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乘着歌声去聆听

乘着歌声去聆听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13

乘着歌声去聆听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合理、有效运用图谱辅助歌唱教学?并以此为手段促进幼儿音乐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尝试用视觉符号记忆歌词;通过边画边学、留空编画、创编展画等方式突出歌词;帮助理解把握旋律风格;学习运用多种歌唱形式。

【关键词】图谱;图谱教学;歌唱

将音乐内容分别按单词、多词、句、段为单位进行分解,通过形象化的图形符号制作成若干张有序的、连续的、流动的分解图,称之为“图谱”。利用图谱进行歌唱教学活动,不仅符合幼儿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学习特点,更有助于把无形的音乐转化为有型的物体,使幼儿在视、听结合的双向优良环境中,把抽象的音乐简单化、形象化,从而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歌唱活动的兴趣,加深理解和记忆,提高歌唱教学活动的质量。

歌唱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选择歌曲时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为幼儿所喜爱且是幼儿容易理解的。形式要简单,有一定具体的情节,语言儿童化,富有童趣、朗朗上口。要有明显的形象特征,可以通过画面进行表达。

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是整个活动的关键。歌唱活动中的图谱主要以能表现歌词内容的形象化图谱为主,要突出每句歌词的重点,避免无关因素的干扰。要能较形象地表现出歌曲内容,色彩鲜艳,形象生动,让幼儿喜欢,还应符合歌曲内容的结构和顺序,更应简单明了。

设计图谱应遵循:形象性原则:图谱的设计要能较形象地表现出歌曲内容,色彩鲜艳。趣味性原则:图谱设计的形象应生动、有趣、可爱,让幼儿喜欢。有序性原则:图谱设计应符合歌曲内容的结构和顺序。简易性原则:图谱设计应简单明了。

图谱设计的类型可分为:单词图谱:以单一的音符为一个单位,分解音乐内容,制作图谱。多词图谱:以2~3个音符为一个单位,分解音乐内容,制作图谱。句图谱:以一个乐句为一个单位,分解音乐内容,制作图谱。段图谱:以一段歌曲为一个单位,分解音乐内容,制作图谱。

笔者尝试探索设计各种能表现音乐内容的、动物形象的、符号的、线条的图谱,合理、有效的在歌唱活动中运用。

一、用视觉符号记忆歌词

图谱能帮助幼儿理解、熟悉、记忆歌词。如在歌曲《小鼓手》中,“花儿听了微微笑,草儿听了点点头,小鸟听了跳起舞,小朋友听了真高兴”。按歌词中的顺序排列表现这些事物活动的图谱,比一张包括所有歌词内容的图片更有助于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容易出错的地方。

二、引绘画方式突出歌词

(一)边画边学

在歌唱活动中,教师可用边画边学的方法教学,通过图谱中形象事物的表达帮助幼儿理解歌词,正确地把握歌曲的情感表达。如《画妈妈》中,教师在教第一段时用黑色的笔画出妈妈的脸,在教第二段时换成红色的笔,当唱到“笑哈哈”时画出妈妈的嘴,在唱“胸前戴红花”时在妈妈脸下方画上一朵大红花。

(二)留空编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利用图谱完全是教师来教,那么它的意义不大,重要的是能帮助幼儿自主学习。如《小乌龟》中,可以把“带着面包和糖果”这一句空着,让幼儿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创编绘画,如“带着苹果和饼干”等等,幼儿通过想象、讨论的方式自主学习,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创编展画

引导幼儿用绘画的方式创编歌词,再把图片按歌词顺序展示,可以使歌词创编活动更容易、更生动有趣。如歌曲《买菜》,去菜场还可以买到什么菜呢?你欢喜买什么菜呢?幼儿通过绘画作品表现创编的内容,展示在同伴的面前,大家共同看着创编出的图谱在较短的时间一起随着音乐唱出来,幼儿的主动性、参与性、创造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三、助理解把握旋律风格

在歌唱活动中,也可以根据图谱利用歌曲的旋律风格,帮助幼儿记忆歌词理解歌词更好的意境。有的歌曲是抒情的,要求用轻柔、舒展的声音来表达,就可以画上流水、波浪线条等形象的事物来表达;而有的歌曲是活泼的,声音要求欢快、跳跃,就可以用小兔、青蛙等轻巧跳跃的形象来表达。要求唱强音的地方可以把图形画大些或色彩浓些,弱音的地方则可以画小些淡些。还可以用颜色的深浅来帮助幼儿准确把握。往往在一首歌中,也可能同时存在着几种不同的性质要求。

如大班歌唱活动《鞋子也会嗒嗒响》,前两句要求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来唱,而后两句则适合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来处理。教师可以在相应的图谱上用小兔子的耳朵形状表示“轻快、跳跃”,用柔和的波浪线表示“优美、抒情”,按节奏的形式出现。如大班歌唱活动《吹泡泡》是一首三拍子节奏歌曲,休止符较多,幼儿学起来难度较大。我设计了“吹泡泡图谱”,让幼儿通过观察发现大泡泡、小泡泡、炸掉的泡泡。并将歌曲中的难点“休止符”用炸掉的泡泡“*”表示,幼儿很快就掌握了它的唱法,成功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四、帮学习运用多种歌唱形式

在我们的唱歌教学中,会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练习,如领唱和齐唱、合唱、对唱、轮唱等,而教师既要指挥,又要弹琴等,常常显得分身乏术,图谱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一矛盾。教师可以灵活地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颜色、图形、头像娃娃、各标志等分别表达不同的歌唱形式。

如学唱大班歌曲《柳树姑娘》的时候,采用边唱边画出一棵柳树的图谱形式,旋律优美的时候画成柳枝,低声部的“沙沙沙”应该唱得比较活泼点,就画成柳枝上的嫩芽;到“洗洗干净,多么漂亮”的时候,画上河里的水。前两句要唱得轻柔些就画上“波浪线”,后一句则要求唱得活泼些,就画上“小兔”。运用在图谱上贴上一个人头标志和三个人头标志,让幼儿学习领唱和齐唱。

音乐图谱能使幼儿手、眼、脑、心并用,建立起复杂的神经联系,使大脑变得更加灵敏、聪慧,还能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音乐表现、音乐鉴赏和音乐创造能力。每一部作品都是一个用声音编织起来的艺术品,让我们带着孩子乘着歌声去聆听!

参考文献:

[2]许卓娅著《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

[3]曹冰洁著《走进幼儿音乐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1月.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菊花
妈妈生病了
《坐井观天》后传
庆祝游园
老鼠为什么是坏的
我是书本
我家的菊花
妈妈生病了
妈妈生病,我做小当家
妈妈生病了
荡秋千
我的自行车
乒乓球大战
快快长大
妈妈生病了
浅谈在小学音乐课中有效地开展音乐综合实践活动
探析信息技术对中学音乐教学的影响
从媒体关于现代音乐之争论所引发的思考(1)
试析古曲和民间乐器改编的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意境表现
试论高效活泼的音乐课堂教学形态初探
开放的演播空间
中国另类音乐现状(1)
音乐情感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探析
浅析对当代城市社区音乐舞蹈文化的思考
民族音乐学研究对象的历史回顾与思考(1)
从解放到迷茫——中国流行歌曲20年(1)
论梦与音乐创作的关系及其心理转换(1)
浅谈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教学资源
亚洲的音乐史料及其历史研究状况(1)
漫谈女中音的艺术魅力
《难忘的泼水节》
《北京亮起来了》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五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之二
《葡萄沟》第一课时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画风》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之二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之三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七
《葡萄沟》第二课时
《邮票齿孔的故事》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之二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