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我怎样写《黄河》
《黄河》的创作,虽然是在一个物质条件很缺乏的延安产生,但它已经创立了现阶段新型的救亡歌曲了。
过去的救亡歌曲虽然发生很大效果和得到广大群众的爱护,但不久又为群众所唾弃。因此,“量”与“质”的不平衡,就使很多歌曲在短期间消灭或全失效用。
《黄河》的歌词虽带文雅一点,但不会伤害它的作风。它有伟大的气魄,有技巧,有热情和真实,尤其是有光明的前途。而且它直接配合现阶段的环境,指出“保卫黄河”的重要意义。它还充满美,充满写实、愤恨、悲壮的情绪,使一般没有渡过黄河的人和到过黄河的人都有一种同感。在歌词本身已尽量描写出数千年来的伟大黄河的历史了。
1、《黄河船夫曲》:
你如果静心去听,你可发现一幅图画,像几十个船夫划船,画面上充满斗争的力量。歌曲有两种情绪是值得注意的:开首的紧张情绪,是船夫们渡黄河时和波涛挣扎的情形,他们唱“划哟冲上前”,“乌云遮满天……”,“浪花打进船,伙伴哪!睁开眼!舵手啊!拉住腕!……拼命哪!莫胆寒!”“行船好比上火线,团结一心冲上前!”最后一段是比较轻快一点。在他们没有渡过黄河以前,他们充满愉快与光明。经过他们一阵大笑以后,情绪已达到安慰和安心的境地,气也可以喘一喘了。
2、《黄河颂》:
是用颂歌的方法写的,大都带有奔放的热情,高歌赞颂黄河之伟大、坚强。由男高音独唱,歌带悲壮,在伴奏中可以听出黄河奔流的力量!
3、《黄河之水天上来》:
是一首朗诵歌曲,我用三弦作伴奏,歌词的内容全由三弦表达出,不是大鼓的伴奏方法,也不是普通的京调伴奏方法。欧洲有一种歌词与伴奏独立的歌曲,由曲作者沃尔夫(Wolf)的提倡而完成。但中国歌曲用三弦来伴奏而表达歌词的内容,又可独立成一曲的,恐怕是第一次尝试。三弦的调子里,除了黄河的波浪澎湃声外,还有两个调蕴藏着:一个是《满江红》,另一个是《义勇军进行曲》。但只有一点,而没用全曲(这是由于曲调组织的关系)。
4、《黄河对口曲》:
是用民歌形式(用山西音调)写的,最后三段二部合唱是用甲乙的主调配合起来的。三弦和二胡代表甲乙的对唱和合唱。还有,过门比较轻松而有趣。唱的人宜用动作去帮助歌曲的传达,更觉生动。
5、《黄水谣》:
是齐唱的民谣式歌曲。音调比较简单,带痛苦和呻吟的表情。但与普通一般只是颓废不同,《黄水谣》里面还充满着希望和奋斗!
6、《黄河怨》:
代表妇女被压迫的声音,被污辱的声音。音调悲惨缠绵,是含着眼泪来唱的一首悲歌。假如唱的人没有这种感情,听众必然没有同感的,而这应是值得注意的。
7、《保卫黄河》:
是一首轮唱曲,从两部起至四部轮唱。每一句开头都要有力,而且要健康地、乐观地唱出。这是全用中国旋律写的。到三部至四部轮唱时,内中有“龙格龙格龙”,是轮唱的伴唱,唱时要唱出风格才有趣。整个是非常有力和雄伟,一起一伏,变化无穷,只是要留意不停地把旋律唱出。
8、《怒吼吧!黄河》:
是一首四部的大合唱,里面有二、三、四部不同声部的组合。曲调是诚恳和雄厚,但充满热血和鼓励,是《黄河》一个最重要的主调。最后两句:“向着全中国受难的大众,发出战斗的警号!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们,发出战斗的警号!”要不断地唱三、四、五次,直至听众有了同感才转到结尾。最好用军号吹奏主调,用战鼓伴奏,更可表现“黄河”的伟大。它的怒吼启发着全世界的受难大众和劳动的人们。
《黄河》的做法,在中国是第一次尝试。希望爱护中国新音乐运动的群众给我一个指导,使我得了鼓励,更努力去创作。
(摘自《冼星海全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真不该可怜它!!!
- 我爱吃水果
- 捏彩泥
- 我最爱画画
- 上学迟到了
- 暑假中的一件事
- 帮妈妈玩QQ农场
- 老虎肚子饿
- 感恩我的妈妈
- 我家的小狗
- 我最喜欢的一个卡通人物
- 下雪了
- 我的理想
- 小猪存钱罐
- 星期天游东湖山公园
- 关于就业导向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功能初探
- 关于就业导向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培养模式研究
- 关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探讨
-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应对WTO的主要对策问题研究
- 高职院校课程中一些问题的思考
- 关于就业导向下高等职业教育评估体系的思考
- 浅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高职教育新发展
- 试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 浅谈以就业为导向办好高职教育的几点讨论
- 浅论高职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
- 浅谈高职院校营销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 浅议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 基于就业导向的我国高职高专课程改革
- 高等院校在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 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
-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
- 《我用残损的手掌》同步练习
-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
- 《我用残损的手掌》导入语设计
- 《我用残损的手掌》同步练习
-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
-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
-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杂谈
-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
- 《我用残损的手掌》同步练习
- 《我用残损的手掌》能力训练与素质培养
- 《我用残损的手掌》同步练习
-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
- 《我用残损的手掌》 同步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