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1-03-11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二
设计理念:
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的时候,老师不是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柳树醒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的题目已散发出诗意,这是一首诗,又似一篇引人入胜的童话。柳树醒了,春雷把她从沉睡中叫醒了。她睁开睡眼,春雨给她洗澡,春风给她梳头,春燕跟她做游戏。柳树醒了,她是那么柔软,那么鲜嫩,那么活泼,那么妩媚动人。她不就是春姑娘吗?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一年级小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不太可能,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习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愉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初步了解春天的特点。
教学目标:
1、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通过朗读感悟春天的美。
3、能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新课。
1、你喜欢春天吗?(板书“春”字)词:你看见这个字想到了什么?(学生各抒已见,会说想到春风、春雨、春暖花开。)
2、做“一字开花”游戏,看谁说得多。
()
()
()
春
()()()
板书:春雷春雨春风春燕
3、出示多媒体课件,感受春天大地复苏的景象。
(二)初读,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听老师配乐朗读,说说课文写了春天的什么景物。(板书:柳树)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说说柳树在谁的帮助下醒了。
(见板书)
3、分节自愿读课文,说说柳树怎么了。
(板书:醒了软了绿了飞了)
(三)朗读、识字。
1、在文中标出本课需要识别的字,并随生字画出生词,字画,词画,标出自然段。
(明确读的要求,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重要,这样可以提高读书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词读习惯)
2、认读生字:醒雷澡枝软梳梢耍(反馈时,学生想读哪个就读哪个,读对了的,其他学和跟着这个字读3遍)
(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生氛围,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3、读字组词: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读。
(比赛是学生特别喜欢的方式,而小组比赛更有助于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四)背诵、感悟文意
1、借助板书:自由练读,练背,喜欢背哪段就背哪段。
(打破传统的“串讲”形式,以学生的自由阅读为主,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2、创设情境背诵:配乐背诵,表演背诵。
(通过配乐的表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对文章的感悟)
(五)拓展与巩固
说一说,在春天里,还有什么醒了呢?
总结谈话:
柳树醒了,孩子们也醒了。一年之计在于春,让我们利用好这春好的春光,抓紧时间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吧。
(六)作业设计:
努力把课文读得更好。朗读全文给家人听,说说自己学到的新知识。
教学反思:
课的开始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一字开花”的游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重要基础。所以,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可以说,没有成功的“激趣导入”就没有学生主动积极的阅读探究和兴趣盎然的朗读练习实践。
通过老师配乐朗读,使学生感到了春天的美,在识字过程中,通过自学、交流学、订报等方式,使学生能进一步掌握生字,并得到巩固。通过实践证明,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乐于探究;对小学低年级而言,有效地组织小游戏,有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可见,教师应当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帮助他们架设并构建新知的平台。这些,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和前提。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风铃和小鸟的故事
- 美丽的凤凰山
- 花开一次也美丽
- 猫和老鼠的友谊
- 外婆
- 美丽的田园风光
- 收破烂的小精灵
- 可爱的小狗
- 童年趣事
- 一张照片
- 美丽的公园
- 雷雨
- 峨眉山游记
- 第一次尝试
- 记一次劳动
- 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工作方案
- 小学民主评议工作方案
- 落户申请书
- 班级评优申请书
- 学生会宣传部部长申请书
- 乡投资环境年工作方案
- 领班申请书
- 学校创卫工作方案
- 社区行政行为监督工作方案
- 助学贷款申请书
- 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 某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 毕业留校申请书
- 奖学金申请书
- 主管申请书
- 论构建和谐社会下的法律援助_司法制度论文(1)
- 美国刑事诉讼一审程序_司法制度论文(1)
- 对法院管理社区矫正的思考_司法制度论文(1)
- 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法律制度的构想_司法制度论文(1)
- 中国加入WTO及其司法审查制度的完善_司法制度论文(1)
- 议法官释明范围的架构_司法制度论文(1)
- 规范刑事庭审行为的法理思考_司法制度论文(1)
- 试论劳动教养制度的存在及改革取向_司法制度论文(1)
- 汉初律名新证法学理论论文(1)
- 权力机关的监督制度的完善_司法制度论文(1)
- 兼论我国陪审制度存在的意义及完善_司法制度论文(1)
- 精神缺陷者缔约能力比较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 我国司法鉴定启动权归属之初探_司法制度论文(1)
- 公安边防部门职务侵权法律制度研究_司法制度论文(1)
-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浅析_司法制度论文(1)
-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 《白杨》教学设计
- 《珍珠鸟》的教学后记
- 《珍珠鸟》教学设计4
-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 《一面》
- 《桂林山水》教学有感
- 《珍珠鸟》教学设计3
- 《珍珠鸟》教学设计2
- 《我的“长生果”》教例评析
-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 《长城》教学设计
- 《燕子》教学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