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钱钟书论《五柳先生传》
钱钟书
陶潜《五柳先生传》,“不”字为一篇眼目。“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重言积字,即示狷者之“有所不为”。酒之“不能常得”,宅之“不蔽风日”,端由于“不慕荣利”而“家贫”,是亦“不屑不洁”所致也。“不”之言,若无得而称,而其意,则有为而发;老子所谓“当其无,有有之用”,王夫之所谓“言‘无’者,激于言‘有’者而破除之也”(《船山遗书》第63册《思问录》内篇)。如“不知何许人,亦不详其姓氏”,岂作自传而并不晓己之姓名籍贯哉?正激于世之卖声名、夸门地者而破除之尔。仇兆鳌选林云铭《挹奎楼稿》卷二《〈古文析义〉序》:“陶靖节‘读书不求甚解’,所谓‘甚’者,以穿凿附会失其本旨耳。
《南村》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若不求‘解’,则‘义’之‘析’也何为乎?”窃谓陶之“不求甚解”如杜甫《漫成》之“读书难字过”也;陶之“疑义相与析”又如杜甫《春日怀李白》之“重与细论文”也。……书之须细析者,亦有不必求甚解之时;以词章论,常只须带草看法,而为义理考据计,又必十目一行。一人之身,读书之阔略不拘与精细不苟,因时因事而目宜焉。
陶潜《自祭文》:“人生实难,死如之何!”按语意本《全三国文》卷五二嵇康《圣贤高士传·尚长》:“喟然叹曰:‘吾知富贵不如贫贱,未知存何如亡尔!’”《后汉书·逸民传》作“向长”,记此言作“吾已知富不如贫,贵不如贱,但未知死何如生耳!”潜曾撰《尚长禽庆赞》,即见本卷。《全唐文》卷六九六李德裕《问泉途赋》:“昔向子平称‘吾已知’云云,陶靖节亦称‘人生实难’云云,今作赋以问之”;早以二语连类。庾信《拟咏怀》之九:“不特贫谢富,安知死羡生!”倪璠注《庾子山集》卷三此诗,未知其用向长语也。秦观《淮海集》卷五《自作挽词》设想己死于贬所、身后凄凉寂寞之况,情词惨戚,秦瀛撰《淮海年谱》元符三年:“先生在雷州,自作《挽词》,自《序》曰:‘昔鲍照、陶潜皆自作哀词,读余此章,乃知前作之未哀也。”’信然,而集中无此自《序》。
(摘自《管锥编》第四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新闻
- 放风筝
- 我的压岁钱
- 做好事
- 美丽的小区
- 我的压岁钱
- 我的压岁钱
- 我最喜欢的布娃娃
- 一个薯片袋
- 我喜欢吃德克士
- 我的老师
- 春天美如画
- 我
- 冬天
- 游澳门观光塔
- 法语文化在法语教学中的应用
- 浅谈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 亲验式教学法在商务英语精读教学中的应用
- 论企业纳税筹划的风险及其防范
- ERP系统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分析
- 新形势下加强银行运作效率的策略研究
- 论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范
-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与全面风险管理
- 电力系统故障诊断及其处理办法的分析
- 人民币区域化进程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 高中政治学案式教学的实践探索
- 院校图书馆人才建设探析
- 心理学视角下的公平感研究
- 建筑设计消防审核常见技术问题研究
- 园林苗木栽植及病虫害防治实践分析
- 秋天的雨教学三案例反思教学
- 12听听,秋的声音练习题案例反思教学
- 每颗心灵都需要抚慰
- 秋天的雨教学二案例反思教学
- 教室里的变革
- 老天赐予的灵感——记一堂感受雷雨的即兴作文课
-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后记案例反思教学
- 秋天的雨教案三案例反思教学
- 秋天的雨教案十案例反思教学
- 谈在中学语文课中开展创新教育
- 文学常识:人的称谓
- 怎样上好小学生第一堂作文课
- 如何有效的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 尊重,以人为本的教育基础:——谈班级管理中生本位的思考
- 内外兼修百花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