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小儿患儿肌肉注射中心理干预的运用

小儿患儿肌肉注射中心理干预的运用

上传者:游客
|
翻新时间:2023-08-05

小儿患儿肌肉注射中心理干预的运用

对于胆小类型患儿,要采取长时间鼓励加抚慰的方式强化心理干预成效,如在注射过程中,轻轻安抚患儿的后背,以亲切的话语鼓励患儿配合治疗。对于蛮横类型患儿,如鼓励、表扬、抚慰均无法奏效情况下,可以板下脸,加之严肃的威慑性话语,促使患儿配合注射操作,但是对于这样的患儿,不能采取恐吓的方式。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门诊注射室100例3~6周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龄4.5岁,干预组观察组男33例,女17例,平均年龄4.4岁,全部为第1次在该院门诊进行肌肉注射治疗。

1.2 方法

安排专人分别负责两组患儿的注射操作。对照组患儿在肌肉注射过程中按照常规程序进行,仅作规定的说明解释。干预组患儿在开展肌肉注射之前、过程中以及结束后分别开展心理干预,方法如下。

1.2.1 注射之前建立良好关系 3~6岁的患儿一般进入到注射室之后,会产生紧张心理,患儿如果情绪过于紧张,不仅会大声哭闹,身体不安,同时对于护士也会产生强烈的对立情绪,此时,护士与患儿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有助于治疗活动的有效开展。护士要以和蔼的形象出现在患儿面前,面带微笑,和患儿说话语气温和,寻找患儿身上可以赞扬的地方进行赞扬,如衣服的颜色很漂亮,帽子很暖等,并和患儿拉一拉家常,谈一谈在幼儿园的有趣事情,拉近之间的心理距离。在护士开始溶药的时候,要不停地鼓励患儿,如:“老师都说你是一个勇敢的小朋友,阿姨打针一点也不疼”,并和患儿商量注射的位置以及体位,提高患儿勇敢心理,主动积极配合。

1.2.2 注射之中转移注意方向 研究显示,患儿在注射过程中,一旦注意力被吸引到注射活动之外的事物上,尤其是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其对于注射活动的恐惧心态与紧张心理能够得到缓解,同时有助于全身肌肉的放松,有助于注射活动的开展。在对患儿实施肌肉注射的过程中,护士要尽量转移患儿注意力集中的方向,可以和患儿谈一谈孩子们都喜欢的动画片内容,说一说童话小故事,或者出一些简单的加减法算术题让患儿口算,通过这样的一些患儿感兴趣的内容,有效转移他们对注射活动的注意力,将他们的注意力从注射部位转移到其他方面,对全身肌肉进行放松,顺利完成肌肉注射过程,防止患儿因为注意力集中在注射部位导致肌肉紧张。

1.2.3 注射之后及时开展表扬 患儿在注射治疗活动中,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让其增强配合效果,以及为下一次治疗提供帮助,尤其是要在患儿积极配合治疗的情况下,要给予患儿表扬鼓励。一定比例的患儿在注射活动中能够经过教育主动配合护士,在主动积极配合护士完成肌肉注射操作的患儿注射结束之后,护士要及时进行表扬,对患儿注射中的勇敢给予高度评价,如:“你真是个勇敢的孩子”、“这么多小朋友中,你是最棒的”、“你是阿姨所见到过的最勇敢的孩子”、“阿姨相信你一定很勇敢”等,让患儿从注射疼痛感中迅速转移到成功、满足、自豪这样的积极情感中,为下一次注射奠定情感基础。同时,这样的积极评价也能够为其他患儿做好榜样,让正面激励引导其他患儿的情感,对更多的患儿产生激励引导作用。

1.2.4 个性患儿心理干预途径 绝大多数患儿在上述心理干预情况下,都能够积极配合护士操作,但是也有部分个性患儿需要适当变通心理干预方式。对于胆小类型患儿,要采取长时间鼓励加抚慰的方式强化心理干预成效,如在注射过程中,轻轻安抚患儿的后背,以亲切的话语鼓励患儿配合治疗。对于蛮横类型患儿,如鼓励、表扬、抚慰均无法奏效情况下,可以板下脸,加之严肃的威慑性话语,促使患儿配合注射操作,但是对于这样的患儿,不能采取恐吓的方式。对于哭闹等情绪较为激动的患儿,可以稍等一段时间,待其情绪稳定之后进行教育引导,配合治疗活动。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干预组主动配合41例(82%),被动配合9例(18%),合计100%;对照组主动配合12例(24%),被动配合26例(52%),合计76%。两组患儿在肌肉注射中的配合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从对比研究结果可以分析得出,经过心理干预的患儿在肌肉注射过程中配合人数、比例明显高于常规注射患儿,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现象和3~6岁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直接相关,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具有较为完整的情绪分化体验,但是自控自制水平较低,持久和耐受水平不足,具有执拗和冲动的特征,在开展肌肉注射操作中会表现出明显的抵制,大声哭闹和推搡,有的患儿因为对肌肉注射疼痛的惧怕导致强烈的排斥表现,最后只好强制控制患儿身体完成注射[2]。针对这样的状况,护士在提高肌肉注射技巧水平的基础上,还要研究分析这一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在准确判定患儿性格类型的基础上,找准有利契机进行心理干预。

在对患儿进行心理干预的过程中,护士要寻找患儿身上可以作为表扬的地方,并争取共同的话题,以此来拉近相互之间的心理距离,如表扬患儿辫子好看、衣服漂亮、平时勇敢等,让患儿感受到护士阿姨的亲切,消除抵触心理,并通过与患儿讨论动画片、游戏、故事等方式,提高患儿对自己的信任程度,无形中化解患儿紧张、抵制的心理[3]。在对患儿进行注射操作过程中,要将注意力转移作为切入点,通过讲故事、算算术题、背诵古诗等方式,将患儿的注意力转移开去,顺利实现肌肉注射的操作。在患儿配合护士完成肌肉注射操作之后,还要及时进行表扬鼓励,否则患儿会产生上当受骗或者失落的心理,不利于下一次注射治疗。对于特殊个性的患儿,在表扬鼓励以及较长时间的抚慰,仍然无法让其进行配合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摆出严肃的表情,讲出威慑性的话语相配合的方式,让其对护士产生一定的畏惧感,虽然内心极不情愿,但是不敢反抗,被动配合护士进行肌肉注射操作,完成治疗活动[4]。

综上所述,护士在对3~6岁患儿开展肌肉注射操作中,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以及语言技巧,在对患儿进行认真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准确判断其性格类型,运用恰当的心理干预手段,能够消除患儿的紧张焦虑等不安情绪,提高对疼痛耐受性,配合护士进行操作。同时,心理干预还能够密切护患关系,有利于医院形象建设。

以上是小儿患儿肌肉注射中心理干预的运用的相关论文,希望你能喜欢。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好想快快长大
春在希望
雪中的前进小学
母爱
春满校园
瓷都,我最深的爱
心雨
我心中的灯
我好想做一名空姐
成长
我的烦恼
特殊的春天
特殊春天
春姑娘
德化情思
高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问题研究
浅析旅游行业现状谈旅游专业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
关于高校就业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浅析建设三级重点学科,全面提升学科实力
浅论大学生公民道德规范的养成与实践
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变迁
浅谈大学英语自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工科大学生能力的培养
试析高职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与职业道德培养
关于网络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浅论高校教师共同体的“知识管理”及其达成
高校体育伤害及其法律思考
关于高校大学英语女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
关于高校管理权与学生受教育权冲突及学生权利保障之探究
浅谈大学生权利研究的现状与瞻望
关于加强高校思想道德培养的理性思考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