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教学后记
翻新时间:2015-12-13
《风筝》教学后记
《风筝》是初中生所接触的第一篇鲁迅的文章,又是一篇散文诗,由于时代和观念等因素差异的影响,学习本文难点较多,特别是要指导学生从作者精巧的选材和高超的语言运用艺术上来领略其思想的深邃和内涵的深刻,以达到使学生深受感染的目的。
在备课时,我进行了认真思索,怎样来引领学生登堂入室呢?其实方法有很多,我决定在本课的课堂教学中发挥板画的积极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作为研究和探讨本文蕴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的契入点之一。
好的板书不仅起着举纲张目的作用,还有画龙点睛之功效。在实际教学中,随着教学的深入,板书在不断完善,小结时便将板书整理成展翅飞翔的蝴蝶状,当板画完成的一刹那,学生们唏嘘赞叹,情不自禁地沉浸于其中,加上教师的点拨,学生豁然开朗,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试想,白色粉笔勾画的风筝呈现于黑板上,这大块的黑底犹如当时的背景,无形之中给风筝造成了多大的压力啊!风筝翅膀上的“蛮横无理、悲伤绝望、反省剖析、全然忘却”更似压在风筝上的枷锁,鲜红的“麻木不悟”,色彩多么眩目,这承载着童年梦幻的风筝怎堪重负,怎能自由地展翅飞翔。这是一个纯洁无邪的孩子,这是一个体弱多病的孩子,这是一个天真聪明的孩子,你看,别人做的是蟹风筝、蜈蚣风筝,他却能做蝴蝶风筝,多美的蝴蝶风筝,对于一个如此挚爱着风筝的小孩来说,风筝就是他童年的梦想和追求啊,就这样被扼杀了吗?怎能不让人思索,怎能不让人痛心疾首,怎能不让人愤怒疾呼!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一支充满温情的笔
- 家乡的桃树
- 美丽的黑龙潭
- 我最喜欢的一句经典名句
- 那一次,我沉醉了
- 第一次滑滑板
- 游颠倒国
- 滴水之恩
- 刑场上的婚礼读后感
- 轻轻的努力
- 初秋,中秋,寒秋
- 生活就需要幸福
- My best friend(我最好的朋友)
- 母校的梧桐树
- 难忘的声音
- 土耳其军队夜入叙利亚
- 纪委书记何以频频“空降”?
- 不管多大风浪,唯有文化是海
- 民间融资发展探析―以岳阳为例
- 人民币离岸市场在非洲地区的前景
- 高校校园安全保卫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也谈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 西方价值观与狗,不得入内
- 国际先进银行零售业务战略研究
- 服务型领导研究前沿探析与未来展望
- 我国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模式
- 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特点及其对不良资产市场的影响
- OFDI反向技术溢出的实证研究:金融环境的调节效应
- 银行资本工具“无法生存触发点”设置的国际经验
- “印度象”跑赢“中国龙”
- 《詹天佑》2
- 《别了,我爱的中国》之延伸
- 小学古诗教学的五个环节
- 关于《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人物的引出
- 《别了,我爱的中国》教案设计
- 滲滲透健全人格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 《林海》教案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
-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想
- 列夫·托尔斯泰就是你!
- 草原
- 《春》
- 10、天游峰的扫路人
- 《再见了,亲人》
- 《马踏飞燕》重点段教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