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春酒》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本文体现了琦君散文的主要特点。琦君的散文,多写童年记忆,母女之情,友伴之谊。她以中国传统温柔敦厚的情怀,以细腻温婉的笔致,将童年、故乡、亲人、师友营造成了一个美好的艺术世界,为读者营构了一方心灵的“理想国”。
思乡,是本文一大主旨。故乡的一切与儿时的印象叠印在一起,辉映成一片快乐而感伤的迷。春酒、会酒,醉了母亲,醉了“我”,也醉了无数读者,“我”的天真可爱,母亲的善良能干,乡人的淳朴厚道,在“春酒”“会酒”席上不断氤氲起来,弥漫成浓浓的人情民风之美。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声传情,体会作者思乡的情感。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品味文中精彩的细节描写,感受作品中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
3、丰富精神世界,获得思想启迪,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生活,发现并领略生活中的美。
(⑴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用正确、流利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注重朗读时的情感体验,加强积累,培养出良好的语感,对整体把握全文有重要意义,故从知识与能力这个纬度出发设计第一个教学目标;⑵ 语文课的性质特殊,它需要学生去研读、去理解、去体会;小组合作探究能让学生将自己的意见互相交流,达到知识的互补和提高,有助于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与课堂气氛,故从过程与方法的纬度出发设计第二个教学目标;⑶ 语文课标中提到学生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故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个纬度来设计第三个教学目标。)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探究和合作交流,理解作者通过叙述家乡的风土人情来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
教学难点:研读,品味文中细节和关键词句,感受作品中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
(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有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就这篇课文而言,它充满童趣而略带淡淡的乡愁,有很高的品位价值,可以提高学生的内涵与素质)
四、课前准备
学生:
1、预习“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想一想自己过年的故事和体会,向父母长辈请教过年的习俗。
教师:
搜集有关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
1、读书指导法:学生在朗读前,老师先提出要求。按照文意和其他具体情况去处理阅读效果,或轻,或重,或强,或弱……并同时指导学生扫清阅读文字障碍。
(本文的朗读为学习的重点,只有保障了顺畅的阅读,才使学生能更轻松、更深入地掌握课文。)
2、美点寻踪法:首先让学生朗读,在把握全文概要后,让学生自己选择优美的语句进行赏析,老师再点拨、指导。
(这样不但在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可以针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使教学的实际意义更大。)
学法:
1、自主学习法: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学生要自主、独立地预习,并收集有关民俗的资料,锻炼收集信息的能力,为上课作好准备。
2、合作学习法:此环节安排在赏析探究中。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之间的意见进行交流、比较,并提高学习积极性。
(新课标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过程,强调学法指导,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六、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导入课文:
⑴ 我们一起来看一首诗(幻灯片1出示),是谁写的什么诗?(王安石 元日)
⑵ 读一遍,说说描绘了怎样的情景?(宋代人的春节一定要喝屠苏酒,因为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二要及时在门两旁贴上新桃符,以驱鬼辟邪,可见人们对新的一年都寄于了美好的愿望)
⑶ 同学们记得过年有哪些习俗吗?
(生说)看来同学们应该都很喜欢过年吧,过年时总是很热闹,各种风俗也都体现出人们对新的一年寄于了美好的愿望。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台湾女作家琦君去看看她小时候过年的情景吧!
(出示课题幻灯片2)一起把课题读一遍,我们刚刚说过的“屠苏”也是一种春酒。
(用古诗词、过年习俗导入新课,让学生调动本身的经验和知识储备,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营造了学习本文的氛围。)
2、作者简介:
首先来认识一下作者琦君(幻灯片3作者简介)。
(让学生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增加文学常识,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意。)
3、整体感知:
请大家打开课本,用小组隔节朗读法,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并思考以下问题:(幻灯片4整体感知)
⑴ 本文主要记叙了哪几件事?(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如今自泡八宝酒)(本题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巩固刚才的朗读效果,并理清全文脉络,帮助理解课文。)
⑵ 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通过春酒写故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写自己对故乡亲友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其间,流淌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对一种让人难忘的生活的深情怀念。)(这道题考的是本文主旨。首先让学生浏览课文,再加以引导,使学生从中找出除了写春酒的其他事物,分析用意,延伸出答案。这两题一前一后提出,可让学生有浅入深地把握文意。)
4、品读赏析:
⑴ 作者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幻灯片5)
⑵ 请同学们细细地品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你认为写得最有情趣的,或最能表现出作者对童年、母亲、家乡浓浓的感情的句子或词语,把它推荐给同学们,并说说理由。(幻灯片6学生阅读,小组讨论交流)
⑶ 教师小结:
琦君认为,好的文章必须语语动人,字字珠玑,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细节是文章鲜活的花朵,琦君正是通过这些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抒发了她对童年、对母亲、对家乡的浓浓的情思,同学们今后阅读文学作品,也要细细品味文中的细节,这样才能充分体会文中的感情,理解文章的主旨。
(本环节是本文的重难点。此题的设计实质上是精读和研讨课文,让学生选择喜欢的语句,将学习主动性放在学生的身上,由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进行探讨。由于本题的普及性较大,所以应事先设想学生将会提出细节问题,作好充分准备,如:课文最后一句“可是叫我到哪里去找真正的家醅呢?”的意义,以及关于当地特定俗语 “十二碟”、“分岁酒”的理解等等。)
5、拓展延伸:
关于思乡的话题历来在文人笔下屡见不鲜,同学们知道哪些表现乡愁的诗篇吗?(学生自由发言后出示幻灯片7、8思乡诗句)
历经坎坷的诗人,忧国忧民的诗人,多愁善感的诗人,将他们漂泊异地的惆怅和思念家乡、亲人的愁苦寄寓于月。于是,他们的诗篇和月光一起光耀千古,拨动着后人的心弦。
(本环节的设计可以巩固以往知识,并扩大知识面,养成比较鉴赏的习惯与能力)
6、课后作业(幻灯片9):
⑴ 必做题:读写训练:回想一下,曾有什么美食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以“我最爱吃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写出细节,写出请趣,300字以上。
⑵ 选做题:
① 搜集有关游子思乡的文学作品。
② 阅读琦君的其他作品,如《故乡的桂花雨》《读书与生活》《琴心》等。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学书法
- 我的好朋友
- 花
- 约 定
- 快乐的一件事
- 蝴蝶的故事
- 如果
- 小雨滴
- 爱护小树
- 数学考试没考好
- 菠萝的自述
- 雨伞
- 妈妈的爱
- 世上只有你最笨
- 逛动物园
- 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额的证据认定_法学理论论文(1)
- 浅论小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
- 浅析泰山土特产包装设计的品格提升
- 宪法解释是政治法律化的基本途径_法学理论论文(1)
- 屋顶花园
- 浅议市场营销人才素质的培养
- 中小制造企业的市场营销浅析
- 论中小企业网上营销安全问题分析
- 不动产权属争议的司法管辖及法律适用_法学理论论文(1)
- 刑事审判视野下的人权保障_法学理论论文(1)
-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配置
- 矿山边坡生态防护——坡面喷播绿化
- 上兵伐谋--记一次营销差异化策略的成功经历
- 中国汽车企业自主品牌营销研究
- 居住区绿化的植物配置
- 《泉水》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之三
- 《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日月潭》教学设计之四
- 《日月潭》第二课时
-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八
- 《泉水》教学设计之二
- 《葡萄沟》片断赏析
-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七
-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六
- 《日月潭》教学设计之三
-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二
- 《日月潭》教学设计之五
-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五
- 《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