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马说》教学实录及点评

《马说》教学实录及点评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2

《马说》教学实录及点评

师:“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是人才实现自身价值,所企盼的理想境界。但在很多时候,特别是封建社会,很多人才常哀叹生不逢时,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甚至被扼杀,这是一种经常性的社会悲剧。今天,我们学习韩愈的《马说》(板书:题目、作者)反映的就是这种现象,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这一现象的深刻思考。关于“说”这种文体,我们以前学过吗?

众生:学过。

师:从大家异口同声的回答中,我想大家对“说”这种文体一定还记忆犹新吧。请一位同学帮我们温故一下吧!

(生齐举手)

生: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与现代杂文大体相近。

师:很好,大家知道“说”这种文体相当于现代杂文,那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作者韩愈,请看屏幕。

韩愈:字退之,河南人,自号昌黎,有《昌黎先生文集》,是唐代重要的思想家、散文家。倡导古文运动,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主张。他是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魁首,他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故写此文。(屏幕显示)

那么,让我们边听录音边看书,注意字词的读音及文章的节奏。

lè zhǐ pián cáo lì shí sù dàn sì xiàn

伯乐 祗 骈 槽 枥 一食或尽粟 一石 食马者 外见

(屏幕显示字词读音)

师:你们听了别人的诵读,自己也想展现一下自己的风采吧。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朗读,每人读一段,然后互相交流。交流的内容请看屏幕:

1、找出难懂的词、句。

2、疏通文意。

3、初步了解作者的思想。

(具体做法:四个学生为一小组,甲生读完,其他组员肯定他读得好的地方,同时找出读错或特别注意的地方,再共同讨论,互相帮忙解决存在的问题,或采用大家边读边口译,互相更正,一起补充,疏通文字,整理思路。具体做法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教师从旁点拨。)

师:经过老师的一番巡视,发现同学们交流活跃,例如第四小组的同学能发现“食”字在这篇文章中的有几个义项,还有前面这一小组知道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等等。可见,大家讨论非常认真。现在,我们一起做一下练习来巩固对文言文词语的掌握。

之:死于槽枥之间

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其: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一食或尽栗一石

食马者

食不饱

策: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策之不以其道

(屏幕显示)

师:下面有请一位同学来回答。

生:第一句的“之”是结构助词“的”。第二句,代词“千里马”。第三句,调节音节,无意义。

师:嗯!很好,(同学鼓掌)继续有请第二位同学。

生:第一句的“其”表反问“难道”。第二句,表揣测“恐怕”。第三句,作代词,代“千里马”。

师:大家说,这位同学回答得对吗?

众生:对。

师:好,我再请一位自告奋勇的同学来回答。

生:第一句的“食”,

作量词,餐、顿。第二句作动词,喂养。第三句,吃。

师:这位同学不但有胆量,而且有才智,真所谓“智勇双全”,我们同学怎么没有表示?

(众生边笑边鼓掌)

师:经过同学们的讨论及练习后,大家对文章的思想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了深刻理解韩愈写《马说》这篇文章的精髓,让我们再读一遍课文。

(生大声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为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我们一起探讨下面几个问题。

1、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是怎样的?哪一句是集中体现?

2、文中通过哪些语句体现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3、本文中“千里马”

“伯乐”

“食马者”各比喻了哪几类人?

4、通过千里马的遭遇,暗示了封建社会统治者是怎样对待人才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屏幕显示)

师:对于上面几个问题,同学们可以任选几个来思考,还是按照刚才的小组展开讨论吧。

(老师巡视,从旁指导)

生:我选择第1、2题来回答。课文中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表明作者的观点认为伯乐是最重要的,就是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至于第2个问题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示意此同学坐下,另外一组的同学补充)

生:对于第四小组回答的第2个问题,我觉得不够全面,还应该补充这一句“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师:这位同学补充得很好,关于第3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回答吧!千里马指哪些人?

生:人才(异口同声)(板书)

师:伯乐呢?

生:善于发现人才的人(板书)

师:食马者?

生:统治阶级。

师:统治阶级可以分为贤明的君主和平庸无能的君主,或残暴无比的君主,在这里我们应该加上一个什么形容呢?

