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5
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影子》教案
一、教学要求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飞、马、鸟”3个字。认识1个笔画“”和5个偏旁“彡、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
二、教材说明
本篇课文以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影子和人“形影不离”的特点,读来亲切上口,活泼俏皮。
练习朗读、认字和理解句子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1、找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师生共同在操场上做“踩影子”的游戏。
2、将书上两幅插图合并制成一幅活动挂图:背景为蓝天、绿树、小草、小路,“小朋友”“影子”和“太阳”单独用纸画,便于变动位置。“小朋友”最好用硬纸卡做,“头”可以转动。
(二)认字、写字
1、认字
本课11个生字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读准“前、跟、影、常、朋”的前、后鼻音,读准“常、着”的翘舌音。注意激发学生用不同方法记住字形。有的可根据汉字本身的构字特点用形象方法来认记,如“影、黑、狗、跟、友”等字。“影”可看作“一轮红日(曰)照着一幢高高的建筑物,旁边投射下一片影子(彡)”;“黑”就像一只小黑猫,睁着两只眼,伸着四个爪子蹲在那里。“狗、跟”都可联系偏旁表义的特点来认识。有的可联系以前学过的部件或熟字来认识,如“着、朋”等字。
2、写字
本课写字教学首先要帮助学生认识新笔画“”,可利用一截彩色电线,由“竖”弯折成“竖折折钩”,在动态演示中帮助学生了解笔画形状,知道是一笔写成的。然后让学生自己描红写“马、鸟”,知道“马”的第二笔和“鸟”的第四笔都是“”,同时帮助学生分辨“鸟”与“马”的区别:“”就像鸟头上的羽毛,“丶”就像“鸟”的眼睛。写“飞”时注意“”的写法与“九”字里的写法不同。
(三)词句
本课中的“前、后、左、右”是四个表示方位的词语。教学时,首先结合课文语句观察插图,从直观上了解这四个词所表示的位置;然后让学生联系实际进一步认识这四个词,可让学生边做手势边练习说说:我的前面是,我的后面是,我的左面是,我的右面是。还可让学生转个身再练习说一说。为帮助学生了解课文描写的“形影不离”的特点,可启发学生联系“踩影子”的游戏,再看看插图想象一下:只要有太阳照着,小朋友在路上无论走到哪里,影子都会像小黑狗、像好朋友一样跟着他,陪着他。
(四)朗读
本文总体朗读基调是欢快、俏皮的,两小节的句式结构相似,比较简单。可让学生边做做动作边练习朗读。朗读时的神情可结合插图上小朋友的神情来指导。朗读形式尽量丰富多样些,可自由读、个别读、同座位对读、和好朋友一起读等。要做到熟读成诵,当堂背诵。
(五)实践活动
1、组织学生课后仔细观察: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前?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后?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左?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右?观察后口头交流一下。
2、举行“小小擂台赛”活动。两名学生站起,一生随意报身边某一事物,让另一生说出这一事物的前(或后或左或右)是什么,然后二人交换说,看谁回答得又对又快,就成为擂主,再与新的同学比赛说。这个活动还可建议学生回家后与爸爸妈妈一起进行。
(六)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片断一
本片断教学设计主要是根据汉字构字特点,根据低龄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启发学生将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认识汉字,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同时也能较牢固、扎实地记住生字。
(一)(教师边叙述边画简笔画)一轮红日当空照着,地上有一幢高高的建筑物,旁边有一片影子。(当堂板书:影)
(二)谁能看着图,想一想,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影”字呢?
(三)(用红笔勾画“影”中的“彡”)这个新偏旁叫“三撇儿”,多像这地上的影子啊!
(四)你们自己读读课文,对照生字条画出本课的生字,看看还有什么字你能用有趣的办法记住它。
(五)交流讨论
片断二
本片断教学设计旨在体现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让学生自己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质疑讨论交流,提高读书能力。
(一)谈话揭题,学习“影”字。
(二)激疑导读,整体感知。
同学们,你们想了解有关“影子”的哪些知识呢?带着这个问题,自己读读课文。要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
(三)质疑讨论,把握重点(鼓励学生自己质疑)。
(1)影子为什么会有时在前、有时在后、有时在左、有时在右呢?(利用活动挂图帮助学生理解)
(2)为什么说影子是小黑狗、好朋友呢?
(利用活动挂图演示给学生看:只要有太阳照着,这个小朋友无论走到哪儿,都会有影子伴随前后左右。)
(四)比赛朗读,熟读成诵。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做贺卡
- 乡下孩子
- 给妈妈洗脚
- 日记
- 小霜花
- 猫
- 雪
- 考试
- 看机器人科普展
- 吹泡泡
- 花bo会
- 常远日记四篇
- “书迷门第”
- 我的航模情结
- 节约用水
- 浅析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 关于甘肃省高等学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 浅析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
- 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 浅谈高等学校艺术普及教育刍议
- 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探讨
- 国外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对我们的启示
- 浅谈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
- 浅谈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讨
- 试论加强大学生忧患教育
- 专业教师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途径
- 试论高等教育全程就业指导工作的实践性思考
- 关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四步曲”
- 新时期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 浅论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作用及模式
- 《变色龙》教学实录
- 《变色龙》教学杂谈
- 水手、淘金者、战地记者杰克·伦敦
- 独辟蹊径 舒卷自如──《变色龙》活动课
- 《变色龙》教学实录
- 《变色龙》教学实录
- 《变色龙》教学实录
- 《热爱生命》有关资料
- 从消极走向积极,从模糊走向清晰
- 想起了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
- 杰克·伦敦的悲剧
- 朗读,语文教学必不可少──《变色龙》教学反思
- 教课一得──《变色龙》板书艺术的构思
- 自主学习也需要恰当引导──《变色龙》教学反思
- 给记叙性课文编写“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