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药剂中中药的性能及应用

浅谈药剂中中药的性能及应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3

浅谈药剂中中药的性能及应用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合理应用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中药药剂学的任务是继承和整理中医药学中有关药剂学的理论、技术与经验,为发展中药药剂奠定基础;充分吸收和应用现代药剂学的理论研究成果,加速实现中药剂型现代化;加强中药药剂学基本理论研究,是加快中药药剂学“从经验开发向现代化科学技术开发”过渡的重要研究内容;积极寻找药剂新辅料,以适应中药药剂某些特点的需要。该文重点从中药药剂中的中药性能及应用以及某些常用中药的药理作用作了具体阐述。

1 中药的性能

药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叫四气,并有酸、苦、甘、辛、咸五味的味道,称为五味。

1.1 四气五味

四气主要是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后所发生的不同反应和治疗效果而确定的。如具有清热、泻火、解毒、镇静作用的药物,则为寒性,用于治疗各种发热性病证。凉性药物作用同寒性药,但较缓和。如:具有祛寒、温里、助阳作用的药物,则为热性,用于治疗各种寒证。温性药物作用同热性药,但较缓和。此外还有平性药,即介于温凉之间的药物,临床根据其功效而应用。

五味主要是由味觉器官直接辨别出来,另一方面则是根据临床治疗中反映出来的效果来确定的。酸味药有收敛固涩作用,用于自汗、盗汗、遗精、久泻、久痢等证。苦味药有泻下、燥湿、降泄作用,用于黄疸、哮喘、便秘、腹泻等证。甘味药有调补、缓和作用,多用于虚证。咸味药有软坚、润下作用,用于肿块及便秘证。辛味药有发汗、行气作用,用于表证及气滞证。此外还有一种味道不明显的药物叫淡味药,其作用是渗湿利水。

每一种中药都包含了气和味,如果单从四气五味来看似乎很简单。但有些药物的气味却是很复杂的,如有的气同而味异,有的气异而味同,还有的一气而兼数味。也正是由于这种复杂的情况,才反应出了各种药物的不同治疗作用。这是劳动人民在长期治病用药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用药规律,我们在学习和运用时除了要掌握它的共性之外,还要掌握每一味药物的特殊治疗作用。

是指药物的趋向而言。升是升提的意思,降是降逆的意思,浮是上升发散的意思,沉是下行泄利的意思。升浮的药主要是指有向上向外的升散作用,如发汗、催吐、升阳、止泻等药性沉降的药主要是指有向下向内的作用,如降气、平喘、止吐、止汗、通便、利水等药性。

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可以概括药物的性能,是中医用药物的基本理论。

1.3 归经

药物归经是古人根据中医经络和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论,结合药性四气五味,如五味入五脏是药物归经的重要依据。所谓归经是指某种药物对于人体某些脏腑经络的病,起着主要作用的一种归纳方法,也可以说归经是一种用药规律。如肺病咳嗽,则用入肺经的药物,肺热用黄芩、浙贝清肺热;肺寒则用麻黄、杏仁温肺。但多数药物能治疗几个脏腑的病变,故可归入几经。如菊花主要治肺经外感风热表证,又能治肝热目赤肿痛,故菊花主入肺经,兼入肝经。根据归经理论用药,不但治疗方便,而且还能掌握药物与脏腑经络之间的关系,如手少阳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互为表里,又与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相通,因此,入足厥阴经之药也可以,入手厥阴经,如柴胡可清肝经及心包经之热;木通能上清心窍,下泄小肠,治心烦尿赤,是因心与小肠相表里之故。

根据上述理论,对一腑或一脏治疗上有显著作用的,同时对其它药物有引入某一脏腑作用的药物,称为引经药,今摘录于下:

手少阴心:细辛、黄连。手太阳小肠:木通、竹叶。足少阴肾:肉桂、细辛。手阳明大肠:白芷、石膏。足阳明胃:白芷、石膏、葛根。足太阳膀胱:羌活。手太阴肺:桔梗、升麻、葱白、白芷。足太阴脾:升麻、苍术。手厥阴心包络:柴胡、丹皮。足少阳胆:柴胡、青皮。足厥阴肝:柴胡、川芎、青皮、吴茱萸。手少阳三焦:连翘、柴胡。

