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10
《紫藤萝瀑布》案例反思
【片断一:引导学生悟中学,学中悟】
有学生提出:“作者说她的焦虑和悲痛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生死迷、手足情’到底是怎样理解才算正确?”
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呢?(没有反应)
师:我们回答问题完全可以猜测一下。老师和你们先一起来猜一猜?(目光巡视,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生1:可能是因为她的亲人遭到了不幸。
师:说得好。“亲人”是谁呢?
生2:兄弟。
师:你回答的很正确。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生2:“手足”比喻兄弟。
师:对。作者有一个小她三岁的弟弟。“不幸”又是指什么?
生3:死了?
师:“焦虑”是着急忧虑的意思。“死了”还有什么可“焦虑”的?
生4:明白了。作者的弟弟得了重病。
师:重到什么程度?
生5:治不好。
师:你怎么知道?
生5:悲痛。能治好就不用悲痛。但是还活着,什么时候会死去像谜一样,看着亲人慢慢走向死亡,却又无可奈何,所以很焦虑。
师:你回答得不是很好吗?作者的弟弟得了癌症,死于1982年10月,这篇文章写于当年5月。弟弟病危,人们常常会悲痛欲绝,而作者在文中只用了六个字一带而过,毫不矫情;作者的性格如何?(齐答:坚强)这就是她的为文风格。
【片断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又有学生问道:“文中说‘爱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这话怎么理解呀?
师:莫名其妙是吧?作者说的那是什么时候的事啊?
生:三十多年前事。
师:三十多年前是什么时候?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前后是一个很特殊的年代。
生:文化大革命。
师:你知道文化大革命吗?
生:听说一些,但不是很了解
师:这没关系,大家想一想,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有办法知道得更详细些?(沉默,摇头)
师:你是怎么知道有“文化大革命”的?
生:听爷爷讲的,电视上看到的,书上也看到过。
师:(微笑着)大家想不想知道“文化大革命”是怎么一会回事吗?(学生脱口而出,当然想啰)好,关于“文化大革命”,我只能说,那是一个黑白颠倒,极度荒唐的年代。剩下的就要大家自己去发现啦。这是咱们的一次家庭作业,题目是《我所知道的文化大革命》。回家请教长辈,或者看书,或者上网查找,写一篇300字以上的文章。
【反思】
知识不是教师硬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学习中感悟,悟中学自主发现得到的;课改前,教师讲完课后留给学生的多数书面作业,枯燥、机械,学生也都是被动地去接受,而这个教学案例充分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具有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和趣味性,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需要,学生也乐于完成。同时,学生的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得以培养。“课文无非就是个例子”,我们就应这样做,学习一篇课文,就应引导学生从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学习实践中来,做到课内外有机地结合,融合社会各知识,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开阔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实现“生活处处有语文,生活处处学语文,生活处处用语文”的愿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以提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老师
- 我的好朋友
- 自我介绍
- 孝敬爸爸
- 我与书的故事
- 生命之源---水
- 寒假中的酸甜苦辣
- 畅想未来
- 假如我会七十二变
- “父与子”有感
- 我恨爸爸
- 拨云见日
-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 长大后,我是一名英语老师
- 我的妹妹
- 民生的话语分析和比较-兼论宪法民生保障的完善(1)论文
- 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宪法秩序约束(1)论文
- “宪法概念”批判(1)论文
- 宪政之路漫漫(1)论文
- 关于地方政府财政竞争行为分析
- 税收和宪法(1)论文
- “弹性”宪法及其形成的内在机理-以美国宪法为例(1)论文
- 宪法上的人格尊严:一个中国语境下的诠释(1)论文
- 公民受教育权的宪法保障(1)论文
- 基于债权人的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 关于民主宪政视野下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1)论文
- 浅谈对宪法修改的几点意见(1)论文
- 浅谈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与财务的可持续增长
- 浅谈我国现行宪政下的宪法司法化(1)论文
- 新中国宪法发展的的基石(1)论文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九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三
- 《只有一个地球》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五
- 《只有一个地球》评课稿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十五
- 《只有一个地球》教后反思二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十六
- 《只有一个地球》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十四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八
-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四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十三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