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0
农村环境对中小学生品质形成的影响
农村环境对中小学生品质形成的影响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素质偏低,尤其是偏远农村,方方面面都比较落后。农村学生在思想道德、受教育水平上同城市学生相比存在很大差距,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
家庭环境是孩子形成良好品质的摇篮,而农村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家长文化素质偏低,以及长期封闭落后沉积下来的陋习等使得农村家庭教育环境对学生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1.农村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良好品质形成起着关键作用。农村家长大多文化素质较低,高中以上文化的很少,大多都在初中文化以下 。他们大多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相当一部分家长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要么溺爱孩子,要么拳脚相加,特别是在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不懂得用孩子接受的方式去引导。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对自己的言谈还是处事时不注意对孩子的积极影响,说谎、说脏话、不讲诚信、爱占小便宜、不尊重他人等行为,孩子在不经意间时时处处受到影响,直接导致学生不良品德的形成。
2.农村家长教育子女的观念、方法陈旧,直接影响孩子的道德素质。大多数农村家长都认为让孩子吃好、穿好,在家在学校不受委屈就保证了对孩子的爱,有的甚至教孩子一些错误的认知和行为,不注重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3.农村家庭结构导致溺爱,溺爱不利于孩子良好品质的形成。现在的农村家庭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小时候大多由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带,隔代溺爱程度要比其父母严重得多。他们对孩子的要求无论是否合理,都盲目满足,什么都依着孩子,又什么都不放心孩子,应该孩子自己做的事也由他们包办了,孩子失去了自己面对做事情的勇气和经历,这使得孩子很难形成独立、自信、关爱他人等品质。
4.“单亲子女”和“留守儿童”极易形成不良品质。近年来农村离婚率有所上升,单亲孩子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进城打工、经商的农民大量涌入城市又出现了大批“留守儿童”。这部分学生缺失父母的关爱,缺少应得的家庭教育,致使孩子心理脆弱、思想偏激,不能正确面对生活、善待自己、理解别人、冷静思考,极易产生不良
的思想倾向。
二、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
长期以来由于受农村教育管理理念、师资队伍和办学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农村学校德育环境远落后于城市,多种因互制约了农村中小学德育水平的提高。
1.农村学校管理者对学校德育建设不够重视,不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文明礼貌教育。在德育工作上总是表面文章做得响,实际做的少,德育工作缺少针对性、实效性,把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形式来抓,正是这种管理理念削弱了农村中小学生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践行能力。
2.农村学校德育途径单一,大多学校只通过品德课进行,缺乏对学生心理辅导和道德实践和各学科的积极渗透。由于一些农村学校班级人数少,学校网点多,又缺少教师编制,专任教师几乎没有,大多为兼职教师而且极不稳定,教师的教学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德育水平差距变大。
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常抓不懈。相信只要农村学校能够提高认识,注重方法,克服农村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在我们的校园,在我们的生活的角角落落,文明之花就会常开常艳。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好朋友
- 我的朋友
- 芙蓉树
- 泉水
- 可敬的小伙子
- 看望老虎
- 奇人同学
- 新来的同学
- 爱心天使
- 看灯展
- 瞧!我们班的男生
- 我又想起了那可爱的“桃儿”
- 吃草莓
- 大雁塔
- 我的愿望
- 论民族品牌战略
- 基础电信市场竞争趋势分析
- 体育营销传播的价值解读与整合策略
- 振兴东北的金融支持战略融资决策论文(1)论文
- 论财务杠杆(2)财务分析论文(1)论文
- 从杠杆原理看审计工作融资决策论文(1)论文
- 虚拟社区的营销价值与市场策略
- 提升我国手机市场客户满意度
- 财务分析在企业重组中的应用(2)财务分析论文(1)论文
- 打造中国品牌形象
- 搜索引擎营销模式及其商业价值
- 品牌偏好对消费者“后悔”的影响研究
- 营销近视的演化与规避
- 品牌的心理学分析
- 国内服装品牌形象代言的发展历程
-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 《我的母亲》同步练习
-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 《我的母亲》优化测控
- 《我的母亲》同步达纲练习
-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 《我的母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