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黄河的主要特点
一、水资源贫乏
黄河是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重要水源。多年平均天然河川径流量580亿立方米,仅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2%,只相当于长江年径流量的1/20。人均径流水量为全国人均水量的30%,耕地平均水量为全国平均水量的18%。
二、地区分布不均
黄河水资源在地区上的分布很不均匀。河川径流主要来自兰州以上以及龙门到三门峡区间。兰州以上控制流域面积占花园口以上控制面积的30.5%,但多年平均径流量却占花园口径流量的57.7%;龙门到三门峡区间,流域面积占花园口以上控制面积的26.1%,年径流量占花园口径流量的20.3%;兰州到河口镇区间集水面积16万平方公里,由于区间径流损失,河口镇的多年平均径流量反而小于兰州站。
年径流量的地区分布不均匀,还表现为径流深由流域的南部向北部递减。大致为西起吉迈,过积石山,到大夏河、洮河,沿渭河干流至汾河与沁河分水岭一线南侧,降水丰沛,植被较好,年平均降水量大于600毫米,年径流深100~200毫米以上,是黄河流域产流最丰沛的地区;流域北部经皋兰,过海源、同心、定边到包头一线的西北部,气候干燥,年平均降水量小于300毫米,年平均径流深在10毫米以下,是黄河流域径流最贫乏的地区;流域中部黄土高原区,年降水量一般为400~500毫米,年径流深25~50毫米,这一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是黄河流域泥沙的主要来源区。
三、径流量年际、年内变化大
黄河龙羊峡以上,大部分为高寒草原,湖泊沼泽多,水的自然涵蓄能力较好,径流量的年际变化相对比北方一般河流小;干流各站最大年径流量与最小年径流量之比为3~4,支流达5~12。中游黄土丘陵水土流失地区的中、小支流年际变化更大。
径流量的季节分配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条件。河川径流主要以降水补给为主,因年降水量主要集中于6~9月,故河川径流量主要集中于7~10月。干流及较大支流汛期径流量占全年的60%左右。3~6月份因降雨量小,径流量仅占全年的10%~20%,陇东、宁南、陕北、晋西北等黄土丘陵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一些支流,汛期径流量占全年的80%~90%,3~6月的径流量所占比重更小,有些河流基本上呈断流状态。
四、含沙量大
黄河是条举世闻名的多泥沙河流,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吨,多年平均含沙量37.6公斤/立方米,黄河泥沙主要来源于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且有“水沙异源”的特点。河口镇以上流域面积38.6万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的51.3%,而来沙量仅占全河输沙量的9%,水量却占全河的53.9%,泥沙主要来自河口镇至潼关区间的黄河中游地区,该区间输沙量占全河输沙量的90%以上。河口镇至龙门区间流域面积11.2万平方公里,占全河流域面积的14、9%,水量占12.5%,但沙量却占全河的56%,这一区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地形支离破碎,每年平均地面冲刷深度为0.2~2厘米,年侵蚀模数在2000吨/平方公里以上,年输沙量达9亿多吨。
黄河因其流经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泥沙,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相当于堆成1米见方的土堤绕地球27圈。每年淤积在下游河床中的泥沙有4亿吨,使黄河成为高出地面十余米的“悬河”。黄河中游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年变率大,且多暴雨。泥沙和暴雨洪水造成黄河下游河床善淤,善决,善徒。从先秦到1949年的2500多年中,黄河下游决溢1590次,改道26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难忘的数学竞赛
- 美丽的秋天
- 《大渡河》观后感
- 我的玩具朋友——恐龙合体战队
- 我的多动症
- 我在网上发表文章了
- 我的生日PARTY
- 我做错了一件事
- 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
- 游戏血战上海滩
- 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 有趣的语文课
- 给爸爸戴眼镜
- 时钟里的风波
- 难忘的一件事
- 论情事变更原则民法论文(1)
- 上市公司信用的法律架构民法论文(1)
- 我国指定管辖制度质疑及修正民法论文(1)
- 论善意取得民法论文(1)
- “入世”、知识产权保护与民商法的现代化民法论文(1)
- 试论物权的变动民法论文(1)
- 执行“难”新理念的再思考
- 英美契约法上的信赖利益与期待利益初探民法论文(1)
- 关于道路浅议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案件的审理民法论文(1)
- 关于修改婚姻法的思考民法论文(1)
- 论合同效力民法论文(1)
- 中国-经济增长与政治改革民法论文(1)
- 中国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与裁判民法论文(1)
- 招聘广告中的承诺有效吗?民法论文(1)
- 因果关系的结构性要素标准探析民法论文(1)
- 《回声》教学设计2
- 《我是什么》词语
-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1
- 《回声》教学设计5
- 《回声》教学设计1
- 《我是什么》词语理解、搭配与例句
-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2
- 《我是什么》教学建议
-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3
- 《回声》课堂实录与点评
- 《回声》教学设计5
- 《回声》课堂实录
- 《回声》教学建议
- 《回声》词语理解、搭配与例句
- 《我是什么》说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