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ICON 2015德国设计报告

ICON 2015德国设计报告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ICON 2015德国设计报告

对话塞巴斯蒂・海尔克(Sebastian Herkner)

享誉欧洲的家具设计师,擅长材料的混合、色彩的搭配、材质的混搭。

今年一月的德国科隆国际家具展上同时展出塞巴斯蒂・海尔克(Sebastian Herkner)为普尔波(Pulpo)设计的卡拉塞尔(Karussell)系列置物架和隶属于丹麦家居品牌欧仕(Gubi) 旗下的科勒(Collar)吊灯;紧接着,他为瓷器制造商罗森塔尔(Rosenthal)设计的最新产品在二月的德国法兰克福安比恩特(Ambiente)消费品博览会上发布。

无论是置物架、灯饰还是瓷器,总脱离不开塞巴斯蒂・海尔克(Sebastian Herkner)一贯的设计元素:多种材质的混搭、颜色搭配的冲撞、细节功能的刻画、对于原始材料和加工工艺的严格要求,这些构成了海尔克(Herkner)独特的设计风格。

海尔克(Herkner)为普尔波(Pulpo)设计的钢铁与玻璃混合粉末涂层置物架灵感来自于传统酒水车,传统酒水车的木质或金属质材料被他用玻璃取而代之,演变成现代化产品。海尔克(Herkner)说:“对于用来摆放纪念品或者私人喜爱的工艺品的展示台或是展示架,每一个人都会产生不同的需求,它们绝对不同于单纯的书架或CD架的意义。”

对德国设计师而言,产品制造若能在欧洲本土完成是最好不过的选择。海尔克(Herkner)说:“我个人非常愿意去了解产品生产者们,很希望与他们面对面交谈。也许是考虑到成本因素,有一些品牌会选择在中国生产产品,但其实在德国进行生产也不是完全不可能享受到与中国制造相当的价位。我有责任与公司一起把制造工艺和技术保留在自己的国家。”

海尔克(Herkner)的产品中对于材料的要求颇高,首先要保证材料的使用寿命。不管是木头还是金属制品,他常选用一些历经过时光打磨的材料,使得整个产品带有浓厚的历史痕迹。他在伦敦时尚品牌斯特拉・麦卡特尼(Stella McCartney)实习时的经历影响了他在家具设计时对于材料和色彩的运用。时装设计大多强调材质和色彩。海尔克(Herkner)解释说:“设计过程中最吸引我的还是选择材料以及思考如何去改变或搭配这些材料,细节处我会用最好的材料和最好的技术。”

海尔克(Herkner)喜欢打破传统与现代的约束,把二者同时拉进他的设计中去。他为霓虹(Neon)系列墙边桌镀上明亮的丙烯酸玻璃和薄薄一层大理石,使整个边桌时刻闪烁星星般的光彩。

海尔克(Herkner)旅行途中,与拥有不同手工技能的人群打交道,经常会获得偶然的创作灵感。有一年,他到米兰移动沙龙集,遇上英国议会在津巴布韦的农村进行社会活动,他便留下与篮子编织工人们一起工作了一周。

塞巴斯蒂・海尔克(Sebastian Herkner)这样不依赖科技的人如今越来越少见,他的设计理念正如他的生活态度一般:回归自然,不受潮流趋势和消费行为的左右;看重产品的实用性与耐用程度;喜用木材、纺织品、金属等原始材料,不过度依赖科技,信仰传统工艺。

新兴设计师

德国时下最新最赞的三家设计工作室:科学实验式设计、汽车理念型家居设计和父女档木制家具设计。

蒂诺・苏博特(Tino Seubert)

德国设计师蒂诺・苏博特(Tino Seubert)擅长发现细节。他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时的最后两个作品都着重凸显细节处亮点。瑞格沃奈兹(Regalvanize)是在他进行钢铁镀锌实验的过程中诞生的系列产品;多彩空气(The Colour of Air)的设计,他使用了从汽车尾气中过滤出的微粒物质作材料制造铅笔、墨水和染料。

