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课堂设疑拓展学生的思维

课堂设疑拓展学生的思维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课堂设疑拓展学生的思维

古人有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所谓小疑有小进,大疑有大进。”然而学生在课堂的思考中,受自身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课堂环境的影响,不能顺利地激活思维,提出心中的质疑,错过了正确引导的时机。设疑,作为教师引导的一种方式,能够有效地将学生从原有的思维当中解脱出来,使学生不再受自身思维的禁锢,在学生的思考过程中打开一扇门,给学生的思考指明了方向,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切实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以高中化学为载体,旨在浅谈课堂设疑的重要性以及实施策略,为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一、蕴含在情境中的疑问

情境,往往能够拉近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消除学生探索知识的紧张感和畏惧感,让学生在活泼、熟悉的情境中自然进入对新知的学习中。结合教学内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选择相关联的素材,使问题的创建与学生对情境所产生的质疑共鸣,点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进入到积极思考的学习状态之中。

比如在学习有关“氯水的成分与性质”时,教师就可以从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中寻找素材,利用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

课堂情境:大家都养过小鱼,在使用家里的自来水的时候需要将水放在太阳底下晒一晒,不然的话小鱼很容易死亡,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自来水是用什么来消毒的?自来水中含有什么物质?

疑问,与学生心中的质疑产生了共鸣,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这些问题,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他们知道自来水都是利用氯气进行消毒的,那么利用氯气消毒过的水对鱼的成长不利,顺利导入对新知的学习中,积极对氯水的成分和性质进行猜想,主动创建实验来进行验证,在学生的观察分析、实验操作和推理验证下,学生对氯水的成分与性质有了全面深刻的了解,不仅解决了为什么要用阳光晒一晒的问题,学生还知道了自来水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可以用来清洗鱼缸。情境的创建,使学生从中发现了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创建了问题,完成了问题的解决,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蕴含在类比中的疑问

知识点间的类比,可以有效实现学生知识的迁移,降低学生的思考难度,达到“增效减负”的良好效果。化学中有许多对立或关联的概念,教师将其列举出来引导学生的类比,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联想来创设问题,学生心中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从而就会积极对问题进行分析,尝试利用自己的能力来完成问题的解决。

比如在学习有关“影响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因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对前面化学平衡的思维来进行分析,从而降低学生的分析难度。

问题引导:大家写一下醋酸的电离方程式,思考升温、加水、加入醋酸钠固体对电离平衡产生的影响?

一说到平衡的影响,学生自然就会想到“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想到了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从而想到了“勒夏特列原理”。使学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酸电离是吸热过程,得出了升温促进了醋酸的电离;加水使得溶液中各个离子的浓度都减小,学生联想到了“有气体参加的反应”中压强的改变,从而得到了加水就相当于减压,促进了水的电离;加入醋酸钠后醋酸根离子的浓度增大,平衡自然会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抑制了醋酸的电离。通过这样的知识迁移,学生不仅完成了对问题的解决,对其它物质的影响也分析的非常透彻,从根本上理解了知识的本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蕴含在实验中的疑问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学生喜欢化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实验直观形象地展示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可以进行“零距离”接触,实验仪器、操作和现象都是对学生一个正向的刺激,问题的提出能够使学生积极对实验的各个环节进行细心的观察,调动原有的认知进行分析,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运用和拓展。

比如在学习有关“电解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电解氯化铜溶液的实验进行操作,让学生对实验装置和操作进行细致的了解,在实验中提出问题,以促进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分析。

问题引导:大家细致的观察实验现象,探究其中的为什么?

