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黄河大合唱》流传图

《黄河大合唱》流传图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16

《黄河大合唱》流传图

诞生之后的《黄河大合唱》;在抗战烽火的洗礼下,迅速成长为中华儿女爱国救亡的号角;与此同时,以其所负载的精神力量和民族个性,在海外华人及世界反法西斯战线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而到了和平年代,它犹如一位战功累累的元勋,继续驰骋在国内外乐坛,成为中华民族傲人的艺术财富。

一、《黄河大合唱》在抗战时期──精神号角

《黄河大合唱》一问世,就迅速在中国大地上传唱,成为抗战救亡的精神号角。并推动了团结抗日的形势发展。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曾多次担任其指挥的严良方讲述的一个有趣的小插曲中得到证实:

《黄河大合唱》这部伟大的作品,在当时中国的革命战争和艺术建设中起重要作用。在我们演唱全部作品之前,《黄河大合唱》的很多段落已经在重庆地区以及更大的范围内广泛流传。那时因敌人常在城市轰炸,很多机关和工厂都搬到了乡下,我清楚地记得,在从城里回驻地的路上,经常会听见《黄河大合唱》的歌声。有时从山头上传来高亢的男高音: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有时田间会飘落着清亮女声:黄水奔流向东方,河滚万里长……甚至国民党的宪兵操练时,都会整齐地唱着: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要知道,国民党宪兵是专门抓共产党的,可他们唱的却是从延安传来的歌曲。可见《黄河大合唱》的流传之广和对人们影响之深。

此外,在延安首演的同年9月14日至16日,云南昆明举行募寒衣公演,由西南联大合唱团、“歌岗合唱团”等演出《黄河大合唱》。此次演出为国统区首演全曲《黄河大合唱》。

12月15日,在四川重庆,由国际反侵略运动分会主持,重庆文化团体联合演出《黄河大合唱》。光未然亲自担任诗朗诵。此次演出,正是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的“皖南事变”前夕,演出场地内外均受到国民党特务、暗探的重重包围,但演出效果反映强烈。

接着,1946年1月4日,在重庆举办了星海逝世纪念音乐会,演出地点是江苏同乡会礼堂。当时国民党已经发动了全面的内战,此前不久还在昆明枪杀了请愿的学生,形势比较严峻。那一次的音乐会上演出的《黄河大合唱》,由国立音乐院的学生演唱,由严良方指挥,钢琴伴奏。那天的听众特别多,有周恩来、郭沫若、沈钧儒、李公朴,还有王若飞、邓发、叶挺、博古等人,孙科(孙中山的儿子)也来了,他们的出席,镇住了在场的国民党特务的气焰,避免了他们的捣乱。演出很成功,最后大家群情激昂,在李公朴的指挥下高唱着《救国军歌》离开了会场。“枪口对外”的歌声响彻山城夜空。

二、《黄河大合唱》在港台地区及海外──团结旗帜

冼星海的代表作《黄河大合唱》首演时,乐队只有两三把小提琴,二十来件民族乐器,低音弦乐器是用煤油桶制成,打击乐器有脸盆、大把的勺子放在搪瓷缸子里摇晃选成效果……这支原始的乐队烘托着40多位势血青年放声高唱,《黄河大合唱》从此传遍了延安,传遍了中国,飞向了世界,此起彼伏,回响不绝。

1940年,音乐家刘良模把《黄河大合唱》乐谱带到美国。1941年纽约附近一所大学用英文演出了《黄河大合唱》;1942年2月中旬(春节),在缅甸曼德勒云南会馆,由光未然担任总领队的“缅甸华侨战工队”连续举行3天公演,演出《黄河大合唱》。在这次演出结束后,“战工队”就出发到缅甸眉苗、西保、腊戊等主要城镇进行巡回宣传演出。

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在庆祝会上,美国黑人歌王保罗·罗伯逊用英语演唱《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颂》(乐谱由宋庆龄提供)。

1957年,苏联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厅用俄文演出《黄河大合唱》,中国指挥家李德伦指挥,歌唱家郭淑珍唱《黄河怨》,严良方任艺术指导。

1964年,日本神户一个劳动者业余团体用日文演唱《黄河大合唱》,连“自从鬼子来”的歌词也忠于原作,甚至在说明书上注明:“鬼子”即日本军国主义。

1982年香港市民抗议日本文部省篡改教科书侵华历史章节,香港6个合唱团和林克汉管弦乐团在香港大会堂演出《黄河大合唱》。

1983年,加拿大多伦多玛希音乐厅由华人乐团再次演出《黄河大合唱》,许多华侨听众哭成了泪人,外国听众则惊叹中国的《黄河大合唱》胜过了天主教的弥撒。

1985年,香港举办“黄河艺术节”,千人同台唱《黄河大合唱》,合唱指挥大师严良方指挥,场面空前的热烈、壮观。

还有新加坡、菲律宾、加拿大等,也演出《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如此震撼人心,50年经久不衰。这是什么力量呢?

