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11
一支钢笔的故事
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在安徽省六安市苏家埠战役陈列馆的橱窗里,我又看到了我爷爷留下的那支钢笔,旁边写着:“夏汝锡烈士青年时期使用过的钢笔”。
我的故乡在大别山腹地的皖西革命老区。爷爷夏汝锡早年参加了工农红军,在家乡一带从事革命活动。我小时候,经常缠着奶奶给我讲那时候的战斗故事。每次奶奶讲那些往事时,都要拿出用一块红绸布包着的爷爷留下的钢笔,轻轻地抚摸着,仿佛我们也随着奶奶深情的述说,进入到了“激情燃烧的岁月”……
爷爷走后不久,家里被国民党抄了,连我们夏家唯一的家谱也被烧了。被称为“红军婆子”的奶奶一直把那支“红军的钢笔”揣在怀里,抱着我的父亲,回了娘家。
我长大后才明白,当时只有20岁的奶奶为什么一直没有改嫁。在那兵荒马乱的日子里,她帮工、逃荒、要饭,吃尽了万般苦,独自将父亲拉扯大。还有那支钢笔,即使饿着肚子,她也始终珍藏着。旧时女人都要裹脚,奶奶也是小脚,下田干活,要像男人一样割稻、挑稻把子,由于脚小,一挑起担子脚就陷到水田里。奶奶不得不找来大号鞋子,在里面塞上稻草,然后绑在脚上。
我是长孙,奶奶从小把我带大,她特别疼我。1970年春天,在我上小学一年级时,她把爷爷留下的钢笔给了我。我记得当时奶奶从怀里掏出钢笔时,那双手在微微颤抖,一时竟然说不出话来。我现在更明白当时奶奶的心情,她能够把这支钢笔送给我,除了疼我外,更是希望我能够用这支不寻常钢笔,写出一个让她满意的人生。在当时钢笔还是个稀罕物,农村学校条件艰苦,连铅笔都很珍贵,何况是钢笔。我是班上唯一有钢笔的孩子,成为班里同学羡慕的对象。许多同学下课后,到我跟前来,要求摸摸这支钢笔。几个星期后,父亲从我班主任那里知道了这件事。他不仅严厉批评我不该“炫耀”,把钢笔要了回去,还埋怨奶奶:“您怎么把这么珍贵的东西给他呢?要是搞丢了怎么办?我小的时候想要,您都舍不得给我!”
从那之后,我再也没有见过这支钢笔,没想到40多年后,竟然在陈列馆里再次相遇。至于这支钢笔为什么会在陈列馆里,奶奶过世快20年了,父亲也已去世多年,到底是谁将这支钢笔捐赠出来的,成了一个谜。我此刻想,尽管这支珍贵的钢笔离开了我们,但它终于回到了革命的“家”。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冬冬爱劳动
- 钢笔与墨水
- 绿荫场上
- 寻找秋天
- 雨天真好
- 春天来了
- 智救小鸭子
- 《精卫填海》读后感
- 假如
- 我终于做出了这道题
- 飞吧,神七
- 开学了
- 家庭游戏
- 欢乐的“六一”
- 我眼中的妈妈
- 我国公务员制度问题浅析
- 家族剧“宅门逆子”形象价值探究
- 电视剧《兄弟门》的末世情怀
- 政治体制改革与十六大的主题选择
- 论古典名著的著作权保护(1)论文
- 分析电视相亲“门槛低”!潜逃杀人犯竟成应征男嘉宾
- 寻找心灵的慰藉
- 从群体性侵权透视知识产权文化意识的培植(1)论文
- 变性人婚姻家庭权利研究(1)论文
- 感受动画片《白雪公主》的美
- 电影《蓝色情人节》叙事结构浅析
- 中国政治文明与中国政党制度
- 论演员在“假定空间”中表演的真实感与信念感重要性
- 民主制度的言论限制(上)
- 中国电视剧产业类型化运作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比尾巴》教学设计
-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我多想去看看》
- 《假如》第二课时教案
- 《乌鸦喝水》的教学
- 《画》教学设计
- 《雨点儿》第二课时
- 《小白兔和小灰兔》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 《影子》教学设计
- 《四季》
- 《画》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 《自己去吧》教学片断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