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少尹序·鉴赏
翻新时间:2023-06-03
送杨少尹序·鉴赏
韩 愈 昔疏广、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是公卿设供张,祖道都门外,车数百两。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丞相去归其乡。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
予忝在公卿后,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两,马几匹,道边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与否?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不落莫否?见今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然吾闻杨侯之去,丞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今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时所钓游也。”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欤!其在斯人欤!
【鉴赏要点】
这是韩愈为送同僚杨巨源告老还乡而写的一篇赠序。文章先宕开笔墨叙述西汉广、受二贤告老辞官、百官送行、路人泣下的故事,紧接着把杨辞职还乡、公卿送别的情景与二贤故事具体比较,以突出杨老品德之美,同样受人敬重;末段说杨先生如此乡情浓重、至老不忘家乡,必将受到乡人的景仰。反复咏叹之中,可看出作者无限惜别、仰慕、赞叹之情。
【思考与探索】
1、文章第一段写疏广、疏受二人临行时场面有何作用?
2、从文章可以看出杨巨源其人如何?作者对他怀有何种感情?
【参考答案】
1、突出杨老品德之美,受人敬重。
2、德高望重,令名远播,不忘根本。作者对杨巨源充满无限惜别、仰慕、赞叹之情。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第一次挣钱
- 童年的趣事
- 走向文明
- 社会见闻
- 我·艾萨克
- 千纸鹤
- 拔河比赛
- 吓人的报警器
- 难忘的实践活动
- 奇妙的现象
- 我从不后悔的一件事
- 参观毛主席纪念堂
- 图书角发生的事
- 注意安全,保护生命
- 找座位
- 论中国经济法学理论发展30年(1)论文
- 毛泽东的美学思想新论(1)
- WTO法律规则对我国市场经济法治的影响(1)论文
-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研究报告
- 公证在保护知识产权领域的作用(1)论文
- 寻求东西方美学精神的整合之路(1)
- 探析青少年萨克斯基础教育中的兴趣培养
- 对当代美学问题的思考(1)
- 试析儿童钢琴教学的几点思考
- 建国五十年美的本体论研究述评(1)
- 浅谈合伙企业的内外联系(1)论文
-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论”质疑(1)
-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建设(1)论文
- 浅析我国基础教育小班化体制推行的必然性和可行性研究
- 知识产权诉讼临时禁令实体审查条件分析(1)论文
- 《小小的船》教学案例及评析
- 《小小的船》教学实录及点评
- 《小小的船》教学案例及反思
- 《小小的船》教学案例
- 《小小的船》教学实录及点评
- 趣中求实 趣中求新──《小小的船》教学案例及评析
- 《小小的船》教学案例及反思
- 创设情境感受美──《小小的船》教学案例及评析
- 《小小的船》教学修改与反思
- 《小小的船》教学案例及点评
- 《小小的船》教学实录及点评
- 孩子,放飞你想像的翅膀──《小小的船》教学片断及反思
-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实录及点评
- 在失败中成长──《小小的船》教学反思
- 《小小的船》教学案例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