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网络文化给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带来的负能量

网络文化给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带来的负能量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09

网络文化给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带来的负能量

网络文化给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带来的负能量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信息的瞬息万变,高等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学生个性日益鲜明,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正面临着全方位而又复杂地新的机遇与挑战。它们不仅现实地构成了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特定时代场域,而且也昭示着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新的发展趋向。学生事务管理是一个典型的欧美术语,它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其发展经历了替代父母制模式、学生人事工作模式、学生服务模式和学生发展模式四个阶段。学生事务管理的内涵和外延都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且逐步成为高职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随着高职院校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社会大环境的深入影响,各种纷繁复杂的文化和思想观念涌入学校,学生整体素质也呈现出下滑趋势。大专生的价值观念在受到社会的影响后呈现出盲目性且多元化。当今网络的飞速发展在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学生面临许多不曾遇到的负面问题,亦给学生事务管理提出了新的难题。

1 相关概念界定

(1)文化,广义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侠义是指精神生产 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给予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以巨大的影响[1]。

(2)网络文化是指以因特网为基础的文化,具有内容丰富、传播迅速、影响广泛、能控率低、参与平等、开放性、个性化等特点[2]。

(3)事务是指组织、类群或个人按预期目标所要做的事情或整体的工作任务[3]。

(4)学生事务是指高校内部特定组织或特定人员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实现高等教育目标、保障正常的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所做的“非学术性”的事情[4]。

(5)学生事务管理是指在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下,高校通过灵活的工作方式和多样化、现代化的手段,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高校自身的教育、管理服务职能有机结合,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活动总称[5],其范畴大致包括人格教育、生活服务、成长辅导、职业生涯、素质拓展等内容。

(6)负能量的概念是相对于“正能量”而言,根据日本特摄剧《爱迪奥特曼》对“负能量”的解释是:人类自身内心的负面心理、情绪、思想等(如,妒忌、陷害、攀比、贪婪、懒惰、阴狠、狡猾等等……)的作用下,让人类的行为消沉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从而产生了负能量[6]。

2 网络文化给学生事务管理带来的负能量

互联网作为现代信息工具之一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也深刻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学习、行为、生活等方面。在信息化社会里,以互联网为主的信息技术在人类社会活动之外缔造了一个虚拟的公共空间,使各种信息在最广泛的程度上得到了交流和传播,其内容繁杂,良莠不齐。不同种类的垃圾信息也会夹裹在其中,在严重影响学生学习之余也给学生事务管理带来新的考验和挑战。

2.1 网络里各种价值观念的渗透与影响

网络信息技术均是由西方发达国家研制,信息也主要来源于它们的数据库。西方国家提供的信息具有西方本土化的特点,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与东方人的思想、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西方人的思想、文化以及生活习俗等方面对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吸引力。多彩缤纷的网络世界使各种信息交杂在一起,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思想价值观念、不同的生活习俗、人文地理等内容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对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的大学生的思想与心灵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和冲击;他们还不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容易蒙蔽心智,迷失方向,甚至走向与自幼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背道而施。还有,网上各种有用与无用、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交织在一起,让学生在上网过程中容易受到这些垃圾的干扰和侵蚀。而且,网络社会的虚拟化环境和不良文化极易破坏高校学生固有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直接造成其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的淡漠,引发学生思想混乱,导致自我认识失调、情绪失控、价值取向扭曲,甚至可能诱发学生出现违法乱纪行为。

2.2 网络里不安全、不健康信息的传播

网络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变成全球力量的同时,正开始染指人类历史的基因,向人类历史注入极不稳定的因素。互联网内包含着许多不利于青年大学生成长的黄色信息、暴力信息、血腥信息和一些反动信息,散播不利于稳定和团结的消息,潜藏着一些与我国倡导的和谐社会相悖的信息,比如一些宗教(或者非法团体、组织)利用人们的善心、同情心及对生活不如意的情绪引诱他们进行反党、反政府,也会使象牙塔内的大学生更容易受到蒙骗。此外,根据Evan Schwartz 1997年版的《ice》一书介绍:“性”是在搜寻网站Alta Vista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字,此外“裸体”、“裸露”、“色情”等都居该网站十大关键字排行榜中,在该网站排行榜中,与“性”有关的字就占了八位[7]。另外,伴随着各国际报刊、杂志的上网,持各种不同意见的个人或群体也在网上进行激烈的角逐。如“泡妞三十六计”、“如何哄女孩子开心”、“如何做老大”、“厚黑学”、“打肿脸充胖子”等等,不一而足。可见,网络在方便交流的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的“伪善”信息广为传播,这些信息容易弱化大学生的道德观和法纪观,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了不可低估的负作用。

