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8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四
【教学准备】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寻找矿泉水瓶、小石子。
教师:(1)乌鸦图片。(2)实验用具:装少许水的小口瓶子,碎石子。(3)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制作课件。内容:①制作一张放大的乌鸦图片。②根据书上插图制作动画视屏。③设计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的场面,乌鸦使用的其他办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乌鸦图片。问:你觉得乌鸦好看吗?课文里介绍了一只可爱的乌鸦。它可爱在哪里呢?读了课文你就知道了。
2.板书课题:乌鸦喝水。(前三个都是生字,注意正音、认记字形)
(二)朗读感悟
1.学生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看清拼音,读准字音。指名读,检查是否读得正确。
2.范读课文。同学边听边想:故事里的乌鸦做了一件什么事?你喜欢这只乌鸦吗?想到多少说多少。
3.逐段朗读,边读边悟。
(1)谁愿意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想一想,从这一段,你明白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
谁能读出乌鸦“到处找水喝”那种心里着急又找得好辛苦的语气?(几个同学练读,评议)谁能扮作一只小乌鸦,边读第一句边创编几个动作?
结合看图,再往下读课文。乌鸦遇到了什么困难?你认为该怎样读?
情境表演:谁愿意把刚才读的内容表演一下?先四人小组集体创作,一人朗读,一人表演,另外两个人出主意。再请一两个小组在班上边读边演。大家既当观众又当小导演,评价补充。
(2)朗读第二自然段,分小组讨论:看见许多小石子,怎么就能想出办法呢?少许小石子行吗?许多石块行吗?
(3)朗读第三自然段。老师提示:乌鸦多想马上就喝到水呀!可他为什么不把小石子一下子都放进瓶子里呢?
(三)指导背诵
1.激趣。
能评价一下这只乌鸦吗?想不想把乌鸦喝水的故事介绍给别人?
2.教师示范背诵。
3.学生一边背一边给课文内容编些动作,以帮助记忆课文。
(1)对照课文自己创作,尝试把课文表演出来。
(2)请几个同学汇报。大家帮助修改。
(3)大家练习边表演边背诵。
(四)识记生字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实践活动
1.探究活动。
分四人小组进行,合作完成小实验。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2.读一读,说一说,体会“渐渐”的含义。
3.比一比,看谁想的办法比乌鸦的办法好。讨论之后,教师可演示课件,或根据学生说的随机演示。
(三)识字写字
1.学生自己在课文里找到要求认的和要求写的字,连词勾画,再读一读。
2.在“我会认”的生字中,有两个字长得可像了,谁最先找到它们?(喝、渴)它们哪里一样,哪里不同?怎样记住?(看偏旁,想意思。喝水要用口,“喝”字是口字旁;口渴需要水,“渴”是三点水旁。)
3.识记“喝”和“渴”,用的是什么方法?小结:是通过形近字比较识记生字。找一找,生字中还有哪些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字形相近?你能用这个方法学习其他生字吗?学生汇报。
4.写字指导。
(1)复习笔顺规则:“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
(2)找一找,哪几个字写的时候是“从左到右”?(法、找、许)这几个字的结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左边都是常用偏旁,写得窄长一些,右边写得宽一点)
(3)写“石”符合哪条笔顺规则?写“办”时要注意什么?
5.书写练习。
(1)教师强调书写姿势:“写字时,要做到,三个‘一’,不忘掉。眼离本子有一尺,手离笔尖有一寸。”书写习惯:“描一描,写一写,看清笔画写正确。”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团结就是力量
- 小狗和小猫
- 喜羊羊与灰太狼戏剧改写(1)
- 童话:小鸟与雪人
- 玛莎采蘑菇
- 长颈鹿下岗后
- 我的精灵BOSS队 续
- 小豆子开眼界
- 赛尔旅行
- 向日葵的梦
- 小水滴和大海
- 小猴掉到井里了
- 小狗成长了
- 知了学飞翔
- 不爱刷牙的小鸟
- 浅谈稻田养鸭
- 垂钓鱼塘立体化养鱼技术
- 养鱼日记
- 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方法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体会
- 多媒体技术在《畜牧学》教学中的应用
- 河南省最大肉牛屠宰加工项目在尉氏县正式投产
- 红田鱼稻田养殖技术要点
- 岱山县渔业经济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建议
- 休学养鸭 大学生赚百万元家产
- 关于畜牧兽医“以钱养事”考核办法的探索
- 石屏县渔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及持续发展对策
- 运用创新金融工程推动湖北畜牧业跨越式发展
- 养鸭致富能手的创业启示
- 鲤鱼的烹调制作
- 试论“关山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的关系
- 《古诗两首》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
- 《古诗两首》古诗阅读练习2
- 《古诗两首》教学讲义2
- 《草》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的教学目标
- 《古诗两首》教学重点和难点
- 《古诗两首》古诗阅读练习1
- 《古诗两首》教学讲义1
- 《古诗两首》习题精选(二)基础练习
- 《古诗两首》教学重点和难点
- 《古诗两首》随堂练习——快乐练习
-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2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