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8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十七
1、播放课文VCD
(1)、师板书课题,边写边说明这四个词的写法。
(2)、生齐读课题。
2、初读课文:
(1)、教师提出读书要求:认认真真的读
(2)、让学生自由读课文
3、学习生字词:
(1)、出示本课生词,指名上前台带领其他学生读生字词。
(2)、让学生齐读生字词。
教师在读的过程中对学生出现的不规范发音及时纠正。
4、再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
5、学习第一自然段:
(1)、生自由读读第一自然段。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师问:“乌鸦怎么到处找水喝?”
(4)指导朗读:“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A、师:“你能不能读出乌鸦到处找水喝的样子?”
B、指名读
C、让生自己练读这句话。
D、学生齐读这句话。
(5)、师:下面乌鸦看见了什么?它看见了水就怎么样呢?它会想什么办法?
(6)、让生自由读有关句子。
(7)、指名读有关句子。
(8)、师:它想喝瓶子里的水,可是瓶子小,乌鸦够不着,怎么办呢/
要求学生找到有关课文,自由读一读。
现在能读好第一段吗?我们一起读,请你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读好第一自然段。
(9)、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刚才有的小朋友没有拿好书,我们注意端正读书姿势,再来读一遍。(教师和学生一块再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乌鸦想出办法喝到水吗?
6、学习第二自然段:
(1)、教师要求学生自由读,读好第二自然段。
(2)、师:乌鸦是一下子就把办法想出来的吗?在想出这个办法以前,乌鸦一定还想过许多办法。谁来说说,它可能想到什么办法?
(3)、师:乌鸦想想,这个办法也不行,那个办法也不行,现在终于想出办法来了。
(4)、指名读第一句
(5)、师邀请两个学生朗读第一句。
(6)、要求学生读读第二句。
(7)、师:你想不想试试乌鸦的这个办法?
(8)、实验操作活动:
A、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合作完成投石入瓶,石多水溢“的实验。
B、师提出要求:认真做实验,看看水的怎样升高的。
C、学生分组完成实验活动。
D、师:水是怎么升高的?
E、指名上前演示。
F、师:水为什么是“渐渐”升高?而不是一下子升高的呢?
G、师:石子是一颗一颗放进水里,所以水渐渐升高了。
H、师引导学生读学课文中有关句子一遍。
(9)、指导背诵课文:
A、创设“小小配音员,给动画片配音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
B、学生自由练习背诵课文。
C、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D、指名背
7、指导书写“终、于”。
(1)、出示“终、于”
指名说说这两个字的字型、结构。
师念字型儿歌,帮助学生记字。
师范写这两个字。
要求学生在习字册上练写这两个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狮子变好了
- 我家的“万能”
- 小白兔和大灰狼
- 要下雨了
- 小草与小花
- 自动铅笔和铅笔
- 云的魔幻世界
- 小蓝鱼
- 夏天
- 春雨
- 皮球掉进池塘了
- 熊猫司机
- 百吉猫的故事
- 地球姑娘哭了
- 青蛙送伞
- 我国人力资源配置机制的现状与完善
- 农村留守儿童性格养成教育感悟
- 果树春季管理要点
-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 论提高班主任的威信
- “土地管家”唐全合尝到“甜头”
- 红颊草莓大棚栽培技术
- 基于网络热点事件传播的大学生“意见领袖”研究
- 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 13世纪~16世纪牛津大学与牛津城关系解析
- 中国应破除对“结盟”的五个认识误区
- 甜玉米栽培技术
- 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 模因论视野下网络流行语英译策略分析
- 共同的乡土情结 不同的异域书写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设想
- 《西湖的“绿”》教学设计
- 生命的壮歌
- 李 时 珍
- 夜空
- 四年级 《渡船》教学片断评析
- 珍贵的纪念
- 荔枝蜜
- 富饶的西沙群岛
- 口语交际课《代人购物》教学纪实
- 四个太阳
- 鸟的天堂
- 假如我是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