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珍珠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部分新词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着重理解“信赖,不就能创出美好的境界吗?”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体会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4、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信赖,不就能创出美好的境界吗?”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今天,我很高兴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这篇课文是 (师指题,生读题)。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主要靠同学们自己把各种不明白的问题弄懂,你们说这样好吗?
二、初读、质疑
1、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
⑴ 读准字音;
⑵ 读完后,想想有哪些不懂?
2、学生质疑:
教师及时梳理归纳。及时解决这些词语:
神气十足 咂嘴 腻等
留下这些问题有待于解决:“垂蔓”、“幽深”、“雏儿”、“不由自主”、“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这句话的意思。
三、再读、解疑
1、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⑴ 看图理解“垂蔓”。从丛林入手理解“幽深”。
⑵ 从含有“垂蔓”、“幽深”这句话入手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这对珍珠鸟的喜爱。
⑶ 自读第一、二自然段,找出可以看出作者对鸟喜爱的其它句子。
⑷ 朗读这些语句,体会作者感情。
2、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作者对珍珠鸟是这样喜爱,那么是否也喜欢它们的雏儿呢?
顺势理解“雏儿”:
⑴ 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作者喜欢雏儿吗?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
⑵ 同桌讨论。
⑶ 全班交流。
⑷ 你能通过读让老师也喜欢这只雏儿吗?自由练读,指名读。
3、学习第四、五、六自然段:
过渡:在课前我查找了有关资料,我了解到珍珠鸟是一种非常胆小的鸟,那么它怕我吗?
⑴ 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⑵ 小组讨论:
① 珍珠鸟怕我吗?为什么?
② 从什么地方还可以看出珍珠鸟对我是非常信任的?
⑶ 出示描写珍珠鸟相信我的两个片断:
① 珍珠鸟站在书桌上,啄我写字的笔尖和手指。
② 珍珠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
⑷ 讨论:这两个地方,珍珠鸟对我的相信,在程度上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⑸ 提问:对别人特别相信的能用课文中的哪一个词语来表示?(信赖)。
⑹ 你能把作者对鸟的喜爱,以及鸟对作者的依赖之情表达出来吗?(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如口头描述、图片展示或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相关段落)
4、学习第七自然段:
⑴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依据老师的语言进行想象(教师配乐朗读第六自然段,与此同时展示一段青鸟旋空的优美动漫体现语文与音乐、美术的初步整合)。
⑵ 提问:同学们,这样的情景美吗?美在哪?(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归结到人和鸟的心灵美)。
出示填空:
美在人对鸟的──
鸟对人的──
过渡:看到这么美的境界,所以作者不由自主地发出呼唤:
(学生接读)趁势理解“不由自主”。
⑶ 同学们,鸟对人如此信赖,创造出这样美的境界。那么如果人与人之间相互信赖,会怎么样呢?(学生各抒已见,然后相机小结)。
⑷ 有感情朗读全文。
四、总结:
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句话(指板书学生齐读: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让我们彼此信赖,因为这样,我们的世界将更加美好。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有趣的“彩色游戏”
- 快乐的“六一”
- 快乐的三口之家
- 星星在闪耀
- 野蛮小弟
- 难忘的一天
- 哭哭闹闹的弟弟
- 冲向100分
- 妈妈我想对你说
- 耐心
- 【美言妙语系列】那一缕阳光般的师爱
- 神奇的表
- 第一次下棋
- 我
- 别宠坏了孩子
-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研究
- 浅谈中国真的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了吗
- 通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的分析探讨
- 浅议青海省优势产业发展
- 质疑价值主体一元论的理念
- 浅谈如何促进人才租赁业良性发展
- 英雄与奴隶共同创造了历史的唯心史观
- 简析韩非子的人性管理思想
- 浅析汉字在东亚地区的作用
- 生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哲学思考
- 上海世博带来的设计启示
- 本轮通货膨胀中的货币因素
- 社区矫正中的角色定位和功能分析
- 关于我国通货膨胀问题的几点思考
- 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发展
- 《新型玻璃》习题精选
- 《毛主席在花山》重难点学习指导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以情感人 意文兼得——《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 让“母爱”在阅读中升华──《学会看病》教学设计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文中巧设辩论,辩出爱的真谛──《学会看病》教学设计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都是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材理解
- 注重积累 训练思维——《落花生》造句训练示例
- 开放与解构的阅读教学案例:《地震中的父与子》
- 让学生在吃中聊、聊中学——《落花生》一课教学设计
- 抓重点讲词析句重联系以情促读——《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评述
- 以读为本 读中感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 感悟父子真情,学会品析人物——《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