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历史话语与文学话语的有机融合

历史话语与文学话语的有机融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7-23

历史话语与文学话语的有机融合

这些年,方兆祥先生的创作引人注目,几乎每隔一年便要推出一部作品,反响不错,有的已成功地改编为影视剧。近日,在继长篇小说《罂粟果》《龙头老太》《迷窟疑踪》之后,他的又一新作《古城轶事》(以下简称《古城》)由安徽文艺出版社隆重推出了。这是一部具有历史积淀,同时又富有传奇色彩的好读好看的小说。捧读之后,十分欣喜。

小说中的古城,名曰义城,实为宜城,即安庆古之称谓。安庆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又是一个文化名城。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安庆曾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如徐锡麟刺杀恩铭、熊成基马炮营起义、革命党光复,以及柏文蔚禁烟、焚烟等。这些事件都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外,还有陈独秀、刘文典这些重要人物也曾在安庆这个舞台上活跃过。如1904年前后,陈独秀在安庆创办了著名的《安徽俗话报》,并发动领导拒俄运动;柏文蔚督皖后,他还一度在新政府担任过都督府秘书长。至于刘文典,他是著名的学者,民国期间曾出任国立安徽大学(该校的地址当年就在安庆)校长。辛亥光复前后,还有很多革命党人,如倪映典、吴�D谷、韩衍等都在安庆活动过,并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行状,为古城安庆增光添色。方兆祥先生曾在安庆生活工作多年,对安庆的历史和掌故可谓了如指掌,烂熟如心。但历史话语与文学话语是两种不同的话语。历史关注的是整个社会宏观的发展进程,而文学关注的则是具体人和具体事,包括日常的世俗生活,两者有根本的差别。可贵的是,《古城》的作者把两种话语成功地融合在了一起。在创作中,作者没有拘泥历史,而是跳出历史,将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融化于心,为己所用。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安庆历史上发生的种种大事,但这一系列的事件并非历史的再现,而是被切割成了一个个碎片,在打乱之后又重新设计浇铸,化为作者的灵感,在小说中得到了重构和升华。历史讲究真实严谨,而文学需要想象和虚构。鲁迅先生说过,我笔下的人物常常鼻子在山西,嘴巴在河北,耳朵在山东。《古城》的写法可谓深谙此道。在小说中,安庆的历史既是故事背景,又是情节线索,而且与人物的命运紧密相连。可以说,作者在对历史深入挖掘之后,赋予了小说新的内涵和视角。

当然,一部成功的小说,仅凭这些是不够的。离开了鲜活的人物塑造,再好的故事也只能流于平庸。《古城》的成功在于作者注重写故事,也注重写人物。作品围绕王振风、王振帆兄弟二人,塑造了杨绍文、周大生、英姑、魏老板、冯德仁等一系列有血有肉的人物。这些人物各有特性,栩栩如生,而王家文武二进士尤为突出。在这两个人物身上集中反映了新旧交替时代,各种思想、各种矛盾的激烈冲突和对抗,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武进士王振风从正直到堕落,从沉沦到振作,这是人物塑造的需要,也是当时社会矛盾激烈冲突的写照;而在文进士王振帆的身上,更是集中体现了历史大变革中知识分子的演变历程。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时代的洪流不可避免地将中国的知识分子卷入了一场大分裂、大变革的漩涡之中,何去何从,面临抉择。小说中王振帆既是末代科考状元,又是掌握新知识的出国留学生,而当他学成归来,刚踏上家乡的土地,便遇上了革命党人刺杀巡抚。作者这样的设计,从一开始就将人物置于时代矛盾的风口浪尖,可谓独具匠心。当然,对于革命的认识需要一个曲折的过程。王振帆作为一个旧时代的受益者,要抛弃过去,迎接未来,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事实上他也曾犹豫过,彷徨过,观望过,但在革命潮流的冲击下,在共产党人的引导帮助下,最终找到了正确的道路。细心的读者也许会发现,从他力主禁烟,不向英国人亨特屈服的故事中,让我们联想到了柏文蔚、陈独秀等一些革命党人;从他出任国立安徽大学校长,为保护学生不畏权贵的故事中,我们又看到了刘文典的身影……可以说,在他身上承载了厚重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这正是那一代知识分子优秀代表的缩影。应该说,把如此庞杂的历史经验,以及跌宕起伏、大开大阖的情节,集于一人之身,没有一定的驾驭能力是难以做到的。值得称道的是,在作者的笔下,这一切都拿捏到位,从容有序,娓娓道来。

虽然《古城》的创作以史为据,作者也抱着严谨的态度,可读者千万别以为这是一部枯燥难读的作品,相反,整部作品却一气呵成,好读好看。原因在于作者在尊重历史、重视作品思想性的同时,并不排斥传奇化的叙事,这既提高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又扩大了作品的阅读面。作者在这方面的追求显然易见。小说中的人物多富有传奇性,其命运变化反差大,戏剧性强,很多情节都是风云突变,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主要人物进士兄弟自不必说,像一些次要人物,如英姑等人,其命运也是一波三折,扣人心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作品融入了大量的民俗掌故和逸闻逸事,如王振帆参加殿试、怒踢蒋介石,以及进士第的一些传说,等等,不仅丰富了作品的生活气息,而且画面感强,仿佛一部好看的电视剧,让人目不暇接,欲罢不能。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是文学创作的富矿。这些年,各省都在努力挖掘自己的资源,如山东的《闯关东》,山西的《乔家大院》等,不仅在文艺创作上取得了不俗的口碑,而且也为宣传各自的省份发挥了功不可没的效益。安徽是一个历史文化资源大省,有许多东西有待于作家艺术家们开掘。从这个角度说,《古城》的努力也让我由衷地点赞。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画哪吒的一件事
春天
我最喜欢的颜色—黄色
刘春红阿姨真棒
小蝌蚪
春雪
捞鱼
小魔术
我的小制作
我的表弟
福娃迎迎
心情
爬揽胜门
我爱春风
玩沙子
中国企业战略实施存在的问题企业战略论文(1)论文
从“欠人情”看高端客户的营销市场营销论文(1)论文
给白领发钱是个技术活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留住核心员工的“三板斧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八个理由留下你的核心销售队伍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五步助你打造无敌团队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如何与市场研究公司打交道市场营销论文(1)论文
商务谈判三步曲市场营销论文(1)论文
管理的规模适应性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怎样聘得到确有才能的员工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什么样的工作才算是好工作?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统一携手卡夫 饮料市场格局将变?市场营销论文(1)论文
CS战略是企业制胜的关键企业战略论文(1)论文
员工培训:“八结合 六优先”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雀巢进军中国高档冰淇淋市场市场营销论文(1)论文
《尊严》美文欣赏 弯弯腰,拾起你的尊严
《尊严》美文欣赏 白色山茶花
《将心比心》写作指导
《将心比心》美文欣赏 智慧的美丽
《将心比心》整体阅读感知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二
《将心比心》作家及作品介绍
《将心比心》美文欣赏 心里的百合花
《尊严》范文习作
《将心比心》范文习作
《将心比心》考点练兵 积累篇
《将心比心》老师语录
《将心比心》重难点分析
《将心比心》训练素材
《将心比心》重点字词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