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童趣》教学设计

《童趣》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17

《童趣》教学设计

​1、朗读并背诵课文,疏通文意。

2、学习积累重点词语。

3、理解只有善于观察,善于联想想像,才能有物外之趣。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领会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古文与现代文的异同词,掌握学习古文的规律。

理解怎样借助观察、想像,获得生活乐趣。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反复朗读,正确停顿,疏通文意。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学生回忆自己儿童时期有意思的事情,教师引导学生学生谈有丰富想象力的游戏。

师导:刚才同学们所描绘的事情说明你们的想像是奇特的、平易的,一些大人们看来微不足道小事,通过孩子们的想像,都会生出许多的趣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童趣》。这是一篇记叙童年怎样借助观察、联想、想像,获得生活乐趣的文章。它告诉我们,只有观察得仔细,想像得丰富,才会有乐趣。

二、朗读课文

第一遍,教师范读;第二遍,教师领读,教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为使学生正确地掌握停顿)第三遍,教师大声读,学生小声跟读;第四遍,学生齐读。

三、学法指导

文言文中单音词占大多数,现代文中双音词占大多数,只要我们联系上下文,把单音词变成双音词,就可以了;有的词,可用同义词解释,不大好变的词语,就是你要特别加深印象记住的。教师按照上述方法试讲一两句。重在讲清方法。

四、疏通文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用老师所教给的方法,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不懂之处圈画出来。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

2、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

教师启发学生,设小台阶,让学生自己解决未解决的问题,领会课文大意。参阅注释理解文意。注意理解下面加粗的词的意思。

项为之强(脖子、颈项)

果如鹤唳云端(果真)

以丛草为林(树林)

兴正浓(兴趣)

方出神(正)

驱之别院(赶、驱逐)

明察秋毫:连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表现视力极佳。

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庞然大物:形容极大极大的动物。

夏蚊成雷:蚊群发出雷鸣般的叫声。

3、学生再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⑴ 文章围绕什么来回忆了三件趣事?

⑵ 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三件趣事。

⑶ 三件趣事之“趣”是怎样得到的?

4、学生自主讨论明确:

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回忆了三件趣事。

第一件是把夏蚊看做群鹤,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怡然称快。第二件是把土墙凸凹、花和花台边小草丛杂处看做大自然;第三件,把癞蛤蟆看做庞然大物“拔山倒树”,又写了如何惩罚癞蛤蟆,表现了儿时的天真之情。

乐趣只有通过仔细地观察,丰富的想像,才会得到。

5、教师小结:

“物外之趣”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物外之趣”在于善于观察,善于想像,才能因物而生成意趣。

6、学生快速自由朗读课之后,再快速齐读。

7、限时背诵课文,分自然段背诵。

五、作业

熟读课文并能试背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齐读课文,男女生比赛、背诵课文。

二、内容研讨

学生思考:怎样才能获得“物外之趣“呢?

1、齐读第1自然段:

“明察”、“细察’’是两个关键词语,意思是观察敏锐、仔细。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物外之趣”。

“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观察的本领。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观察的习惯。

时有物外之趣──观察的收获。

2、齐读第2、3、4段,思考:只是“明察” “细察”了,是否就有“物外之趣”了?

明确:除“明察、细察”之外,还要有丰富的想像,才能真正获得“物外之趣”。

学生思考:下列三件趣事,你最喜欢那一个?背诵并用自己的话形象地叙述。

讨论回答:作者是怎样想像的?

讨论明确:

第一件趣事:先把夏蚊“私拟作群鹤舞空”,自得其乐;再把蚊子留在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怡然称快。

第二件趣事:以“丛草为林”“虫蚁为兽”“凸者为丘”“凹者为壑”,从而怡然自得。

第三件趣事:把癞蛤蟆看做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尽吞二虫,以及如何惩罚癞蛤蟆。

三件趣事可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讨论明确:不可以。因为三件趣事的写作的顺序是由室内到室外。三件趣事在程度上是逐步加深的:由把夏蚊拟作群鹤,到把草木、虫蚊、土墙凸凹处拟作“林、兽、丘、壑”,再由癞蛤蟆与小虫在其中的生死之斗。

3、找出文中描写动作的语句:

明确: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三、体验反思

学生讨论:

1、癞蛤蟆已捉在手,又打了几十鞭子,想像一下,是什么样的鞭子?癞蛤蟆竟没有死,是为什么?

2、读了此文,你得到了那些启示?你有什么感受?

3、说说你童年中有趣的事,善于从联想中发现事物的美妙。

明确:鞭子可能是一根草,也可能是一小枝条。童年的作者不是真要打死癞蛤蟆,说明他心中是热爱小动物的(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热爱动物,热爱自然,要善于观察,观察要敏锐,加之丰富的想像,就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

集体背诵课文,背诵时想像出三幅画面,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四、作业

拟几条热爱草坪、热爱动物的标语。如:小草也会疼的,请勿踏之;小草正在生长,请勿打扰;劝君莫打报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丰收的秋天
湘江
我和小猫在一起
好消息
帮妈妈想办法
游少年宫
美丽的秋天
老师,节日快乐!
过小桥
我最喜欢的一个人
吹 泡 泡
我与书
我为自己感到骄傲
看房
可爱的洋娃娃
浅析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工厂”建设
认知语言学的新发展——认知社会语言学
论认知语言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篇连贯解释的互补性
浅谈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
就语言学流派来谈语言学与英语输出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国之瑰宝—琉璃,兼谈与料器和玻璃的区别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企业营销对策分析
浅析夏加尔绘画语言的独立性
关于中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政治正义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基于汽车配件市场营销平台制作实训台研究
谈动画角色设计的双重性
新时期民族歌剧演唱的思考和建议
政策性保险产品市场营销之路
《晏子使楚》重点字词梳理
《晏子使楚》整体阅读感知
《杨氏之子》考点练兵 基础篇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之一
《晏子使楚》重点字词的意思
《晏子使楚》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杨氏之子》美文欣赏(二)
《晏子使楚》教案设计之二
《晏子使楚》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杨氏之子》考点练兵 阅读篇
《晏子使楚》重难点分析
《杨氏之子》第二讲义
《杨氏之子》第一讲义
《杨氏之子》重点字词的意思
《杨氏之子》趣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