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04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像力的散文。要在教学中体现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就应按新课标的要求,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通过学生个性化的阅读,结合交流、研讨去感受散文充满童心的意境,把握散文的主题,领略散文的语言美。

【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鉴赏本文新奇丰富的想像。

2、学习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透过语言文字感悟课文充满诗意的画面。

3、体味作品中表现的新型生命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鉴赏本文新奇丰富的想像。

2、体味作品中表现的新型生命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透过语言文字感悟课文充满诗意的画面。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课文意境。

2、联想想像法:

本文想像丰富奇特,引导学生展开想像,体会文章灵气飞扬的特色。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读准字音,认准字形,能写会拼。

2、熟读课文,理解词语,能说出词语所在的句子,以掌握词语的用法。

二、教学步骤

1、导入设计:

“生活中处处有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古人有梅妻鹤子之高雅,今人有草木为友之境界,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李汉荣的《山中访友》,去领略他寄情山水,与自然为友的高雅情操。(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

2、感读:

(放声朗读。)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完全文后同学自由发言,根据下列提出的问题说出对全文的第一感觉。(多媒体展示)作者拜访的朋友有自由发言,简要评议。

(注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整体感悟。)

3、研读:

(小声读。)

⑴ 按要求第二次读全文。

多媒体展示:

1、作者是怎样称呼这些朋友的?

2、这些朋友各有什么特点?

提示:

找关键词:

A、能体现景物特征的。

B、能表现作者情感的。

⑵ 组织学生同桌间交流讨论。

⑶ 选择你喜欢的“朋友”来说一说、议一议。(让学生在个性化的阅读中,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受到情感熏陶。)

⑷ 根据学生讨论总结。(多媒体展示)“朋友”: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白云、瀑布、悬崖、云雀、雷阵雨、蚂蚁……“称谓”:老朋友、知己、姐姐、妹妹、大嫂、大哥、爷爷、弟弟、侠客、小弟弟“特征”:古老坚韧、青翠、清澈、欢畅、洁白、雄浑、高耸、热闹……

⑸ 这些称谓能不能调换?作者为什么有时改用第二人称?根据学生发言,总结:称谓符合每个景物的特征,表明作者与这些景物有着深厚的感情,用第二人称称呼,好像面对面交流更亲切、更直接。

三、赏读(大声读)

(把多角度诵读作为本课设计的重点,力求真正领悟作品的意境。)

作者把漫游山林说成是山中访友,正是借助他新奇而丰富的想像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大自然怀有什么感情?(热爱之情) 这种感情表现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甚至达到了物我交融的境界,突出表现在第几段?(第四段)

1、师生齐声朗读第四段。

2、请一生放慢速度饱含感情地朗读,其他同学闭眼睛感受。

3、就学生朗读展开朗读评价,指导朗读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4、发挥想像,把你刚才感受到的意境,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5、师、生共同展示作品,评析启发学生发挥想像,融入个人的主观感受。(教师成为学生活动的参与者,师生间展开平等自然的对话。)

四、延伸

读完全文,假使你是大自然的一员,在“我”的深情呼唤中,也该有所回应了吧?请你为它设计一段话。

如:你好,老朋友,你又来看望我们了,我们多高兴呀!哎呀,我哪有你说得那么棒,那是因为你欣赏我而已。我们大自然和人类本来就是平等的嘛,我们要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呀!

五、结尾

同学们,作者用“满怀的好心情”抒写自己游览山林的“好风景”、凝聚了他对大自然的深深爱意。选择一个节假日,邀上你的家人一起到山林中去走走吧。用你的眼睛,更用你的心灵去发现大自然的美。(用优美而富有启示性的语言,让学生沉浸在美的氛围中,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

【板书设计】

山 漫

中 热爱自然 游

访 ──────── 山

友 林

【点评】

《山在访友》是我在全县新课程改革研讨活动中上的一堂研究课,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较好地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与会者一致认为,这堂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以读为主,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通过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整体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进而感知美、体味美。

2、突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课堂上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参与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文本的交流,与老师的交流,以及他们之间的交流,品尝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

3、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使课堂教学不再是简单传授知识,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学习,在探究问题和指导朗读等环节中,都考虑到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和能力的培养。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登丹崖山
打羽球
一个小时三十分钟
动物园
我的洋娃娃
金沙湾放风筝
家乡的桥
猫和狗的故事
德心者,得心也
有意义的一天
做菜
猴小姐和眼镜
玩中乐
我要做一名光荣的解放军
喝咖啡
试析高校民办二级学院发展研究
关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教师角色探析
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水轮机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关于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
对于全国大学外语等级考试考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探索
浅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研究
关于构建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培养新模式
对于民国初期学校兼办社会教育活动及对当代的启示
关于高职电力新能源实训基地建设探究
简论福利经济学视域下的美国营利性大学
简论电力电子与自控系统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论布迪厄的高校组织分析
试析工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和实验室管理结合的研究
简析福利机构中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学生角色探讨
简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法律信仰培育刍议
《沁园春·雪》学法导引
《沁园春·雪》重难点点拔
《沁园春·雪》题目解说
《沁园春·雪》写作特点
《沁园春·雪》疑难解析
《沁园春·雪》课文评点
《沁园春·雪》问题探究
《沁园春·雪》主题思想
《沁园春·雪》审美鉴赏
《沁园春·雪》语言特色
《沁园春·雪》强化练习
《沁园春·雪》结构分析
《沁园春·雪》背景知识
《沁园春·雪》重难点讲解
沁园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