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25
《司马光》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认读生字、词语,读懂课文。
2、教育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要沉着、冷静,只有动脑筋,才能想出好办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明白砸缸救人的前因后果。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具】
小黑板、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读通课文。
2、认读、拼读词语。
【教学过程】
1、定向
⑴ 读通课文,提出要求。
⑵ 思考:谁砸缸救人,请介绍一下这位名人。
2、自学课文
要求划下新词,思考问题。
(老师来回巡视,指导困难生发现问题,帮助解决)
3、练习
(说话练习)
⑴ 读通长句。
只听扑通一声,一个躲在假山上的小朋友,脚下一滑,掉进了旁边一个盛满水的大缸里,一下子就没了头顶。
⑵ 给课文标段号。
⑶ 理解谁砸缸救人?介绍司马光。
(清楚“复姓”两个字)
⑷ 说话练习:“司马光是……”。
4、词语认读
砸缸 伙伴 捉迷藏 亭子 躲在 扑通 急中生智 哗夸 机智 勇敢
5、作业
⑴ 读课文1遍。
⑵ 认读词语,完成练习1。
⑶ 抄写词语1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复习生字、新词,训练朗读。
2、分析课文,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填空:( )砸缸救人。
2、介绍司马光。
3、复习生字、新词。
二、读讲1~2段:
1、读读划划:为什么要砸缸救人?
2、填空:这是一只( )缸。(大、厚、重)
3、思维训练:师:为什么要砸缸?为什么会来不及?
4、读1、2段。
三、读讲3~4段:
1、自读第三段,圈词:体现别的孩子惊慌的词。(惊叫,高声喊道,吓傻了,赶紧)
2、朗读训练,读出孩子们的惊慌。
3、思维训练,理解“没有慌神”和“急中生智”这两个词。
⑴ 师:没有慌神,说明他怎么样?(很镇定)
⑵ 急中生智。“急”,司马光遇到什么紧急情况。(第二段最后一句话)“智”,哪个词突出了智?(砸)
4、说话训练,说清楚司马光救人的原因。
5、读读演演第四段。
6、思维训练,师:为什么要使劲向那口缸砸去?
思考原因:缸大,人小,力气小)
四、词语训练:
1、师:水多吗?哪个词说明水多?(哗哗)
2、师:大家都夸司马光是个机智勇敢的孩子,机智体现在(想出办法),勇敢体现在(没有慌神)。
五、说话训练:
夸夸司马光。(你真是个好孩子!)
六、小结:
学了司马光救人,我们懂得了遇到紧急事件,要沉着冷静、动脑筋、想办法。
七、作业: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复习词语,朗读课文,听写生词。
【教学过程】
1、复习词语:
强调:亭子、捉迷藏、哗、夸,这四个词的读音。
2、朗读课文。
3、听写词语:
强调:稻的第十二笔、藏的第六笔、第十一笔、砸的第七笔、慌字中间没有—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吊兰
- 自我介绍
- 小白兔
- 今天我生日
- 小树伴我快快长
- 秋景
- 海下橘子王国的故事
- 可爱的英英
- 谁是最佳水果?
- 家乡特产
- 爸爸妈妈的小时候
- 汶川地震有感
- 攻击蚂蚁
- 可爱的小狗
- 我的同桌
- 西方遗嘱继承理念变迁及规律(1)论文
- 权利的人本主义解释(1)论文
- 浅谈电视主持人队伍建设与管理
- 我国地方政府体制创新研究
- 经济类节目主持人的非言语沟通技巧
- 论中央地方关系中的集权和民主问题
- 多数统治、多数暴政与多数善政——民主政治的制度基础
- 民事与行政交叉案件审理问题研究(1)论文
- 关于艺术的一些思考
- 物权客体代位主义研究(1)论文
- 论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相互关系
- 农民集体所有权主体的明确性探析(1)论文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统一战线和民主党派研究新进展
- 程序法治建设:论交往行为理论的解读(1)论文
- 对地、县、乡三级地方政权机构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二
- 《小壁虎借尾巴》讲读教案设计
- 《秋天的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一教学设计
- 《荷叶圆圆》课堂实录及反思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 《画家乡》
- 《北京亮起来了》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三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一
- 《松鼠和松果》教学片段实录及教学反思
- 《找春天》
- 《我是什么》
- 《乌鸦喝水》教学反思2
- 《月亮的心愿》教学片断及反思
- 《爱迪生救妈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