1983年在加拿大演出《黄河大合唱》前,曾有一场争论。一位来自香港的青年站出来说:“我请大家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唱《黄河大合唱》?我再请大家想一想,我们的民族为什么老被列强欺辱?就是因为我们不团结!我们从春秋战国就开始打仗,直到现在不能统一。我们这些人信仰不同,职业不同,来自在不同的地方,我们所以在一起唱《黄河》,就是为了四个大字‘民族大义’!”

这就是《黄河》的力量所在,这也就是《黄河》的生命所在。

此后的数十年来《黄河大合唱》一直作为正义力量的象征,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进入新世纪以来,《黄河大合唱》魅力不减,让我们来看一看近年在美国百老汇的一次《黄河大合唱》演出盛况:

2001年4月14日,美国纽约的百老汇春意盎然。入夜,美国音乐殿堂林肯中心灯火辉煌,人群熙攘。专程从加拿大多伦多赶来的梁先生终于幸运地买到一张退票。在演出前就已引起轰动的“黄河之声”中国经典名曲音乐会吸引了来自香港、台湾和大陆的旅美华人,也吸引了众多的美国人。美国最有影响的英文报纸《纽约时报》两次介绍该音乐会。台湾留学生海丽激动地说,我等了好多年,终于可以在美国听到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钢琴协奏曲《黄河》和《黄河大合唱》了。此时,音乐厅内一千多爆满的座席和台上五彩反光的乐器正酝酿着“黄河”一样涌动的情绪。

当李帆有力的手指在琴键上弹出厚重的船夫号子,美国乐手们跟着钢琴家“船老大”在黄河边奋力拉纤,汹涌的黄河波涛随着李帆流畅娴熟的演奏从弹指间一泻千里。美国著名指挥杰夫瑞克从没去过中国也没见过黄河,他凭着艺术家的非凡想象力,正指挥着近七十人的美国乐队向听众展现他从音乐中看到的黄河,从五线谱中了解的黄河。李帆以全身心投入的演奏和精湛的演奏技巧,与指挥和乐队配合默契,将黄河的美、悲、愤和怒表现得淋漓尽致,音乐会随着“黄河”的怒涛和“东方红”的音调达到高潮。当雄壮的音乐在指挥的有力一挥下嘎然而止,许多人眼含热泪,观众的黄河情涌向高潮,爆发的掌声也像黄河奔腾。

音乐会的下半场是美国人用中文演唱气吞山河的《黄河大合唱》。“朋友,您到过黄河吗?”半个世纪前光未然和冼星海的感慨发问,被朗诵者石新平嘹亮的声音变成了动听的宣言。开场的《黄河船夫曲》激烈紧张,这段唱曲节奏较快,歌词绕嘴,对于美国歌手们来说发音相当困难,但他们那种“咬文嚼字”、一字一句毫不含糊的态度,反而把乐曲表现得更有力度。渔民出身的冼星海对浪里行船一定熟悉,但他万没想到他的“船夫曲”有一天会飞跃太平洋、震荡在大西洋之滨,而且“船夫”们全是美国人。

男中音歌唱家于平演唱《黄河颂》声音像洪钟明亮,交响乐团配合默契,把黄河的英雄气概烘托得像大海涨潮。全场观众激动万分,在“黄河”排山倒海般的旋律中获得了一种精神上的凯旋,好像登上了高山之巅,看到了自己的存在、自己的力量。

美国合唱团的女声部音质清丽,极富弹性,中文发音准确,金发碧眼的女士们以热爱家乡这种人类共同的情感,把合唱曲中的《黄水谣》表现得有如春波婉转,映出了黄河两岸农田村舍。

张老三和王老七心酸的《河边对口曲》由于平与男高音歌唱家贺磊明演唱,当合唱队的美国人跟着张老三和王老七一起唱着“为国家当兵去,太行山上打游击……”使人不禁想当年美国“飞虎队”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的情景。

邓桂萍的女高音独唱《黄河怨》催人泪下,她不愧为歌剧演唱家,声音极具感染力,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中国妇女饱受战争摧残而愤怒绝望的心境。这凄惨悲愤的歌声也感染了台上的美国乐手和合唱队队员,他们在指挥强有力的一挥下,像火山爆发般地唱出了《保卫黄河》的正义之声。四部和声如滚滚洪流气势磅礴,轮唱交错有序,如千军万马排山倒海:“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美国歌喉中国情,“抗日烽火”一时燃烧在纽约林肯中心。观众们激情高涨,不少人跟着节奏摇动身体,似乎要跃上台加入到“抗日的行列”之中。

