情报学、信息技术管理、通信学等。再如,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虽然不是定位培养跨学科性质的博士,但要求学生在多个特定领域都要有研究深度,而且在资格考试中要通过多个领域的考试才能获得博士学位的申请资格。

在当代社会,“专”与“博”并不是此消彼长、相互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尤其体现在高层次的学位教育上。如果能以广博的学术视角对待本专业的问题,引鉴更多相关专业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将会更好地促进本专业的学习与研究。

(2)培养教学研究型人才

美国有些大学博士培养目标之一包括从事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并在其课程设置中贯彻了这一思想。比如,华盛顿大学、罗格斯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匹兹堡大学等专门设置了实践模块,让在校博士生从事教学实践、研究实践,作为毕业所必需的模块。学校一方面对于博士生给予科研训练,另一方面给予实际教学的经历,旨在打造高校所需的教学科研型人才,补充进高校的师资队伍中。

3 美国图书情报学博士研究方向的设置

博士研究方向的设置可以体现出各个学校的培养特色以及指导教师的专长,所以,掌握各校博士的研究方向可以了解美国图书情报学当前研究的重点和趋势。同时,研究方向的划分也是培养“高、精、专”人才的一个手段。

通过网上搜索,发现美国图书情报学拥有博士点的23所院校明确列出了研究方向的共有13所院校,研究方向共计55个。其中,大部分研究方向是多元的,为了便于分类剖析,我们对多元的方向进行了拆分,例如,将“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拆分成“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两个子研究方向。将一元研究方向以及拆分后的二元研究方向归纳成9个大类,有的大类下又划分出小类,同时反映原有的一元研究方向和二元研究方向。每个研究方向的大类、小类以及具体研究方向后圆括号内的数字为设立该

研究方向的院校数目,见表2。

在表2的基础上,根据开设每个研究方向院校数的多少,对博士研究方向的大类和小类进行了排序,见表3和表4。

研究方向的大类反映了博士比较宽泛的研究领域,根据表3,通过对图书情报学博士研究方向的大类排序,可以发现美国图书情报学博士研究方向设置的特点:

(1)高度重视对图书情报学相关学科的研究。

虽然攻读的是图书情报学博士学位,但有许多研究方向涉及到传播学、通信学等相关学科。这种研究方向的设置与培养目标是相吻合的,尤其是美国强调要培养跨学科的人才,借鉴和利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和知识,可以补充和丰富图书情报学的原有理论和知识,从而体现出学科之间的相关性。

(2)信息管理是图书情报学博士“专”业的根本体现。

图书情报学区别与其他学科的本质特征是对各种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存储、传递,如何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是摆在图书情报学各类教育面前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图书情报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主要研究内容,即使博士教育也不例外。

(3)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越来越成为图书情报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图书情报学博士研究方向的设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把研究重点扎根于社会层面与技术层面。体现在博士的研究方向上,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成为图书情报学博士需要加强研究的重要领域。

根据表4,通过对图书情报学博士研究方向小类的排序,可以看出。

(1)信息系统受到突出重视。

信息系统研究方向小类排位第一,这表明,美国图书情报学教育高度重视信息系统的研究。信息系统是以人为主导的,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支持组织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系统。未来社会的发展是利用信息系统更好地辅助各项工作、辅助各项决策。信息系统本身就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学科,美国各学校纷纷设立信息系统的博士研究方向,是希望培养的学生也是具备这个特点。

(2)传播学、情报学理论与其他学科成为重点研究领域。

传播学、情报学理论与其他学科小类排位第二。传播学作为图书情报学博士的研究方向,且众多学校都予以设立,表明美国把传播学作为图书情报学的相关专业,在对信息进行多方面管理的同时,也研究信息传播的规律,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情报学理论相对于图书馆学的理论来说是不稳定的,因为其研究对象情报的多变性、动态性使得情报学理论是个不断发展中的理论体系,有待于研究解决的理论问题还比较多。其他学科的研究,则可以拓展图书情报学的研究内涵与外延。

