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智能变电站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智能变电站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智能变电站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1 智能变电站的技术及管理现状

1.1 智能变电站在技术层面存在的相关问题

(1)随着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时代的来临,电力工业的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挑战。智能电网是现代电网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它以超越传统模拟式电网的发展概念,实现了电网技术装备现代化且具有智能化功能,其中,智能变电站已成为智能电网的“心脏”,它主要运用双向通信、高级传感器、自动化和分布式计算机技术等最为前沿的智能化技术,这些也代表着现代社会新兴的技术。

(2)智能变电站整体框架尚未完善。智能变电站主要包括数字化平台、电子式互感器、智能一次设备、高级应用这几部分,在这一框架中数字化的平台使用的是IEC61850的标准,但是在长电缆连接上存在着统性不强的问题,容易造成一些隐患;其次,它还容易受到传统互感器的影响,不易在户外场地应用;另外,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备还不够成熟,调试的周期较长,使常规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模式受到极大挑战。

(3)智能变电站在电子式互感器上存在着可靠度不高的问题。电子式互感器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优势,无论是体积、重量、结构方面,还是在电压承受、动态性方面都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它也有自己的不足:例如稳定性不够高,使用的时间不够长,温度变化太大,精度太低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提高警惕并不断研究改进。在进行改进方面我们必须切准角度,从电子式互感器的制造工艺方面着手,不断改进和完善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问题,多次进行试验并纠正以保证电子式互感器的设计与材料的规范,加强性能,严格保证质量,从而能更好地为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做出可行性建议。

我们要重点关注智能变电站技术问题,但是也不能忽视管理层面存在的问题。因为在智能变电站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新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

(1)对智能变电站制定的特定标准不够合理与完善。对于管理者来说,它的任务就是制定相关的规则与运行标准,但是往往却被许多企业忽视,尤其是对于智能变电站来说,在变电站运行的过程中,一定要建立规则与目标,同时加强与领导人员的沟通,与相关人员探讨并作进一步的努力。

(2)设计人员的管理方面存在问题。智能变电站的管理在开始阶段是最为关键和重要的,作为智能电网建设的先行者,设计人员在整个电网建设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对于新设备新技术的接受、学习与使用,每个人都必须投入足够的时间来完成,由于基础知识的差别,造成各人适应期长短不一,设计部门面临着改进和提升的巨大压力。

(3)对智能变电站产品购买的合格标准和验收标准不了解,因此,智能变电站不可避免地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境,例如:智能变电站会购买与现行设备制造商不同的商家产品,这对于当前在变电站工作的人员来说是有很大有压力的,他们往往由于过于陌生,也不会进行深入鉴别,这大大影响了智能变电站的发展。

2 智能变电站的改进方法

(1)人才引进,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才能与智慧。当前的紧要任务是应该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引进,大量进行宣传培训以提升智能变电站工作人员的素质,避免在智能变电站运行中出现技术中的错误与失误。当前的工作人员对智能变电站的程序不熟悉,很大原因是由于新的操作程序与传统模式有较大区别,因此只有积极培育和发展人才才能使变电站健康而有序地发展,那么其他程序也会变得简单而有秩序。

(2)采用就地化模式试点。要确保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状况,就需要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观察、排查甚至考察。

(3)对于过程层网络配置应该采取新的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电压网络不同进行的设计也不相同;在SV原则上要采用点对点方式来设计;采取点对点的跨网方式与双套配置的设备间交互数据;减少交换机的故障影响,以保证交换机按照端口进行流量控制。

3 结束语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首先要保证每一个设备都能稳定运行,这就要求一次设备参数精确,二次设备接线准确,所以在变电站的设计过程中,要带着发展的眼光选择设备配置,变电站的建设必须符合城市和社会的建设发展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实际需求,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国家、为社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回家以后
美丽的小溪边
乐乐和老鼠
读《苹果落地》有感
舅母的女儿
有趣的课间活动
问候生病的同学
大象乐园
无题
春天来了
中秋灯会
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小熊卖西瓜
洗衣服
采蘑菇
试论未成年人司法制度之构建(1)论文
简述我国未成年人司法中的暂缓判决再研究(1)论文
试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思想内涵
浅谈杂技艺术的包装与舞台呈现
青年毛泽东的超资本主义精神倾向
论“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政治社会化
李可染的艺术创作研讨
顾炎武的诗学史意义
调解制度的改革和完善(1)论文
论精细化电力营销管理(1)
论我国诉讼制度中的司法鉴定(1)论文
精准营销在旅游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研究(1)
鲁迅小说《伤逝》的虚空的艺术性
有意味的形式与当代艺术的关联
证券经纪业务市场细分及营销策略(1)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3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建议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14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12
《小小竹排画中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
《小小竹排画中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6
《四季》教学设计11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2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1
《小小竹排画中游》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四季》教学设计19
《四季》教学设计18
《小小竹排画中游》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小小竹排画中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7
《四季》教学设计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