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岳阳楼记》之“忌”
《岳阳楼记》乃范仲淹之名篇。然该篇似有两点为文之“忌”,兹陈述如下:
一、作记而非“记”
大凡文章一般是忌讳离题的。作者为此篇,是受好友滕子京之嘱托。滕子京修书给定作者的题目是“岳阳楼记”,作者依题作文,其间又记述了岳阳楼的什么呢?纵观全篇只不过记述了岳阳楼之重修、之大观、之地利而已。至于写到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吾尝求古仁人之心”等文字,这些内容跟岳阳楼又有多少必然联系呢?然而,这些内容却竟占去了全篇的三分之二还多!同“句句是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的《醉翁亭记》相比,不可不谓是有离题之嫌了。
但是,联系到作者与滕子京的深厚情谊,却又是“离”得事出有因,“离”得机巧。因为滕子京“豪迈自负”,“罕受人言”,作者因为其“恐后贻祸”,“正患无隙以规之”。于是遂趁滕子京致书恳求为文《岳阳楼记》之机,借题大大的发挥了一番。如果说作者仅只在好友之命题范围内为文作记,不去离题发挥,虽则完成了好友之嘱托,交差了事,但却无法借此达到规劝好友之目的,更不用说来表达自己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了。
所以纵观全篇乃为“记”而又非记,然而若非如此,则不能达到一石数鸟之目的。这样看来作者为文实在是“忌”得出奇,令人称绝。
二、为写景而写景
全篇融叙事、写景、议论和抒情于一炉,可谓炉火纯青。但仅就篇中整段“写景”而言,则是为写景而写景了。对于岳阳楼之大观,作者已用“前人之述备矣”一句收束作结,但为了引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以便与“古仁人之心”作比照,作者又不得不再记岳阳楼之大观。而且又分为两类来描写:即迁客骚人登楼所见到的悲景和乐景。
然而有些景观却是迁客骚人在岳阳楼上根本无法同时目睹到的,也是根本没法目睹到的。鉴于这一点,可以说作者是在为写景而写景了。此亦为作文之大忌。但是,作者唯有如此铺陈造景,方能使览物之“情”显得情真意切,否则便无法与“古仁人之心”作比照了。
作者如此“写景”完全是为了凸现一个“情”字,而写情则又是为了下文更好的议论和抒情而得以“卒章显志”。可以说作者运笔行文就是这样一环紧扣一环的层层推进,但在写景这一环节上故意“出格”却又并没有因“景”而害“意”。相反倒是这样铺陈造景的文字却给了人以无穷之遐想、景美之享受,切实让人体验到了迁客骚人流露的真情实感,为下文的议论和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又不能不使人叹服作者之为写景而写景的构思表现手段是如此的独具特色,忌而不忌。
真不愧是出自大家之手笔的千古杰作、不朽名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两条小鱼
- 仙人掌
- 假如有一支神笔
- 爱上网的涛哥哥
- 威海之旅
- 日 全 食
- 独自坐公交车
- 美丽的荷塘
- 我学会了洗衣服
- 家乡的传统文化
- 美丽的春天
- 致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 有趣的一天
- 我们的校园变了
- 难忘的第一次作假
- 中国古代鬼文化探析
- 论社会主义宪政(18)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反宪法规则的决定的法律效力(7)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社会主义宪政(2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略论豫菜的传承和创新
- 宗教文化的特征
- 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变迁及当代价值
- 宪法“司法化”的反思与前瞻(4)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侗族丧葬习俗的宗教文化内涵探析
- 十六大后现行宪法修改的思考(7)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传统的用途与滥用
- 论社会主义宪政(27)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阎锡山村政思想的影响
- 加强书法教学 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 老子的“冲气以为和”理论与家庭和谐
- 《爬山虎的脚》教案设计
-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 《触摸春天》教学反思
-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 《刷子李》教学设计
- 《桥》教学设计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 《威尼斯的小艇》课堂练笔案例
- 《触摸春天》教学起由及教学思路
- 《我不是最弱小的》有感
- 《自然之道》教学反思
- 《触摸春天》第二课时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