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访友》课文导读
翻新时间:2023-04-22
《山中访友》课文导读
《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叙述方式上,本文独具匠心。题目《山中访友》给人的感觉似乎是作者要到山中去寻访一位朋友,但读到文章的第3段时,读者便会恍然大悟,原来作者要访的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是一些自然界的朋友。通篇以这样的方式叙述,使读者也进到画面中,进到作者的心境中,仿佛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们每一位读者的,于是更加感到亲切。作者根据表达的需要,还恰当地变换叙述人称,对山中的“朋友”,作者有时用第三人称叙述,有时感情强烈了又以第二人称称呼,从而使情感表达得更加充分。
本文想像丰富、新奇,充满童心童趣,有浪漫色彩。如:“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脚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呼吸地层深处的元气,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手变成树枝,我的思想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最后长出树籽,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作者把自己想像为一株树,使树与“我”融为一体。又如:“你好呀,悬崖爷爷!高高的额头,刻着玄奥的智慧,深深的峡谷漾着清澈的禅心,抬头望你,我就想起了历代的隐士和高僧,你也是一位无言的禅者,云雾携来一卷卷天书,可是出自你的手笔?”想像中,悬崖似乎成了一位智者。由此可见,想像使景物栩栩如生,灵气飞扬,也使文笔生动活泼,如溪水畅流,不时激起美丽的浪花。读这篇文章,绝不会有呆板、陈腐的感觉,你会时时为作者的童心所打动,时时为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所感染。真的,如果用你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透过语言文字,看看那充满诗意的画面,你就会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童话般的世界”。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数学高手——我的爸爸
- 我的妈妈
- 我的妈妈
- 种花
- 我的“严”老师
- 我学会了画画
- 我的勤快妈妈
- 我错了
- 妈妈小时候和我现在——衣行住食篇
- 春游
- 参观宁波博物馆
- 粗心的我
- 清明扫墓
- 欢迎新同学
- 桃花朵朵开
- 浅论高职院校毕业生营销渠道构建的设想与探讨
- 浅谈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理论基础及现状分析
- 浅谈教师教育智慧生成的价值辩护
- 提高独立学院工程力学课程课堂实践性尝试
- 对教学过程中“惩罚教育”的评论
- 浅论区级教学医院临床实习生的教学与管理
- 教育技术学专业“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研究
- 教师职前教育中评课技能的培训研究
- 浅析西部新建地方高师院校教学质量问题与对策
- 隐陛课程与高校排球公体课教学质量提高的思考
- 浅谈努力推进素质教育 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 由教育理念的转变谈高校精品课建设浅析
- 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发展浅论
- 浅谈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实效性的思考
- 教学评价在高校质量监控体系中的功能与作用
-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2
-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
-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1
- 《花钟》教学设计1
-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 《花钟》教学设计2
- 《听听,秋的声音》1
- 《蜜蜂》教学设计2
-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 《风筝》教学设计
- 《风筝》教学设计2
-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
-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2
- 《找骆驼》教学设计
- 《蜜蜂》教学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