(3)基本领域保持了原有地位。

信息组织、信息与图书馆和社会、信息检索、图书馆理论、信息政策、专门领域的情报学、信息管理理论、信息机构、知识管理小类位于第三档次。这些研究方向是图书情报学的一些基本研究领域。其中,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信息管理理论、信息机构、信息政策都是信息管理研究的一般领域。对于将来从事信息职业的人来说是要学习和认识的基本内容。博士未来就业去向也是从事信息相关的行业,因此对于一般性的问题要掌握。近年来,由于网络的冲击,传统图书馆已经转型为数字图书馆,很多理论也要随之发展,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图书馆理论也是博士研究的一个内容。比较特别的是信息、图书馆与社会这个领域,该研究方向具体到研究信息与个人、信息与教育、信息与社会、信息与组织,可以说从宏观到微观,全方位的解析信息对于人类发展的作用。

最后,信息用户、信息服务、信息技术、信息法与信息伦理是个别院校设置的博士研究方向,这说明在服务、用户、广义的技术层面、法律层面,美国图书情报学博士的研究方向都兼顾到了。

4 美国图书情报学博士课程的设置

博士课程设置可以体现被调查学校以哪些课程来支撑博士相关的研究方向,以及希望博士在校期间学习和掌握哪些知识。通过网上调查,发现美国图书情报学拥有博士点的23所院校明确列出了其课程模块的有20所院校,共计课程316门。在这些课程中,有些是属于二元课程,模仿对研究方向的处理,对这些课程也进行了拆分。将拆分后的课程根据其不同的性质归纳为7大类:分别是专业课、方法课、技术课、专题课、讨论课、实习课、相关专业课,每个大类后又划分出小类,并反映一元课程名称和未经拆分的二元课程名称(括号内的数字是开设该课程的院校数),见表5。

通过表5,从宏观层面来看,开设的课程形式多样,实行“学习、实践、研究”三结合模式。美国图书情报学的博士课程类型多样,除了传统的授课方式外,还有专题课、讨论课、实习课等多种形式,如图1所示。这样以专业课、方法课、技术课为平台,为学生的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专题课、讨论课、实习课拔高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方面,指导教师传授给学生他们在某一领域研究的精髓,另一方面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研讨,通过思想的碰撞产生灵感,促进学习的兴趣。在学校里学习的同时,参加一些实践训练,包括教学实践与科研实践。正是这种“课程学习、教学实践与科学研究”三结合的课程模式,从理论到实践环节全方位打造高端人才。

从微观层面来看,美国图书情报学博士课程设置具有如下特征:

4.1专业课

(1)与研究方向相适应。

结合表2和表5可以看出,在表3的某一研究方向,在表5的专业课中开设了这个研究方向的相关课程。在美国的博士教育中,围绕研究方向的相关课程设置较为全面,可以使学生对于其研究的走向、脉动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可以更好的开展相关研究。

(2)基础理论学习与信息检索技能的培养是重中之重。

从表5可以看出,在专业课中,图书情报学基础理论、信息检索与利用方面的课程开课的院校最多。可以说,美国虽然是个非常重视技术的国家,但是博士阶段的教育还是以基础理论研究为首要任务的,以培养学生信息检索与利用的素养为主的。这是图书情报学博士的立学之本,只有让高端人才具备扎实的理论素养,才能正确地指导学科前进的方向,才能真正保持学科的核心竞争力。

(3)专门设置研究课。

许多图书情报院校在专业课中单独设置了研究课这一课种,修习了该课即取得相应的学分。研究课设有定向个人研究、独立调查、独立研究、合作研究、情报学研究基础、最新研究问题等课程。在博士课程中明确地设立研究的内容与研究的形式,对博士的研究起到了导向作用。

4.2方法课

(1)研究方法体系课程完备。

从表5方法课的设置中可以看出,从一般性研究方法的课程到专门领域的研究方法,再细分为定性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美国博士的研究方法

课程体系非常完备,在“授人以鱼”的同时,更注重“授人以渔”,掌握了研究的方法,可以避免在研究中走很多弯路,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逻辑性。没有方法的研究就不是研究,研究方法的学习是美国博士课程的核心。

(2)注意各种研究方法的互补性。

图书情报学博士在学习图书情报学专业的定性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的同时,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很多学校也开设了一般性研究方法和其他学科研究方法。一般性的研究方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如管理学中的现场研究方法、文化研究方法、社会统计方法等,都可以在开展研究时借鉴,用其他学科的理论视角、研究方法充实和补充本学科的研究,兼收并蓄,充分注意到了方法之间的互补性。

