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5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分析人物形象,获取情感体验。

3、学习古人懂礼知义的优秀品格。

【教学重难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我们学校要求同学们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而且要成为具有高尚、高雅气质的人,并计划为同学们开设礼仪课。今天呢!我们就来学习和这方面有关的一则古代的故事。

二、整体感知

1、疏通课文:

自读课文,借助字典,初步疏通课文,并圈画出不能解决的文言字词。

学生提出不懂的字词,并通过交流解决问题。

明确:

学生先自主阅读课文,发言提出一些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解决,并总结一些解决字词的方法和途径等,如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组词法等。

⑴ 多媒体显示一些需要重点掌握的字词:

① 与友期行:约定。

②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

③ 太丘舍去:舍,舍弃;去,离开。

④ 尊君在不:通“否”,读“fǒu”

⑤ 相委而去:委,丢弃;去,离开。

⑥ 下车引之:拉。

⑦ 入门不顾:回头看。

⑧ 去后乃至:才。

⑨ 之:下车引之(代词,代指元方。)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⑵ 一学生朗读课文,考虑如何用现代语言复述。

⑶ 学生复述课文;对比复述,补出课文省略的部分。

明确:

多媒体显示老师的补充省略部分的意见,作强调。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友)不至,太丘舍(友)去,去后(友)乃至。元方时年七岁,(于)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元方)答曰:“(家君)待君久(君)不至,(家君)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人)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君)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君)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一学生复述课文,其他的学生听,提出不同的意见,老师指导点拨,明确统一意见,再请一同学复述,加强理解。

⑷ 集体朗读课文。

2、分析课文:

⑴ 思考问题:

① 友人为什么“怒”?元方怎样反驳“友人”的?

明确:

友人认为陈太丘不等就走,是失约的表现。

元方反驳抓住两点:一为“不信”,二为“不礼”。

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古文说说对“信”“礼”的认识,可联系“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等。

这样将文章中的“礼”、“信”和《论语》联系起来,让学生理解这里所说的“礼”“信”,是儒家思想的体现。)

② 从元方的回答看,元方是个什么样的小孩?

明确:

懂礼识义,聪明机灵的小孩。

⑵ 在理解的基础上,集体朗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多媒体出示无标点的本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3、指导背诵课文。

明确:

在学生再三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指导学生掌握背诵古文的技巧。

三、质疑探究

1、学生讨论,提出可探讨性的问题。

明确:

老师适当参与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质疑。如:

陈太丘未能坚持等朋友是否也不够守信?

友人知错而“惭”说明友人是什么样的人?

元方最后“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这篇文章为什么归入《世说新语•方正》?文章如何体现“方正”这个主题的?

2、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讨论,老师点拨。

明确:

学生可以自由提出问题,可能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一要求老师参与学生的讨论,以便掌握情况;二老师要能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归类。

学生对问题会有不同的理解,老师应引导他们积极的争辩,尤其是“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属于无礼,不一定要求统一对问题的认识。

学生对问题争辩到一定程度,达到了预想的目的后,老师引导过渡到下一步:大家对人物有不同的认识是很正常的,但《论语》中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自省也。关键是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四、学习体会

请学生谈谈从这则故事里学到了什么?

明确: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畅谈,老师引导。

五、字词积累练习

加点字 字义 相同字义的成语 不同字义的成语 期 约定 舍 舍弃 顾 回头看、看

这个环节主要是巩固学生对重点字词的掌握,同时适当的扩大知识量,检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

六、课后作业

1、完成“研讨与练习二”的字词练习。

2、完成表格。

加点字 字义 相同字义的成语 不同字义的成语 期 约定 舍 舍弃 顾 回头看、看

3、阅读《世说新语》里另一个故事,你从中学习到了什么?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⑴而掷去之。又尝同席⑵读书,有乘轩冕⑶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⑴ 捉:捡;拾取。

⑵ 席:坐具,用竹篾、芦苇等编织而成。

⑶ 轩冕:这。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美丽的秋天
吹 泡 泡
丰收的秋天
可爱的洋娃娃
我与书
游少年宫
湘江
我和小猫在一起
看房
我最喜欢的一个人
我为自己感到骄傲
过小桥
帮妈妈想办法
好消息
老师,节日快乐!
认知语言学的新发展——认知社会语言学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谈动画角色设计的双重性
浅谈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
浅析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工厂”建设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企业营销对策分析
政策性保险产品市场营销之路
国之瑰宝—琉璃,兼谈与料器和玻璃的区别
关于中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就语言学流派来谈语言学与英语输出
新时期民族歌剧演唱的思考和建议
浅析夏加尔绘画语言的独立性
政治正义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论认知语言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篇连贯解释的互补性
基于汽车配件市场营销平台制作实训台研究
《晏子使楚》重点字词梳理
《杨氏之子》美文欣赏(二)
《晏子使楚》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晏子使楚》整体阅读感知
《杨氏之子》第一讲义
《杨氏之子》重点字词的意思
《晏子使楚》重难点分析
《晏子使楚》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之一
《晏子使楚》教案设计之二
《杨氏之子》趣闻故事
《杨氏之子》考点练兵 基础篇
《晏子使楚》重点字词的意思
《杨氏之子》考点练兵 阅读篇
《杨氏之子》第二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