此时,音乐厅外百老汇大街旁,“黄河之声”声音会的大幅广告橱窗正被华灯照亮,奔腾的黄河激流与满台美国音乐家演出现场构成的图案,格外醒目,多少天来令无数路过的行人驻足观看。厅内,一些人流着眼泪在听《黄河大合唱》,那些早在抗战时期就唱过《黄河大合唱》的老人们更有用语言难以表达的感觉。合唱的最后一个乐章《怒吼吧!黄河》将音乐会推到黄河的浪峰,当《黄河大合唱》在合唱团八十几位队员多次重复的“向着全世界被压迫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的高亢歌声中结束时,激动万分的观众一下全都站起来,以雷鸣般的掌声和热情的欢呼声向中美艺术家表达他们内心的感情和由衷的感谢。观众中的美国人从节目单中的英文介绍和演员们表现的音乐中也听懂了“黄河”,他们与中国听众一样情绪高昂,热烈地鼓掌。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张宏喜总领事等也被美国人的“黄河”歌声所感动。再三谢幕的全体演员们在观众的强烈要求下,又唱起了《保卫黄河》,这时观众们情绪高昂,以有节奏的掌声加入了这雄壮的进行曲,还有不少人跟着唱起来。歌声结束,激动的观众们还不愿离去,又报以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最后演员们唱了三遍《保卫黄河》,音乐会才徐徐落下帷幕。

被中国人歌颂了千万次的“黄河”,正“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奔向世界……”

三、《黄河大合唱》在当代──民族财富

1987年夏,在北京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前,举行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音乐会”,由中央乐团合唱团、广播合唱团、总政歌舞团合唱团联合演出了《黄河大合唱》。

1989年6月25日──7月1、3、7日,在台湾省台北市举办“抗战胜利纪念音乐会”,由台湾交响乐团附设合唱团、台北爱乐合唱团等联合演出《黄河大合唱》。此次演出为台湾禁演《黄河大合唱》后首次公演,轰动全岛。1992年9月19日,在美国旧金山,抗日战争史实会主办“九、一八”61周年纪念音乐会,由圣莉西、博爱、龙呤、北半岛爱乐、南湾爱乐、融融等合唱团联合演出《黄河大合唱》部分曲目:《黄河颂》、《黄水谣》、《保卫黄河》。

1995年6月14日,在北京首都体育馆举办“首都大学生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音乐会”万人演出。

同年8月15、16日,在陕西省西安市人民剧院,20、21日在北京国际剧院先后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音乐会”,由美国“联合之星合唱团”访华演出《黄河大合唱》(用中文演唱)。同年8月25日,在美国纽约举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抗战音乐会”,由中央乐团合唱团、科罗拉多州青山合唱团、知音合唱团、黄河艺术团、蔷城合唱团等21个合唱团联合演出《黄河大合唱》。

同年10月,在广州市天河体育馆为纪念冼星海诞辰90周年举办“黄河魂”音乐会,由中央乐团、广州乐团、星海音乐学院、华南顺大以及广州市众多业余合唱团共5000人演出《黄河大合唱》。

1998年2月20日,在广州市广州军区礼堂,为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00周年暨他所创建的抗敌演剧15个(团)队成立60周年,举办“周恩来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文艺晚会,由广州乐团合唱团、老演员合唱团演出《黄河大合唱》。2002年12月15、16日,在台北爱乐合唱团30周年庆音乐会,将演出《黄河大合唱》,严良方客席指挥。列举到这里,我们觉得有加上“未完待续”四个字的必要,因为《黄河大合唱》将以其穿越时空的巨大魅力,在炎黄子孙中永远传唱!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风的感受
春天
练台拳道
我的书包
折纸
操场上的笑声
难实现的小心愿
爬灵山
放风争
自我介绍
广播操比赛
参观科学馆
标题:我的同桌
春天来了
小兔子
心理语言学视角下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中的积极心理培养
语言学与外语教学
蒋大为歌唱艺术风格的研究
客家山歌音乐的发展创作手法探讨
白族家具装饰审美
广西少数民族岩画艺术特点的现代审美与创新
英语术语的语言学思考
从功能语言学视角分析
运用格式塔心理美学分析中国传统篆刻的艺术性探讨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英语委婉语
平面设计中的汉字字体的艺术性
在英语语言学习中,语法和交际的关系
英语语言学中的幽默话语研究简述
钢琴音乐治疗中的美学思维创建的方法
如何加强艺术类高校中的民族艺术教育
《大自然的启示》考点练兵 阅读篇
《大自然的启示》整体阅读感知
《大自然的启示》相关链接
《大自然的启示》趣闻故事
《夜莺的歌声》重难点分析
《大自然的启示》范文习作
《大自然的启示》考点练兵 积累篇
《大自然的启示》作品介绍
《夜莺的歌声》老师语录
《大自然的启示》重点问题探究
《夜莺的歌声》考点练兵 积累篇
《夜莺的歌声》作品介绍
《夜莺的歌声》重点字词梳理
《大自然的启示》美文欣赏 麻雀
《大自然的启示》随堂练习 巩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