生:愚妄浅薄的统治者。

师:太好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板书)。关于第四个问题,这个小组来回答。

生:通过千里马的遭遇,暗示了封建时代统治者既不识别人才又不重视人才,致使大批人才被埋没。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心情。

师:看来大家对课文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得很好。的确,在韩愈的那个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是不会重视人才的,而在我们当今的信息时代,人才可谓是“原子弹”,他们爆发的能量是无法估计的,因此,国家非常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并提出了“科技兴国”的口号。虽然文中强调了“伯乐”的重要性,也并非它决定了“千里马”的命运。我们应深信“是金子的总会发光的”、“天生我才必有用”。

同学们,再退一步来说,假如你是伯乐,你将会如何对待你的千里马?

(生思考片刻纷纷举手)

生:我会给他金钱、楼房、车,让他死心塌地为我服务。(众笑)

师:可别笑他,这是很现实的问题,你不支付他报酬,他不可能全心全意为你服务,讲贡献也应有一定的报酬。

生:我觉得应给他权力,有了权力才有助于工作的开展。

生:我认为是如何重用他,把他安排到一个恰道好处的位置上,充分发挥他的才干。

师;我很欣赏同学对人才观的看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家会是一位出色的领导者。对待人才,我们应持有怎样的态度,以下是我的个人观点,大家请看屏幕。

对待人才:识别人才,重用人才

尊之以高位

养之以厚禄

任之以重权

师;关于人才观的问题我们就讨论到此。下面来一个紧张而轻松的背诵比赛,分男女两组,女同学先背诵第一段,男同学背诵第二段,依次轮之。

(男女队先后背诵)

师:男女两组的比赛成绩很接近,谁胜谁负,很难判断,不过从字音、节奏方面还是女同学略胜一畴。

(大家鼓掌,以示祝贺)

师;回去继续背诵这篇课文,并给韩愈一封信,安慰一下他那愤懑难平的心。字数不限。下课。

【点评】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大多数的教师都会采用串讲式讲解,即斟字酌句地讲字词,“信、达、雅”地翻译,甚至是遇到实词讲实词,遇到虚词讲虚词,遇到句式讲句式。这样不仅破坏文章美感,而且严重损害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形成沉闷的课堂气氛。

李老师讲授《马说》一文时,就注意避免出现上述的情况。最大的优点就是把课堂都让给学生,让学生在讨论中来探索,获取知识。毕竟学生可以借助工具书或文下注解基本理解字、词和一些句子的意思。其次,授课的条理非常清晰,而且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再者,文章安排的内容充实,容量大,张弛有度,显得错落别致。教师的教学方法多样化,有练习的形式,有讨论的形式,也有比赛的形式。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能营造轻松、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还有课堂充分展示了电化式的教学,更好地增强了课堂效果。因此,整堂课能体现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逛超市和菜场
得星星
沙家浜游记
做棒冰
由台风所想到……
做飞饼
游楠溪江记
买包子
火车虫
聪明的小猴子
逛动物园
培根名言读后感
游厦门
江心西园
逛华地百货
关于适合高职生心理特征的教学过程中侧重点的探析
简论职技高师“教师口语”的教学方法
关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模式研究
关于职高语文教学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试论利用教学比赛提高足球选项课的教学质量
试论大学生职业素质提高的途径及方法
试论校企合作的“产业链”模式
关于大学生课余体育训练的运动损伤预防研究
关于建立和利用高职院校教师业务档案的思考
关于提高高职实践教学效果探析
浅析中职汽车维修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
关于校企合作的订单式高职人才培养的探讨
试析信息技术在军校体育管理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探析
试论转变办学方式促进技工院校招生工作发展
梦天
《静夜》教学设计
《郭沫若诗两首》课文结构分析
鲛人歌
《郭沫若诗两首》疑难解析
《静夜》课文鉴赏──虚与实的完美融合
《天上的街市》修辞分析
《天上的街市》教案设计
《天上的街市》课文鉴赏──古为今用的再造艺术
《天上的街市》思想内容分析
《郭沫若诗两首》课文写作特色
《郭沫若诗两首》课文背景知识
桂林山水歌
《郭沫若诗两首》学法导引
《郭沫若诗两首》重难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