2.3 网络电子游戏的盛行

90后的大学生思维敏捷,喜欢追求时尚,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尤其是对网络里得电子虚拟游戏情有独钟。笔者相信,在任何一所高职院校里都会有很多学生定会珍惜利用周末、节假日每一秒的时间在电脑前锻炼自己电子游戏技术水平。平时,有些学生连课间休息时间都不放过,甚至出现逃课、旷课去上网玩电子游戏的现象。像这样的学生就算被班主任或辅导员老师强压在教室上课也会“趴下”一片,“身在曹营心在汉”就是这些学生的真实写照。学生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在虚幻的世界中,以期得到些许慰藉和成就感、满足感,让自己的人生价值或多或少的在电脑里得到体现。网络游戏不仅在思想上、精神上控制或麻痹学生,而且还会增加学生的经济支出,给学生家长也增添了负担。据了解,有部分学生在网上的经济花销约占日常生活费用的一半,换句话说网络游戏已经成为这帮学生不可缺少的“精神娱乐必需品”,长此以往那些在经济上很紧张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日常消费会铤而走险的去偷盗、敲诈或者勒索等不法行为。

2.4 网络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碍

网络所独有 “电子海洛因”的副作用使得不少学生患上了“网络成瘾综合征(简称IAD)”。很多高职学生在紧张的学习和较重的技能练习后都会在互联网上找到快感以及情感上的认同,找到放松、愉悦身心的“良好”方法;很多高职学生在单调无味的业余生活中跟随同学一起去体验互联网上的梦幻世界;很多学生在逐渐成为电子游戏高手之后更加注重自己的影响力,激励自己的进取心——挑战难度更高的网络游戏,让那些不甘落后的网迷产生了强烈的攀比心与斗志,致使诸如这样的学生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竞争上。从刚开始心理上对网络产生的强烈归属感和依赖感演绎成为对现实的冷漠感与厌倦感,出现各种行为异常、心理障碍、思维迟缓、语言表达不清等现象,难免产生自我封闭或双重人格等等,这些现象都是网络障碍的表现,严重的影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对此我们要予以高度重视和警觉。

另外,有些学生通过学习和专研在网上做起了生意(即现在盛行的淘宝网购),摇身一变成了学校里的“小老板”。虽然收入不是很高但足以弥补自己日常经济上的开销,自尊心和虚荣心也得到了很大满足。据观察,能在网上做生意的学生学习成绩都会受到影响,甚至过早的出现商人唯利是图的动机。赚钱的欲望冲蚀着这些学生的精神思想,在金钱的欲望得到满足后使他们丧失了学习的动力和进取心,彻头彻尾变成了金钱上的奴隶。

3 结语

历史学家阿诺德?汤恩比曾提出了“挑战与回应”的理论:“文明是通过创造性的发展来保持生存的,这种发展是对新的、大型的挑战做出的反映。反过来说,这些挑战也常常是文明之前的发展所带来的结果。”根据这种精神,挑战也是学生事务管理人员集中力量,利用感知力、理解力和创造力进行革故鼎新的机会。面临新的考验与挑战,如果没有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质的飞跃与突破,我们就不可能得到现代科技和物质文明所给予的一切。福斯特说过:“学校不只是简单的听课获得学位,而是活生生的文化和道德陈述——正是它形成每个社会成员的良知。教育管理也许是社会中的每个成员最关心的问题:当教育管理专业忽视社会分析,实际上他们是忽视了选择一个更加诱人的未来。”所以,如何把网络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戒除高职院校学生网瘾,如何有效地提高学校在文化上的选择能力以化解网络带来的负面效应并提高学生事务管理的实效性,已逐渐成为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必须克服的新课题。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小狗叫“利利”
小学生日记一则
未来的房屋
我的表哥
小鸟死了
我的妈妈
小女孩让座
坚持就是胜利
人类的朋友
任旭的妈妈
我的课余生活
我第一次做豆浆
游兴隆热带植物园
我的家乡
学钢琴
法治与德治的调和法学理论论文(1)
法律与道德的互动法学理论论文(1)
当代中国法治理论孕育生长的反思
欧共体法律体系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欧共体法律体系研究(23)法学理论论文(1)
当代大学生犯罪之剖析法学理论论文(1)
欧共体法律体系研究(20)法学理论论文(1)
论民法基本原则的法律效力(2)法学理论论文(1)
预先追偿权的法律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法律责任是行使权力的动力保障法学理论论文(1)
在我国物权法上确立居住权的几个问题(3)法学理论论文(1)
物权行为若干问题探讨(2)法学理论论文(1)
关于房地产抵押若干问题的思考(5)法学理论论文(1)
法治与德治的调和(3)法学理论论文(1)
当代中国法治理论孕育生长的反思
《蜜蜂引路》教案
《玲玲的画》教案
《三个儿子》教案
《恐龙的灭绝》(第一课时)教案
《恐龙的灭绝》教案
《最大的“书”》教案
《雷雨》教案
《我为你骄傲》教案
《爱迪生救妈妈》教案
《从现在开始》教案
《爱迪生救妈妈》教案
《数星星的孩子》教案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案
《丑小鸭》教案
《丑小鸭》(第一课时)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