苏博特(Seubert)最喜欢在设计中进行跨界尝试。“我喜欢在那些看似与设计无关的领域做研究,发现有趣的东西,就融入到我的设计中去。”他说,“我喜欢这样做,并且能够成功,但我从来不会觉得我在设计中迷失过方向。”

在他诸多显赫的设计作品中,不只有科学实验手段介入。巴黎的本西蒙时代画廊(Gallery S Bensimon)正在出售的他的家具产品历史的形状(Forming History)借用了一段人们印象深刻的历史片段呈现在木板上。蒂诺・苏博特(Tino Seubert)说:“我试着探讨物品背后的故事和设计理念。而不是纯粹的追求形状、审美或材质这些基本设计要素。”

克里斯汀・扎诺蒂(Christian Zanzotti)

克里斯汀・扎诺蒂(Christian Zanzotti)的产品设计中饱含他对汽车设计的热爱,凸显诸多汽车设计的理念。自从去年他在德国设计奖中斩获新人奖后,他的设计开始供不应求。每天要在工作室中工作7个小时以上,工作内容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为一家著名的威士忌制造商设计威士忌酒瓶、自行车产品设计和摩托车概念设计。扎诺蒂(Zanzotti)从小和父亲生活在意大利,在父亲工作的加油站长大,经常能见到一些令他觉得眼前一亮的豪车,日后,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到慕尼黑科学应用大学学习汽车设计就是出于对汽车造型和制造工艺的热爱。然而,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他发现自己并不中意汽车工业中严苛的设计工程,他逐渐忽视了汽车设计转移目光到产品和概念设计上。

但他现在依旧会继续自己在自动化领域的研究和实验。扎诺蒂(Zanzotti)说:“赛车的每一个零部件都要尽可能做到最小、最轻,车才能跑得快。在汽车制造业,对于材料的使用要求会非常精密,在汽车设计专业的学习对我现在的作品设计影响很大,我更喜欢简洁轻快的设计,没有任何多余成分的、恰到好处的设计,对我而言就是最完美的。”

Múin

现居柏林的英国建筑师柯尔斯蒂・斯米顿(Kirstie Smeaton)和她的父亲共同创办的新品牌Múin于今年一月发布,品牌创立的初衷是为了满足父亲想要传承自己多年的手工制作技术给自己女儿的愿望。柯尔斯蒂(Kirstie)的父亲戴维・斯米顿(Davie Smeaton)是一位大师级工匠,柯尔斯蒂(Kirstie)从小就很崇拜父亲的制造工艺。父女两经常在父亲位于格洛斯特郡(英格兰)的工作作坊里通过Skype进行探讨创作。新工作室收藏了父女二人这些年来共同创作完成的手工艺品和木雕。

新的工作室为父亲早年的作品画上了现代化的符号。比如藏品中有一把上世纪70年代父亲设计制作的椅子,与女儿设计的现代化作品一同摆放在工作室里,自然就显得年轻多了。新工作室的创办,也为父女二人提供了相互交流切磋的机会。柯尔斯蒂(Kirstie)说:“这不止是两个人的设计交流,更是两代人的技艺切磋。我一直致力于现代和传统制造工艺的研究,是时代赋予了我们对艺术品设计风格的不同追求。”现实中二人的工作关系远远超过柯尔斯蒂(Kirstie)的预想。“我很享受这种状态,我们相互尊重,彼此赞许对方的作品,同时,我们也能互相学习。我觉得这样的工作过程很有趣。” 柯尔斯蒂(Kirstie)说。

