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03
《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掌握课文中一些重要实词的含义及其用法。
3、准确、形象地复述课文内容、朗读、背诵全文。
4、成语积累。
【教学重点】
1、课文寓意的理解及其意义。
2、紧扣情节,培养丰富的想像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习文言文困难的原因:
⑴ 由于社会生活的变迁,造成内容的差距,认识的困难。
⑵ 由于语言的演变,造成文字的差异,理解的障碍。
(语言障碍:词、句。)
2、中考文言文考点①字词解释。
⑴ 翻译句子。
⑵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针对以上内容,指导学生文言文的方法,文言文阅读的一般规律:
⑴ 从整体到局部。
⑵ 从熟读到理解。
⑶ 从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
基本方法:
⑴ 字词的理解,要重视语言环境。
⑵ 要从上下文意中掌握字词的含义。
二、利用以上的学习方法学习课文《狼》
1、作者,文章简介。
2、朗读课文。
要求:
⑴ 语言准确。
⑵ 顺畅。
⑶ 读出语气。
3、检查预习情况(结合课文的诠释弄清文意)
4、重点字词,句子的理解(结合语言环境)
顾: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一词多义)
苫蔽:覆盖,遮盖
犬坐:像狗一样坐着,犬:名词作状语
洞:打洞,名词活用为动词
遂:钻洞,名词活用为动词
假寐:假装睡觉
(教师指导重点词的理解,学生翻译句子(提问))
⑴ 骨已尽矣:而两狼并驱如故(状语后置句,如故是状语,翻译时应回原)
骨头已经扔完了,但两只狼仍然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⑵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去:离开犬:像狗一样,是动词坐的状语
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⑶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乃:方,才盖:原来
这才领悟到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⑷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哉:表反问的语气词
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
5、提出问题:
⑴ 本文叙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叙述了屠夫和狼搏斗的故事
⑵ 屠夫和狼搏斗有一个过程,看看作者是怎样完整地叙述这个故事;每段都用一个字概括
记叙:遇狼→惧狼→御狼→杀狼→评狼
↓
议论
6、分组讨论、探究:
⑴ 让学生分组在课文中找出体现狼与屠户的形象的相关语句,并加以概括分析其形象。
(学生讨论后派代表概括。)
明确(板书):
屠户:机智、勇敢
形象
狼:狡猾、凶残、贪婪
⑵ 课文中的“狼”真的是在写狼吗?究竟比喻什么?这则故事读完了之后,你有什么启示?(学生自由发言,言之成理便可)
小结:社会上像狼一样的恶人、恶势力
面对像狼一样阴险、狡猾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三、小结: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四、根据板书提示,试背全文
五、拓展延伸
说出一些关于狼的成语;如:如狼似虎、狼吞虎咽、鬼哭狼嚎……
六、作业留置
1、展开想像,把本文改成一篇白话故事
2、许多文学作品中都出现了狼凶残,贪婪的形象,而事实上,狼有时也很温顺而有爱心,查找有关狼的资料,试着给狼一个公正的评价。
【板书设计】
记叙:遇狼→惧狼→御狼→杀狼→评狼
↓
议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钓鱼
- 火灾
- 童年趣事
- 画鼻子
- 师生情
- 庞祖骞趣事
- 不要战争
- 下象棋
- 难忘的教训
- 接力赛
- 拔牙记
- 游泳
- 葡萄
- “中秋”节
- 游泳(二)
- 来日外国人犯罪的状况(4)司法制度论文(1)
- 由“执行难”论我国现阶段的法律缺陷(3)司法制度论文(1)
- 电子邮件(E-mail)证据若干问题研究(3)司法制度论文(1)
- **女的被害性及其合法权益保护(4)司法制度论文(1)
- 电子邮件(E-mail)证据若干问题研究司法制度论文(1)
- 沉默权:一个无法让人沉默的话题
- 沉默权:一个无法让人沉默的话题
- 沉默权:一个无法让人沉默的话题
- 来日外国人犯罪的状况(5)司法制度论文(1)
- 我国现行戒毒体系的反思与重构(2)司法制度论文(1)
- 现代科技与证据制度(4)司法制度论文(1)
- 现代科技与证据制度(2)司法制度论文(1)
- 试论我国司法改革中的越位问题(7)司法制度论文(1)
- 论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2)司法制度论文(1)
- 美国规制诱惑侦查的法理评介(3)司法制度论文(1)
-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4
- 《孔子拜师》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4
-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
-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5
- 《孔子拜师》教学建议
-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6
- 《赵州桥》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盘古开天地》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7
-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3
-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6
- 《盘古开天地》教学实录
-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2
- 《盘古开天地》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