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13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2、学习有关举例说明的知识。
3、揣摩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
说明事物应紧扣事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说明文语言特点的学习。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常常用桥梁来比喻友谊,因为是友谊就像桥一样把两个人连了起来。可见桥是在没有路的地方搭起来的路。根据史料和考察,在原始社会,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排拼而成的木梁桥。河北赵县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弓形拱的敞肩拱桥,欧洲在赵州桥建成七百年后才采用弓形拱的。我们的祖先的聪明才智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学习。
二、简介作者
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教育家、社会活动有。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本文最早发表于1962年3月4日《人民日报》,文笔通俗易懂,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上的辉煌成就,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三、检查预习:
1、查字典,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弧形 拱桥 陡坡 匀称 惟妙惟肖
2、读了本文,你了解了中国石拱桥的什么特点以及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哪些不同之处?
四、初读课文,看看作者写出了石拱桥的什么特点
1、提示:请同学们找出哪些段落是写赵州桥的,哪些段落是写卢沟桥的?联系课后思考练习题一,填空。
2、学生读,填空,教师巡视指导。
3、总结:
名称 位置 修建年月 结构特征
赵州桥横跨在河上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⑴ 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
⑵ 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面三个小拱。
⑶ 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
⑷ 全桥结构均匀。
卢沟桥位于永定河上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由11个半圆形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是一座联拱石桥。
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
1、听写。
2、说说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二、细读全文,理解作者是怎样说明石拱桥的特点的
1、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举了两个例子,一个赵州桥,一个卢沟桥,这种说明方法叫做──举例子。
2、在写赵州桥和卢沟桥时,作者列举了许多精确的数字,这种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的方法叫做──列数字。
3、为了让人们更清楚地认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的语言很具有逻辑性,例如课文第五自然段,在写赵州桥时,先介绍了桥的长度、宽度、设计施工的精巧。再分四点用数字分别说明。层次性很强。
4、作者在介绍两座桥时,既抓住了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又注意到了它们之间的不同点,请同学们找出来。(共同点是都介绍了地点,修建年代,及它们的结构特点。不同点是在介绍赵州桥时顺便说明了桥的设计者,介绍卢沟桥时作马可·波罗的话来赞扬其高度的技术成就和艺术价值,还介绍了卢沟桥的特殊历史价值。这不但使行文有所变化,而且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三、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最后两段
1、第九段写什么,怎样写?(文章又分三点解释了如此辉煌的建筑成就获得的原因。先写……再写……最后写……)
2、最后一段写什么,怎样写?(介绍了解放后我国石拱桥的修建情况,列举了我国修建的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长虹大桥”、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双曲拱桥”等,说明了我国桥梁事业取得的巨大成绩。
四、说明方法的把握
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文行文简洁、用词准确的语言特点。(联系课后思考练习题二)
联系课后思考练习题三,引导学生用打比方的方法,把要说明的事理解释清楚。(我们常说用白纸写黑字,黑板其实就是一张黑色的纸,用白色的笔来写。我们把一张黑色的纸放大,再挂起来,就是一张黑板。)
五、布置作业
查阅有关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相关资料。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是爸爸的小护士
- 考试以后
- 淘气的小鸡
- 一杯热水
- 小鸡得救了
- 傻男孩过马路
- 跳绳比赛
- 秋天的美丽
- 放寒假了
- 幺舅回来了
- 逛市场
- 我发明的新型汽车
- 我们的好老师
- 说火
- 青蛙搬家
- 组建龙游职业教育集团方案
- 剖析医疗广告企划与方案
- 2005年春运工作实施方案
- 2004党员教育活动方案
- *别墅策划案
- 在*城区开展创建青年文明社区的活动方案
- 企业年度工作总结暨未来发展和内部管理企划书
- 娱乐狂欢活动策划
- 市教育局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 计划生育服务站改革方案
- xx县青年志愿者“三下乡”活动方案
- 深化拓展公道正派学习教育活动方案(公司)
- “满意在基层,争做好公仆”活动方案
- 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
- 乡扶贫开发实施方案
- 声乐教学中的感觉与知觉
- 开创现代古筝演奏法先河
- 小学音乐有效教学探索
- 幼儿音乐舞蹈教学模式的探索
- 对于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探析
- 二胡的气功态演奏之己见
- 运用打击乐器培养幼儿音乐节奏感的策略
- 论古筝学习的现状
- 浅谈音乐赏析让音乐走入学生的心灵
- 浅析中国音乐史上的文化交流
- 谈高中音乐教学中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
- 浅析现代古筝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 关于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
- 浅析舒伯特歌曲的时代内容
- 浅谈宋词音乐对曲式手段的运用
- 《想别人没想到的》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
- 《黄山奇石》片断设
- 《四季》教学设计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 《称赞》教学设计
-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
-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 《风娃娃》教学设计
-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 《比尾巴》第二课时教案
-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及反思
- 《借生日》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