4.3讨论课

(1)范围宽泛,形式生动。

讨论课从对其他学科的讨论,到本学科基础理论,再到技能的讨论,等等,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图书情报学领域及其他学科领域的众多研究内容。讨论课的形式非常生动,不刻板的追求知识点的讲解,而更多的是思想的传递,知识的自由表述。在这种课程中很容易引发灵感,就一个问题非线性地扩展到另外一个问题,活跃思维。

(2)跨学科研讨与本学科基础理论的研讨是重点。

研讨课内容广泛,很多学校开设最多的研讨内容是跨学科的,如传播学与情报学跨学科研讨课、教育理论研讨课等,通过对其他学科知识体系的探寻与讨论,落脚点还是要丰富本学科的基础理论。

4.4相关专业课

(1)统计学、传播学、数学受到重视。

在传统意义上,图书情报学的相关学科是历史、文献学、档案学等,随着现代社会转型式的高速发展,图书情报机构的现代化,很多工作都要实现以计算机为中心,要定量地开展相关工作与研究。因此,现在统计学、数学已逐步成为现代图书情报学的相关学科。此外,传播学中的信息传播与图书情报学中的工作环节紧密相连,在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上交叉重复,也成为关系相近的姊妹学科。

(2)关注图书情报学上位学科。

美国图书情报学博士开设了组织传播、组织分析、组织行为等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组织相关理论,这有利于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处理图书馆、信息机构的管理问题。管理学是图书情报学的上位学科,要站在更高的研究背景、研究环境去看待本学科的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4.5技术课

(1)信息系统是技术类课程的核心。

利用信息系统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存贮、传播是现实社会的需求,作为图书情报学培养的高级人才,不仅仅局限于要会用信息系统来有效管理信息,也要会设计符合工作要求的系统。围绕着这个目标开设了一系列信息系统相关课程,这些也构成了技术类课程的主体。

(2)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是技术类课程的重点。

广义的信息技术,包括对它自身的理解与信息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这些都是博士在技术课中应该掌握的内容,是技术的基础平台。数据库技术可以更好地促进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信息系统的发展也可以带动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两者都依托技术去管理信息。

(3)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是技术类课程的基础。

这两类技术课是密切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发展往联机化、网络化方向发展,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能够更好地实现计算机的各种功能。图书情报学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要能熟练地应用,并能很好地驾驭这些技术。

4.6专题课

(1)对专门主题进行深入研究。

专题课是美国图书情报学博士课程中的一类课程形式,它旨在就某一主题展开研究、讨论,希望通过专题课,适当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这个研究领域内,加强研究力度与深度,能够深挖出该研究领域的精髓。

(2)专题课的范围涉及较广。

对于专题课的开设,不拘一格,不局限于本学科领域内的专题,从经济、方法、基础理论,都可以成为专题讨论的主题,可以看出,这也是希望博士广泛吸收各方面的知识,扩宽知识面。

4.7实习课

(1)明确划分科研实习科目与教学实习科目。

美国图书情报学博士开设的实习课,不是作为实践环节,而是作为课程模块中的内容,设立学分。实习课包含两种类型:科研实习科目和教学实习科目。从这点可以看出,学校提供给博士科研实习与教学实习的机会,通过这种课程,在读期间就能够锻炼博士的实践能力,走上工作岗位后可以直接入职。

(2)弥补了实践环节的缺口。

博士主要从事科研工作,并没有单独设置实践、实习的模块,因此科研实习科目与教学实习科目的实质,其实就是适当地弥补了实践环节的缺口。

综上所述,美国图书情报学博士课程的设置形式多样,每类课程都别具特色,通过提供给学生丰富多彩的课程,培养出教学研究型人才与具有广博知识底蕴的跨学科人才。

5 美国图书情报学博士培养模式分析

在前面探讨美国图书情报学博士培养目标、研究方向、课程设置等方面的特点基础上,在实证研究中,我们还可以总结出美国图书情报学博士培养的一些特色:

(1)博士的教育和培养是累积型发展与转型式发展的结合。

所谓累积性发展,是指在已形成的、公认的、占主导地位的模式之下,博士数量渐进式增长的发展,所谓转型式发展,是指当社会环境发生巨变,原有模式不能适应的时候,就必须探索和创造新的模式,以求在变化了的条件下发展。美国是图书情报学教育走在最前列的国家,具备了国际上公认的相对成熟、独具特色的博士培养模式。进入了21世纪,它们在现有模式下累积型的发展,注意对博士跨学科的培养思路值得我国借鉴。

