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育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育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4-01-28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育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育

1 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注重审美的表率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应符合语文教育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教师自身的形象和精神体现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身教甚于言教,教师的仪表、教态、语言的表达、书写及板书的设计、作业作文的批语等都无不给学生以无形的感染。如果教师在这些方面都首先做到符合审美标准要求:端庄大方的仪表,自然和谐的教态,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漂亮的字体,规范工整的艺术的板书设计,流畅规范的批语,这本身就是美,就能给学生一种享受、美的陶冶,起到耳濡目染的熏陶作用,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受到影响,乃至效仿。而与之相反的不拘小节、邋遢拖拉的仪表,扭捏拘谨的教态,口齿不清、言不达意的语言,潦草杂乱的书写等会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据笔者调查,在一个教师写字好的班级,学生普遍写字都好;而在一个教师写字潦草或较差的班级,学生亦然,大多较差。的确,教师平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不在对学生造成影响,几年下来,效果显著。鉴于此,语文教师要注意充分发挥好在教学中人格美的魅力,给学生做好审美教育的表率。

2 挖掘教材本身的自然美

自然美是指客观世界中自然物的美。自然界的日月星辰、名山大川、花卉树木、鸟兽虫鱼等,不论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不论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都能以其美的形式,直接唤起人的美感。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充满着美的内容,是语文事实审美教育的最大资源。教材中有很多描写自然美的课文。有描绘自然美景的 ,有描写人类创造的具有文化价值和观赏意义的建筑、物品美的文章。更有我国的瑰宝——经典名诗古文,不仅能使学生欣赏到韵律和谐的美文佳句,还能从诗句中领悟到自然景观的无穷魅力。当然,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教材中所描绘的自然美进行鉴赏时,不能局限于自然美的外部形态,还应包括作者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毕竟教材中关于美的描绘也包含了作者审美的凝聚。

3 诵读美文名句,课文中的语言美

诵读是唤起学生的审美注意,是语文审美教育的起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语言固有的韵律美,以诵读为主旋律体会其中的情感美。诵读不仅要求读出声、韵、情,还要反复吟诵,才能入境察情。诵读的方法可以老师范读、学生齐读,可以个别读、小组读,还可以配乐朗诵磁带,学生听读等方法。教师可以从语言文字入手,组织学生读,一方面在语境中学习掌握生字词,另一方面使学生获得语言的畅达美感,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脉搏,从而在思想感情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产生审美效果。教学时有目的地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被课文所吸引,进入美的境界,体验美的情趣,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和教育。课堂上教师用饱含感情的语气朗读,或激情昂扬,或柔和亲切、抑扬顿挫,学生就会受到感染,课文中揭示的美在他们的思维中就会不断出现,进而形成美的定格,成为美的画面。从而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人物的心灵美、作品的艺术境界美和作者表达的情感美,激发学生仰慕美好人物,热爱美好事物,产生追求美好明天的崇高美感。这样的朗读教学,通过诵读,体会字里行间的意蕴和情感,获得丰富的美感,从中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达到了审美教育的目的。

4 创设愉悦的审美环境,注重美育的渗透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要从感知美的表象入手,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因为这是审美的基础,要使学生感受到美,必须在他们眼前显示鲜明的形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悦目、悦耳、悦心的审美环境,通过插图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审美想象,渲染美的气氛,并运用直观教具展示文章的画面,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和美的构思。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我们借用富有感情的语言揭开“序幕”:“同学们,你们记得大年夜吗?大年夜对我们来说多么美好啊!一家人在温暖舒适的房间里,围坐在圆桌旁,品尝着美味佳肴,享受亲人团聚的快乐。精彩的电视节目,辟辟啪啪的鞭炮声,陪伴着我们迎接新年的到来。但是,你是否想到过,在一个又冷又黑的大年夜,有个小女孩光着头赤着脚,穿着一身破烂的衣服,手里拿着一把火柴,哆哆嗦嗦地走在街上,叫喊着卖火柴”

5 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

我们教育的对象——小学生,他们毕竟受教育知识及生活阅历的局限,对事物的认识是肤浅的,对美的鉴赏力不高。因此,教师除了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外,还得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个写景的句子,诗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邃的艺术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这样,学生就可根据教师的点拨,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这首诗的诗情画意。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之中,即使是不同程度的学生也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心宜的友谊(1)
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
我的妈妈
IQ低于80看不懂高于150看了会疯的故事
“追星”朋友
"油馍"小生
我的奶奶
慧眼(上)
我的故事
我要感谢自己的母亲
我的老妈
我的奶奶
“感冒”乐队
暗箭伤人
掩饰
茶树菇采后保鲜及包装技术
公司社会责任承担的正当性探析
溆浦县中低产田土的类型成因及综合改良途径
手机内置图片的版权风险分析
浅谈提升私营企业竞争力的营销策略
庆丰农场玉米全程生产机械化技术
浅议宪法诉讼
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反就业歧视立法诸问题与新展望
幼儿园散文诗欣赏教学的四种指导策略
水库管理与水库除险加固模式探讨
内充式花生排种器关键技术与结构创新研究
乐亭新区供水工程DN1400混凝土管道后背推力计算及试压方法
新《工伤保险条例》对我国雇主责任险和团意险发展的影响
喀什地区耕地土壤微量元素养分现状与演变分析
斑羚飞渡 教学设计
故乡 教学设计示例三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诗词五首 教案示例2
藤野先生 教学设计示例
藤野先生
故乡 教学设计示例一
七年级下学期 《短文两篇》 教案示例
燕子 教案设计1
范进中举 教案示例一
故乡 教学设计示例二
范进中举 教案示例二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 教学设计示例一
我的叔叔于勒 教案设计示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