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8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乌鸦能喝到水的道理,使学生明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动脑筋,想办法。
2、抓重点词理解课文内容。能用“渐渐”说句子。
3、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结合插图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乌鸦能喝到水的道理,使学生明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动脑筋,想办法。
2、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要使学生明白乌鸦能喝到水的道理。
2、使学生明白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1、指名读下面的词语:
许多 办法 口渴 喝水 到处 怎么 找水 旁边
2、读全文,看两幅插图,仔细想一想哪些课文是描写哪幅图内容的。
⑴ 让学生自己动脑,边读边看边对照。
⑵ 指一名学生读全文,其他同学还是思考以上问题。目的让学生从课文整体入手,对课文内容有大概的了解。
⑶ 小结过渡。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刚才同学们读课文,知道一只乌鸦找水喝的过程,那么它到底怎么喝到水的呢?我们逐段学习课文。
二、逐段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段。
⑴ 指名读第一句,想一想,从这句中你知道了乌鸦怎样了?从哪儿知道的,引导学生会到书中、到句子中找答案。会抓重点词理解课文内容。
⑵ 指名回答:理解“口渴”“到处”的意思。“口渴”是乌鸦到处找水的原因。“到处”说明乌鸦为了找水而去了很多很多的地方。从“到处找水喝”说明这只乌鸦口渴得很厉害,心里很着急。
过渡: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那么它找到水了吗?
⑶ 小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认真观察插图,画出乌鸦喝不到水的句子,并想一想,你怎样理解句子的意思。
⑷ 读2-4句,说说句子的意思。
①第2句话告诉我们,乌鸦找到水了,水在瓶子里。
②第3句话告诉我们乌鸦喝不到水的原因,刚才让同学们画句子,应当画这一句。让学生再观察图,看瓶子的形状结合句子理解。瓶口那么小,把嘴伸进瓶里,根本够不到水。看图口述乌鸦喝不到水的原因。
③第4句话,是问句,也表示了乌鸦在想办法。看图,认真观察,乌鸦的神情,瞪着双眼,歪着脑袋,认真地看着瓶子,在动脑筋想办法呢。
⑸ 指导朗读。乌鸦喝不到水的原因要读重些,“水不多”,“又小”,第三句要读出疑问句的口气。
⑹ 把一、二两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第一自然要读出到处找水喝的着急的心情。
⑺ 看着第一幅图,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第一幅图的图意。
2、学习第二段课文。
过渡:认真看第一幅图,乌鸦在认真动脑筋想办法,那么它想出办法来了吗?
⑴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怎样理解“许多”一词:“许多”是很多很多的意思。
⑵ 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乌鸦想出办法来了。
⑶ 指导朗读这段:“想出办法来了”这半句要读的音重而声调高一些。学生试读,必要时教师范读,指名读。
3、学习课文最后一段。乌鸦想出什么办法呢?
⑴ 小声读课文。看第二幅图,用直线画出乌鸦是怎么做的句子,用曲线画出描写乌鸦喝到水原因的句子。
⑵ 指名读出你画的句子,并谈一谈自己的理解。理解“一个一个”。
比较句子:
①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
②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个放进瓶子里。
这两句话哪儿不一样?哪个句子好,为什么?
因为乌鸦每次用嘴叼一个石子,一个一个表示乌鸦叼的次数很多, 不厌其烦,不辞辛苦。
教师加动作演示:一个一个,一回拿一个。一个个虽然也是一个一个的意思,语意稍稍弱一点。
③“水渐渐升高了”,你怎么理解?(因为石子是一个一个地放,所以水就渐渐地升高,“渐渐”是慢慢地的意思。)
④师实物操作,演示给大家看。边看边想,为什么石头放进瓶里,水就升高了,放别的东西行吗?
(石子不吸收水份,石子放到水里占了水的空间,把水挤上来了,所以水就慢慢地升高了。如果放别的不吸收水份的东西也行,如果吸水的东西,放进去后,把水给吸收了,就更喝不到水了。再说,瓶子周围只有石头,没有别的不吸水份的东西。
三、回归整体,总结全文:
1、 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
2、 想想乌鸦终于喝到水啦,它的心情会怎样呢?(让学生享受到肯动脑筋想办法,肯于吃苦劳动的成功的快乐,尽情地喝着瓶子里的水。及时对学生进行遇到困难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的教育和为达目的不怕辛劳的教育。)
3、 你喜欢这只乌鸦吗?用一句来夸夸它。
四、知道背诵:
1、 激发学生兴趣。想不想把乌鸦喝水的故事介绍给别人?
2、 教师试背课文。
3、 背课文。(集体——小组——指名——集体)
五、作业: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六、板书:
19 乌鸦喝水
口渴 到处
瓶口小 喝不着 动脑筋想办法
水升高 喝着水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妈妈,请你听听我的心声
- 当同学晕倒后……
- 变
- 温暖
- 《青铜葵花》读后感
- 小记者站就是好
- 父爱无边
- 我总结的学习方法
- 亲爱的妈妈我想对你说
- 我的幸福之家
- 文明——只差一步
- 环境靠大家
- 逛超市
- 一句坚信的格言
- 神奇的汉字
- 学校安全防盗制度及责任制
- 中小学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
- 防校舍倒塌应急预案
- 防传染病应急预案
- 备课制度
- 小学科学探究实验室管理制度
- 小学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 小学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
- 学校防汛应急预案
- 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
- 初中运动会应急预案
- 小学集体备课制度
- 小学备课管理制度
- 小学消防安全岗位责任制
- 学校安全监督管理制度
- 电影片名的翻译
- 加强地理标志的商标保护(1)
- 论欧元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对称结构
- 新形势下监狱警察培训的理性思考(1)
- 化学教学情景创设中太极精髓的运用(一)
- 我国义务教育财政问题研究:回顾与展望
- 外贸英语函电词义理解
- 在化学练习中引导学生反思的策略(一)
- 多级政府间事权划分与财政支出职能结构的国际比较分析
- 法律英语专业术语的特征及翻译
- 初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随想
- 试论当代大学生犯罪特点及成因(1)
- 试论贞操权(1)
- 国内翻译界在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认识上的误区
- 我国一人公司人格瑕疵的矫正探析(1)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词句解析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4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1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建议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说课设计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2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3
- 《慈母情怀》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