华纳・艾斯林格(Werner Aisslinger)的阁楼立方体原本是为睡在天台上的流浪汉设计的可移动式房屋,现今演变成奢华酒店的阁楼套房。

正如德国设计师华纳・艾斯林格(Werner Aisslinger)所说:第一个尝番茄的人总有一天会让番茄进入市场。艾斯林格(Aisslinger)的阁楼立方体式生活舱的构想十多年前就已经产生,从设计萌芽到现在,艾斯林格(Aisslinger)只在地平面上或者私人酒店里制作过几个生活舱,去年十一月,艾斯林格(Aisslinger)的生活舱终于迈出了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一步――成功入驻奥地利格拉茨的丹尼尔酒店。这是一个新型的豪华套房:坐落顶层,44平方米大,以木头和玻璃为主要材料,落地窗可以俯瞰整个城市的全貌。

起初,艾斯林格(Aisslinger)希望他的阁楼立方体式生活舱能够利用城市里那些未被利用起来的屋顶空间,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游荡到这个城市没找到合适的住所,正好可以在屋顶社区落脚。艾斯林格(Aisslinger)说:“作为一个普通设计师,没办法促成一次社会运动,但却可以为有需要的人们创造出他们所需要的东西。”

艾斯林格(Aisslinger)说:“便携式建筑看上去并不像是建筑,反而像是某种商品。这种偏离普通建筑设计模式的建筑物在现实中存活一两年就会消失。”

丹尼尔酒店的老板佛罗莱恩・威兹(Florian Weitzer)花了几年的时间为阁楼立方体生活舱的建设争取建筑规划和许可证明,为他已经付出的努力,他表示自己定会拼尽全力保留住这个阁楼套房。整个套房的内部构造虽然与艾斯林格(Aisslinger)最初的规划有所偏差,但是套房的整体设计完全遵照了艾斯林格(Aisslinger)的设计理念。

阁楼立方体式生活舱整体贴合标准的、可移动的、装置齐全的集装箱的规格。目前立方体面对的最大障碍是来自建筑规划单位的建筑限制,使得诸多喜爱阁楼立方体的潜在客户迟迟不能得到满足。然而,丹尼尔酒店的这次成功尝试,让艾斯林格(Aisslinger)重燃信心,激发出他更大的设计灵感。艾斯林格(Aisslinger)表示:丹尼尔酒店的成功尝试会使后面的建筑许可申请变得更加简单。

有人批评艾斯林格(Aisslinger)说:他太容易屈服了,为城市流浪汉设计的屋顶社区现在却变成高级套房了。艾斯林格(Aisslinger)说:“随机应变才能生存。最初设想的小空间屋顶建筑,也不是没实现过,酒店套房的阁楼立方体是我自设计理念萌芽至今最棒的一次尝试,取得了超乎我想象的成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开国大典》观后感
《开国大典》观后感
《开国大典》观后感(6)
春天的校园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中秋赏月晚会
《精彩的篮球赛》
《雪孩子》故事梗概
《开国大典》观后感
我爱看的革命影视作品3
《开国大典》观后感
《“女孩节”联欢会》
我喜欢的革命影视作品4
《开国大典》观后感
《开国大典》观后感(8)
论文化广场设计
试论农村整洁工程建设的难点与对策
生态视角下的小城镇规划建设思考
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浅谈高层建筑的美学价值
怎样写施工方案?
CFG桩复合地基的施工和试验
论安全玻璃在高层建筑中的使用
屋面防水的施工质量控制
浅论工业厂房的建筑艺术
对提高建筑安装工程质量的几点建议
2012年全国建筑学专业分档排名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的撰写方法
十句话记住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试论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发展和衰落
《小鹿的玫瑰花》随堂练习-----巩固篇
《笋芽儿》教学目标
《小鹿的玫瑰花》同步写作训练素材
《小鹿的玫瑰花》之老师语录
《小鹿的玫瑰花》随堂练习-----提高篇
《戏答元珍》
《一粒种子》
《小鹿的玫瑰花》重难点分析
《小鹿的玫瑰花》同步写作范文
《笋芽儿》教案一
《小鹿的玫瑰花》 重点字词梳理
《笋芽儿》考点练兵之量词
《小鹿的玫瑰花》教案一
《小鹿的玫瑰花》教案二
《小鹿的玫瑰花》习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