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送东阳马生序》写法特点
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著名的赠序,它的写法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行文紧凑,结构严密
全文共三段。第一段是讲述作者本人求学之难和用心之专的。起笔点出“嗜学”,为全文定下基调。“嗜学”与“家贫”相矛盾,引出求学的勤苦:手自笔录,虽苦不怠,走送不逾期。结果是“遍观群书”,接着叙述成年后求师的情形。要“趋百里外”去向“先达”求教,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既说明了“援疑质理”的求教之难,又表现了作者求知的渴望与决心。下边具体写从师求教的道路之苦。行“深山巨谷”,冒“穷冬烈风”,“足肤皲裂……四肢僵劲”写出了跋涉的艰难。接着叙述了求学时粗劣的衣食、简朴的生活。最后以“勤且艰”总括全段:勤奋与艰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才可以克服,这正是学有所成的原因。第二段写今日大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与上段作者昔日之艰难对比,得出用心与否是学习成败的关键这一结论。第三段在前两段对比的前提下点明写这篇赠序的背景和意图:先赞马生善学,然后以“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说明意图。
第二,对比鲜明、说服力强
文章第二段写今之大学生学习条件优越和第一段作者昔日学习的艰难对比推导出极有说服力的结论。用有“廪稍之供”“葛裘之遗”与“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緼袍敝衣”对比。用“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与“行深山巨谷”对比。用“未有问而不告”与“未尝稍降辞色”“叱咄”对比。用“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和“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对比。层层对比得出了在昔日困苦中能业有所精、德有所成,而处于优越条件下不能有所精、有所成,只能说明其用心不专的结论,极具说服力量。
另外在第一段中还用作者自己粗朴衣食与同舍生玉食锦绣相对比,得出“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的一心向学的结论。
第三,叙议结合、突出中心
本文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生动具体;同时还适当穿插议论,突出了文章的思想。例如在对比自己同那些被绮绣、沃甘肥的同舍生之后,点出了甘于敝衣、粗食的原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这里的“足乐者”就是进德修业,简要的议论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的志趣。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学跳舞
- 体检
- 寒假打算
- 春天来了
- 大地
- 小猫
- 好事
- 围棋比赛
- 美丽的南宁
- 降落伞
- 垃圾桶
- 妈妈
- 做贺卡
- 妈妈请听我说
- 我的老师
- 青年旅舍在上海的品牌营销策略(1)
- 我国汽车自主品牌与外资品牌要素特征的比较研究(1)
- 论绿色营销与企业可持续发展(1)
- 谈副品牌的营销策略(1)
- 营销渠道治理结构的经济学分析(1)
- 设计师的价值观影响设计的体系发展
- 艺术教育发展改善思考
- 邓小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思想体系探析
- 关系营销与交易营销的整合(1)
- 论小家电产品网络营销策略(1)
- 社会主义国家选举制度探析
- 市场营销理念与现代物流体系(1)
- 论毛泽东功过评价中的辩证关节
- 浅析中国的司法独立(1)论文
- 阐述反腐败刑事司法制度改革论纲(1)论文
- 《最大的“书”》 重难点分析
- 《最大的“书”》 相关介绍
- 《最大的“书”》 考点练兵1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重点问题探究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整体阅读感知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知识点精析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相关介绍
- 《最大的“书”》 范文习作
- 《最大的“书”》 老师语录
- 《雷雨》 整体阅读感知
- 《最大的“书”》 知识点精析
- 《最大的“书”》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 《最大的“书”》 考点练兵2
- 《最大的“书”》 整体阅读感知
- 《雷雨》随堂练习 巩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