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荡》问题探究
翻新时间:2023-01-19
《芦花荡》问题探究
1、本文体裁?这种体裁的三要素是什么?
补充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烈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2、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试用几句话进行概括。
抗日战争时期,我军队伍驻扎在苇塘里,里外交通全靠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他非常自信。一次,他护送两个女孩进苇塘,被鬼子发现,其中一个女孩受了伤,他发誓要为女孩报仇。他引诱鬼子进入他的埋伏圈,用锋利的钩子把鬼子钩住,用竹篙痛打鬼子。(大意正确即可。)
3、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刻画人物的?试各举一例。
主人公:老头子。刻画手法: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神态。举例见课文。
4、你认为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主题: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我
- 自我介绍
- 放过课间宝贵的十分钟吧
- 小鸭子
- 才艺展示
- 泰子日记(二)拦路劫匪
- 小乌龟的自述
- 小书虫
- 我的学校
- 秋天的校园
- 假如我是小河
- 月季花真的变色了
- 泰子日记(三):伤心的离别
- 我要变成糖果人
- 雪
- 论宪法学的根本方法
- 粤西年例习俗及发展
- 惠安女服饰文化和婚俗文化探析
- 反宪法规则的决定的法律效力(5)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反宪法规则的决定的法律效力(4)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浅析中国诗与画的关系
- 试论孔子道德学说的构建
- 道德中心主义的张扬与消解
- 传统的整合与利用——试析儒学道德文化的现实意义
- 宪法“司法化”的反思与前瞻(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反宪法规则的决定的法律效力(10)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从现代园林设计看中国传统文化
- 反宪法规则的决定的法律效力(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远古苗族的写作——附丽于古歌和刺绣
- 传统文化对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 《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案
-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法二例
- 《燕子》为例谈看图学文的教学
- 《阿德的梦》教学设计
- 《太阳》教学实录
-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 《太阳》教学设计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 《太阳》教学设计及反思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西门豹》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第一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