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陶渊明的时代与生平

陶渊明的时代与生平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9

陶渊明的时代与生平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曾祖陶侃曾官至大司马,祖父和父亲也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不过到了他,家境已经没落。

陶渊明少年时代由于家庭和儒经的影响,对统治阶级抱着幻想,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他的家世出身和所处的时代却是对他十分不利的。这时,反动的门阀制度发展到了顶点,门阀士族垄断了高官要职,出身于庶族寒门的人则遭到无理的压抑。陶渊明的曾祖陶侃虽以军功取得晋朝的高官,但本身并非门阀士族,在当时就已被讥骂为“小人”和“溪狗”,到了陶渊明时代,连这样的家世也没落了,他自然得不到社会的重视。这时东晋政治又极端腐败,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十分尖锐。以陶渊明生活的主要时期来说,便经历了司马道子、元显的专权,王国宝的乱政,王恭、殷仲堪的起兵,桓玄的夺位,以及后来终于夺取了晋政权的刘裕势力的兴起。左右政局的士族和军阀所热中的是争权夺利,他们既不想整顿政治,也无意收复失地。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这种客观现实对陶渊明的生活道路以及思想变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陶渊明直到二十九岁才出仕,以后十多年里,他几次做官,都不过是祭酒、参军等职,不仅济世的抱负无由施展,而且必须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这一切只使他感到“志意多所耻”和“违己交病”。在老庄思想和隐逸风气盛行的影响下,陶渊明早年便有爱慕自然,企羡隐逸的思想,所谓“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诗书敦夙好,园林无世情”。当他仕途不得志时,就更怀恋这种生活,“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所以,这十多年里他一直“一心处两端”,行动上也是仕隐无常。三十九岁时,他的思想有了更大的变化,他说:“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就是说本应该是忧道的,可是道不可行,那就只好躬耕自给了。就在这一年他亲自参加了劳动。此后,他又作过镇军、建威参军,因为“耕植不足以自给”,又一度为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上了归田的道路。

在陶渊明归田以后的二十多年中,以镇压孙恩起义和桓玄叛乱而起家的刘裕独揽了东晋的军政大权,又在北伐南燕后秦中壮大了声势,终于代晋称帝。但是门阀世族的势力依然存在,黑暗腐败的社会并未改变。看惯了战乱、篡夺、阴谋、危机的陶渊明,为了避祸,就决心不再出仕。晋末征他为著作佐郎,辞不就。宋元嘉时,他“偃卧瘠馁有日”,江州刺史檀道济劝他出仕,他也拒绝了。道济赠给他粱肉,他“麾而去之”,表现了他与统治阶级决裂的坚定态度。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陶渊明的归田,是在对污浊的现实完全绝望之后,采取的一条洁身守志的道路。这时儒家的“独善其身”的思想占了主导的地位。从他放弃了实现济苍生的理想来说,具有一定的消极性,但从他坚持高尚的志趣,决不和统治阶级同流合污来说,仍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正因为他把壮志埋藏在心里,所以一直没有忘却现实,常常流露对腐朽的现实的不满和壮志不得施展的焦灼和悲愤。同时,道家思想对他也有很大的影响。他吸收了道家思想中的朴素唯物论成分,认为万物都是按照自然规律而生灭变化,否定道教的长生之说和佛教的神不灭的思想,这是他进步的方面。但他由此出发而采取的“委运乘化”的人生态度,却是具有消极作用的。“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说明他处在极端不合理的现实中,想用这种态度消除思想矛盾,完全超脱于现实之外。

陶渊明的后期最值得重视的是他亲自参加了劳动。这就当时文人说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封建社会和儒家思想本是鄙视劳动的,两晋南北朝士族尤甚。颜之推《颜氏家训》说:“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务。”《南史·到溉传》载:到溉先祖曾担粪自给,别人骂他“尚有余臭”。陶渊明却冲破了这种剥削阶级的意识,坚决地走上了躬耕自给的道路。这样他的思想就引起了一系列的变化。他改变了剥削阶级鄙视劳动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劳动的价值;也在与农民共同劳动、平等交往的生活中,对农民产生了亲切的感情,培植了倾向于平等的思想。他本来认为

“力耕不吾欺”,劳动可以自养,但是他的生活,却和一般农民一样,不断地走着下坡路,经常受到饥寒的威胁,有时甚至不得不出去乞食,这也促使他不能不从别的方面去寻求贫困的原因了。上述这些思想的发展,推动诗人提出了没有剥削和压迫的桃花源的社会理想,对不合理的封建社会表示了抗议。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小霜花
日记
花bo会
看机器人科普展
乡下孩子
做贺卡
考试
吹泡泡
常远日记四篇
我的航模情结
给妈妈洗脚
“书迷门第”
节约用水
浅论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作用及模式
浅谈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讨
浅析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
关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四步曲”
浅谈高等学校艺术普及教育刍议
试论加强大学生忧患教育
专业教师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途径
浅谈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
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探讨
关于甘肃省高等学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新时期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浅析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试论高等教育全程就业指导工作的实践性思考
国外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对我们的启示
《变色龙》教学实录
独辟蹊径 舒卷自如──《变色龙》活动课
从消极走向积极,从模糊走向清晰
《热爱生命》有关资料
《变色龙》教学实录
朗读,语文教学必不可少──《变色龙》教学反思
自主学习也需要恰当引导──《变色龙》教学反思
《变色龙》教学实录
杰克·伦敦的悲剧
给记叙性课文编写“续集”
教课一得──《变色龙》板书艺术的构思
《变色龙》教学实录
想起了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
《变色龙》教学杂谈
水手、淘金者、战地记者杰克·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