(2)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的结合有利于选拔真正具有潜力的学者。

高质量图书情报学博士教育的基础在于大学的学术和管理水平,也在于博士生源的质量。这尤如土壤与种子的关系,两者互为因果。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美国对于博士的选拔重视综合素质和研究潜力,在“入口处”保证图书情报学博士教育的基本质量标准。在入学前,就全面考察申请者的综合素质,包括入学前专业学习的分数,成绩若低于学校限定的标准就不能入学。

(3)“三步曲”式分阶段培养的弹性学制。

美国图书情报学院系对于博士有分阶段培养的规定,采用三阶段的培养步骤。第一阶段:规定课程学习与资格考试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要求学生要修满规定的学分,并参加资格考试;第二阶段:综合考试阶段;第三

阶段:博士论文阶段。在中期综合考试阶段就淘汰相当一部分人,真正进入博士论文阶段的是少数脱颖而出、具备较高学术素养与学术水平的人才。在博士培养过程中划分阶段的规定,有利于博士拓展知识基础,填补在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等方面的不足,有利于加大对博士学习上的压力,培养奋斗精神和意志品质,最终有利于保证博士高质量的学术水平。对于博士学制的要求也较为灵活,培养周期普遍较长,最长可达8年。不急功近利,遵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规律。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培养博士的质量。

(4)坚持对博士论文以独创性为核心的高质量 要求。

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学习和研究成果的结晶,也是衡量博士质量水平的主要标志。美国图书情报学院系对于博士论文从形式到内容均有明确的严格规定,其核心是关于独创性的要求。要求文献综述和分析充分,研究方法科学严谨,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性。应当说,没有独创性就不能算作博士论文。强调博士学位论文创新的要求,使得这些图书情报学院系能够保证其博士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5)在博士的经费资助方面引入市场机制、激励机制和公平机制。

在调查中发现,美国图书情报学院系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资金保障,鼓励学生脱产学习、专心做研究,争取对所研究的领域做出创新性的贡献。为解决学生生活中的经济压力,专心领域研究,美国每个学校都设有一定的助教报酬、研究项目助手报酬。这样能够保证学生解除生活之苦。部分学校还对学术成就突出的学生给予高额资金鼓励。这种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了博士的后顾之忧。

21世纪是世界的重大转型时期,美国图书情报学博士教育都在坚持累积型模式下的转型式发展,更注重创新式发展。我们应该在研究、借鉴美国有关院系博士培养经验的同时,结合中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的具体情况,积极探索和创造适合我国国情,又必定是适应国际社会发展趋势的图书情报学博士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我国的图书情报学博士教育才能满足社会当前与长远发展的需要,才能逐步赶上甚至超越西方发达国家,才能培养出学科的优秀高级人才。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棕树
南昌
我的妈妈
老鹰捉小鸡
买葡萄
我的老师
书是我的好朋友
我的爷爷
读书
桂花树
四只鸡
樟树
北京,加油
我是智慧宝宝
投篮大比拼
应收票据、应收帐款处理准则
资产控制制度原则
职工食堂财务管理规定
中国纺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业务员收款守则
会计员帐款回收考核办法
呆帐管理办法
内部稽核制度(范例B)
收支稽核要点
问题帐款管理办法
公司会计监督制度
各项财务指标说明
零用金管理细则
收款须知
应收帐款及应收票据管理办法
论转变执政理念 构建责任政府
关于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发展规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达资本主义需要经济民主
试论濮阳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
民族主义何以可能
试析马克思财富观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浅析美国的政治制度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
对培育国民公益意识与发展民间公益组织的思考
试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方法论
浅谈江泽民对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实践的丰富和发展
日本的政治结构
试论构建我国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中华民族思想解放历史进程及其经验借鉴
爱国主义精神的科学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静夜思》教学设计之三
《爷爷和小树》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之三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三
《四季》教学设计之四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二
《小小的船》
《四季》教学设计之三
《四季》教学设计之二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之三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四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八
《四季》教学设计之五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之二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