2 中药的应用

中药的使用除了少数的药单独使用外,多数都是配合起来用。如配合适当,可以加强药效或监制毒性。如配合不当,就会消减药效,甚至产生不良作用。古代医家把各种药物的配伍关系概括为: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等。

相须:两种以上功用相同的药物,合用后可以互相助长疗效,发生协同作用的叫相须。如知母与黄柏合用,滋阴降火的作用更强;人参与炙甘草同用,增加补中益气作用。

相使:两种以上功用不同的药物,合用后能相互促进,提高疗效的叫相使。如黄芪与茯苓合用,能增强补气利水的功能;大黄与黄芩合用,则泻热的功用更好。

相畏: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受到另一种药物的抑制,而足以减低或消除其烈性或毒性的叫做相畏。如生姜能制半夏毒,所以半夏畏生姜。

相杀:一种药物能减低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不良反应的叫相杀。如绿豆杀巴豆毒,生姜杀南星毒。相畏、相杀是药物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

相恶:两种药物合用后,能相互牵制而使作用降低或消失药效的叫相恶。如黄芩能减低生姜的温性,所以生姜恶黄芩。

相反:两种药物合用后可能发生不良反应或剧毒作用的叫相反。如甘草反甘遂。相反药原则上不能同用。相恶、相反属于配伍禁忌。

2.1 中药的用量

药物的用量大多有个范围,用量多少会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用量太小达不到疗效,药量太大可能发生副作用,重者可致中毒。用药的药量还必须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选用药物的性质以及配伍剂型等灵活确定用量,如性质平和的药物用量稍多,反应不大;毒性剧烈性药物,用量过多就会发生副作用或中毒。如大黄、三棱、枇杷叶等常用药也应注意,过之则耗伤正气。金石贝壳类质重而无毒性烈性的药物,用量可稍大,如龙骨、牡蛎、石决明、石膏等。花叶类而质轻的药物用量宜轻,如通草、蝉退之类。

2.2 常用中药

解表药。凡能发散表邪,解除表症的药物称解表药,解表药多具有辛味,因辛能发散,所以这类药物适用于病邪在表需要发汗的证候。

这类药又包括辛温解表药,如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紫苏、羌活、生姜等。辛凉解表药,如薄荷、柴胡、葛根、升麻、菊花、桑叶等。

2.3 祛风药

凡具有祛风胜湿,能够治疗风湿疼痛的药物,称为祛风药,祛风药多属于辛散苦燥之品,有发汗解表和止痛作用。

2.4 祛湿药

凡有燥湿、化湿和渗利水湿的药物均称为祛湿药。服用后小便畅利,尿量增多的叫做利尿药,可用于水湿停蓄体内产生的多种疾病,如水肿、黄疸、风湿、淋浊、疮疹等。

2.5 清热药

凡药性寒凉,具有清热泻火作用,能治疗热性病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厨艺大赛
我要推荐他们
把我的幸福告诉你
机器人和蚂蚁
美丽的冬天
发现动物的“人性”美
烟火晚会
风筝历险记
和谐社会需要公平正义
我们的动物朋友
放鸟风波
放鞭炮
世外桃源
那熟悉的旋律—和谐
苦与爱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内容浅析
试析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关于加强对行政成本审计监督的探讨
对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的几点认识
政府审计管理体系和对策
审计法规:审计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运用
社保审计现实和转型的思考
重视计算机审计经验总结 提高AO应用实例质量
《物权法》与政府审计
用科学发展观诠释效益审计
试论如何提高我国财政预算的绩效审计水平
审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定位思考
浅议政府外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审计对策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研究
中加效益审计之比较及其启示
《土地的誓言》说课设计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遗憾中的收获──《土地的誓言》教学案例及反思
《土地的誓言》教学实录及评析
《土地的誓言》教学片断与反思
《土地的誓言》公开课点评
迂回侧击显实效──《土地的誓言》教学难点突破记
《土地的誓言》教学杂谈
观刘正耀老师《土地的誓言》录象有感
《土地的誓言》教后反思
《土地的誓言》教学案例与反思
《土地的誓言》教学感悟
功夫在课下──《土地的誓言》教学感悟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