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延伸到了观察上,学生观察出在阴极上有红色固体析出,在阳极上有黄绿色气体生成,利用实验进行检验发现黄绿色气体是氯气。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学生就会从整个装置进行思考,阴极连接了电源的负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可以在阴极得到电子,从而得出了阴极反应;氯离子在阳极失去了电子生成了氯气,从而得出了阳极反应。通过实验中问题的提出,对整个实验有了深刻的理解,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

四、蕴含在讨论中的疑问

讨论,是提升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飞跃。然而讨论不是“放羊式”的,而是要能够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展开,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不脱离主题,并且在讨论中不断整合,吸收“百家之长”,学会“为我所用”,从而营造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

比如在学习有关“硫酸根离子的检验”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相互讨论中学会如何排除干扰离子的影响,以锻炼学生严谨、科学的思维。

问题引导:大家根据自己的认知来设计一个硫酸根检验的方案,小组内相互展示进行讨论?

根据相互之间的不同方案展开讨论。学生甲选择了氯化钡溶液来进行检验;学生乙马上提出这样会有碳酸根的干扰,应该像检验氯离子一样加入稀硝酸;学生丙却提出不同的意见,认为其中的亚硫酸根会被氧化为硫酸根,从而产生了干扰,应该加入别的酸。在学生的相互讨论中,不断地进行否定、肯定,这样的反复使学生全面了解了整个过程,最终确定了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案。通过这样的问题建立,促进了学生之间激烈的讨论,学生互动得出了更为严密的答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的严密性、科学性。

五、蕴含在生活中的疑问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通过对生活问题的解决,提升了学生的应用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对熟悉的生活问题具有浓厚的研究兴趣,都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来改造生活、优化生存环境,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寻找化学与生活的切入口,给学生提供一些与生活有关的问题,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比如在学习有关“酸雨的形成与危害”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图片来让学生了解酸雨对人类生活造成的损害,激起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从而积极地对问题进行探索。

问题导入: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知道了酸雨的危害与形成,利用星期日大家对附近的工厂进行调查,将自己的调查进行书面总结。

“开放型”的问题使学生非常感兴趣,积极地对附近的工厂进行调查,在网上查阅相关的材料,整理一系列调查的项目,提前做周到的准备工作,使得学生的调查非常成功。学生还根据这次调查,利用自己的知识进行了分析,给工厂和相关部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受到了他们的肯定和表扬。这样的问题建立,给了学生一定的自由度,使学生能够在生活实际中进行实践,不仅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对环境的关注,还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

总之,设疑,大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利用问题在学生的思维症结处开辟了一条路,促进了学生向前攀登的积极性,深层挖掘了学生的思维潜能。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不仅要深层的研究教辅材料,还要细致地了解自己的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思维状况,以确保“设疑”能够根据学生的课堂生成自然切入,顺利与学生的思维相契合,使学生由“被动思考”变为“主动思考”,真正的学会学习。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春天来了
广播操比赛
爬灵山
参观科学馆
难实现的小心愿
标题:我的同桌
风的感受
小兔子
自我介绍
我的书包
春天
操场上的笑声
练台拳道
放风争
折纸
如何加强艺术类高校中的民族艺术教育
蒋大为歌唱艺术风格的研究
在英语语言学习中,语法和交际的关系
心理语言学视角下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中的积极心理培养
从功能语言学视角分析
白族家具装饰审美
客家山歌音乐的发展创作手法探讨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英语委婉语
钢琴音乐治疗中的美学思维创建的方法
广西少数民族岩画艺术特点的现代审美与创新
英语语言学中的幽默话语研究简述
平面设计中的汉字字体的艺术性
语言学与外语教学
运用格式塔心理美学分析中国传统篆刻的艺术性探讨
英语术语的语言学思考
《大自然的启示》范文习作
《大自然的启示》整体阅读感知
《大自然的启示》美文欣赏 麻雀
《大自然的启示》相关链接
《大自然的启示》作品介绍
《夜莺的歌声》作品介绍
《大自然的启示》考点练兵 阅读篇
《夜莺的歌声》老师语录
《大自然的启示》重点问题探究
《夜莺的歌声》重难点分析
《大自然的启示》趣闻故事
《大自然的启示》随堂练习 巩固篇
《大自然的启示》考点练兵 积累篇
《夜莺的歌声》重点字词梳理
《夜莺的歌声》考点练兵 积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