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5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识记与理解本课的生字词。
⑵ 理解本文由物写人,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个性的特点。
⑶ 学习本文叙事清晰,语言平实顺畅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
⑴ 课前让学生了解爷爷,奶奶或父母那个年代生活的情况,以便更好的理解文章。
⑵ 置疑法,竞赛法,问答法,联想法,幻灯片演示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 了解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⑵ 理解父母对儿子的深深敬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一、设置问题,导入课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你读的地一本书在是什么样子的书?在你记忆中,那一本书给你印象最深刻?
2、教师点拨,总结。
问:课文作者牛汗的地一本书,即不是名著也不是好看的漫画,而是一本普通的国语课本,可他为什么要为它写一篇文章那呐你从你的爷爷,奶,那里了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情况是怎样的?
3、由学生的回答导入文章。
作者介绍。
1、学生积极作答。
2、学生交流信息。(贫穷,茅草房,饥饿,寒冷,读书是有钱人的事情等)
3、学生对照自己收集有关作者的资料,可做补充,做好记录。
二、默读课文,就内容进行男女知识擂台赛,整体知识课文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在5分中内默读完课文,注意用笔勾话疑难点。
2、教师指出比赛规则:每组三个问题,关书作答,可有三次机会。
在学生比赛中,教师进行提示,最后作比赛总结。
3、提问:通过刚才的比赛,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较全面的了解,谁来告诉我,这篇课文给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1、默读课文,准备竞赛。
2、男女分组提问,作答。可能出现的问题;我的第一本书酷似那里的一组画?父亲返回家乡,带回来那些书?我的课文为什么总是只有下半部分?父亲在怎样的灯下为我补书?二黄毛后来怎样了?我上课时有什么趣事?
3、学生积极作答。
(生活的艰难,孩子间的友谊父子的感情等)
三、理清文章线索。理解由人物写作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文章以一本书为线索进行叙事,请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理清文章的行文线索。
2、抽学生发言,有不同意见者给机会。
3、你觉得父亲是怎样的父亲?我是怎样的孩子?你是通过什么看出来的?
4、教师总结,点明以物写人的方法。
1、速度课文,分组交流。
2、回答问题。
明确:引出第一本出最初的启蒙,介绍父亲追问书的故事追问书的另一半,父亲灯下补书转学在次回顾上课趣事人物后话总结:人不能忘本。
3、学生迅速默读课文,作答。
(慈爱,与同情心;“我”是一个懂事,乐于助人的孩子。通过“补书”“书”得出来的)
4、学生记录。明确:恰当以物写人能生动表现人物的个性。
四、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要求学生进行部分角色朗读。
(父亲询问我的这一部分)
2、请学生复速“第一本书”的故事。
3、点平并总结。
提问: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要求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两段。
提问:作者在谈及两位朋友的一生时有着怎样的感情?你是怎么理解“人不能忘本”的这句话?
1、学生角色朗读,注意语气,停顿,感情运用及表情。
2、学生速度课文后进行复速。注意抓住关键人物和情节,注意语气。
3、回答问题。
(孩子的天真,无邪,父子间的深深感情等)
4、齐读课文,回答问题。
(遗憾,同情;不能忘记以前的生活,以前的朋友忽然父亲对我的爱)
五、创设情景问题,总结课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提问:如果你是作者,有一天你回到久别的家乡,遇见了正在买纸烟,花生,火柴的乔元贞你会怎样?
2、教师总结。
提问:“一本书”载着友谊,载者亲请也载着苦难那个时代的乐趣和温情那你有没有什么东西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那?
3、教师点评,总结我们现在的生活很幸福,我们应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身边美好的一切。
1、学生发挥联想,作答。
2、学生联系自己情况作答。
3、学生理解,体会。
六、总结课文
课文以“一本书”为裁体,运用平时的语言回忆了父亲对我的爱以及朋友见的真挚的友谊和20世纪初艰难中的温情。课文告诉我们“人不能忘本”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拥有。课文以物写人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教学探讨与反思】
1、由与今天这篇课文的背景学会今天的学生较体会,在教学前要学生了解20世纪初的社会情况就比较重要,以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课文。
2、“亲情“友情”都是学生熟悉,容易产生的共鸣话题,让学生能更深入地体会文章的感情;同时课文内容能对学生惊醒口语,写作进行和思维训练。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放风争
- 难实现的小心愿
- 参观科学馆
- 标题:我的同桌
- 广播操比赛
- 我的书包
- 风的感受
- 操场上的笑声
- 自我介绍
- 折纸
- 爬灵山
- 春天来了
- 春天
- 小兔子
- 练台拳道
- 在英语语言学习中,语法和交际的关系
- 心理语言学视角下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中的积极心理培养
- 蒋大为歌唱艺术风格的研究
- 广西少数民族岩画艺术特点的现代审美与创新
-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英语委婉语
- 钢琴音乐治疗中的美学思维创建的方法
- 英语语言学中的幽默话语研究简述
- 如何加强艺术类高校中的民族艺术教育
- 英语术语的语言学思考
- 客家山歌音乐的发展创作手法探讨
- 运用格式塔心理美学分析中国传统篆刻的艺术性探讨
- 从功能语言学视角分析
- 白族家具装饰审美
- 平面设计中的汉字字体的艺术性
- 语言学与外语教学
- 《大自然的启示》范文习作
- 《大自然的启示》重点问题探究
- 《大自然的启示》作品介绍
- 《大自然的启示》美文欣赏 麻雀
- 《大自然的启示》考点练兵 积累篇
- 《大自然的启示》随堂练习 巩固篇
- 《夜莺的歌声》重点字词梳理
- 《夜莺的歌声》重难点分析
- 《大自然的启示》趣闻故事
- 《大自然的启示》相关链接
- 《夜莺的歌声》老师语录
- 《夜莺的歌声》作品介绍
- 《大自然的启示》整体阅读感知
- 《大自然的启示》考点练兵 阅读篇
- 《夜莺的歌声》考点练兵 积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