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高考重点与热点突破
高考对化学平衡部分的考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及计算,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本文例析此类试题的重点分析与突破。
一、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化学平衡状态是在一定条件下,该可逆反应达到最大反应限度。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是动态标志:
(1)用同种物质表示时,同一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消耗速率;
(2)用不同物质表示时:须表明“异向”,两种物质的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二是静态标志:
(1)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或浓度 ;
(2)物质的百分含量(质量分数、体积分数);
(3)温度、压强(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等的反应)或颜色(某组分有颜色)都不再改变。
例1 在一定温度下的某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建立下列化学平衡:
C(s)+H2O(g)CO(g)+H2(g)
不能确定上述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体系中各气体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C.生成n mol CO的同时生成n mol H2
解析 A项,因为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同的反应,故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可作为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B项,浓度不变作为一个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静态标志;C项,反应无论达到平衡,还是未达到平衡,生成n mol CO的同时都会生成n mol H2,C项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D项,符合动态标志中的(2)正确。
答案:C。
点评 作为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要注意一个“方法”,若原来某个物理量是“恒量”,后来还是“恒量”,则此物理量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平衡状
态的依据(如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压强不变;或反应体系中全是气体,密度不变)。若原来某个物理量是“变量”,后来成了“恒量”,则属于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另外,对于反应体系组成全部是气体,且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的反应,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也不能作为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二、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香蕉
- 卖红枣的山东人
- 毛巾与游园会
- 荔枝
- 春
- 暴风雨来临之前
- 日记一则
- 我的家
- 爱
- 理发作文
- 我们的校园
- 故乡的早晨
- 小白兔
- 参观消防队
- 草莓
- 音乐“课程标准”实施下的冷思考
- 略论路桥建设的商品化趋势
- 电脑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 浅谈儿童钢琴学习兴趣的培养
- 浅析音乐教育中的“愉悦性”
- 对宝卷念唱的意义阐述
- 公路监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变的对策
- 小金交通十年四举大建创伟业
- 笛子演奏中的即兴性探讨
- 关于全面预算管理在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应用建议
- 新长铁路边坡稳定与绿化探讨
-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高师钢琴教学
- 高速公路质量监理
- 现代传媒与流行音乐文化——对超女现象的音乐社会学认识
- 浅析武汉铁路局客运设备管理现状及优化策略
- 《秋天的图画》教案
- 《纸船和风筝》教案
-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
- 《风娃娃》教案
- 《称赞》教案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
-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
- 《地球爷爷的手》教案
- 《酸的和甜的》教案
- 《我选我》教案
- 《一株紫丁香》教案
- 《黄山奇石》教案
- 《我是什么》教案
- 《黄山奇石》教案
- 《坐井观天》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