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峥嵘岁月中的毛泽东借诗词言志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峥嵘岁月中的毛泽东借诗词言志

在中南海菊香书屋毛泽东故居, 陈列着一张写有毛泽东名字的《持枪证》,编号为“甲字第一号”。实际上,有关部门并没有给毛泽东配枪,持枪证上的枪证、枪号和子弹这些栏里都是空白。这是一张有名无实的《持枪证》。

投身革命后,毛泽东原本就没有想到去摸枪杆子。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初期,30岁的毛泽东曾出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部长,35岁的蒋介石则担任了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即著名的黄埔军校校长。仿佛是历史的有意安排,让两个后来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物,一个去抓笔杆子,一个去抓枪杆子。但抓枪杆子的蒋介石不久就背叛了革命。残酷而沉痛的现实,使毛泽东也不得不抓起了枪杆子,并成为了举世公认的红军统帅和军事家。

然而,正像人们所熟知的那样,毛泽东却不单是靠枪杆子来打碎一个旧世界的,他的双手甚至是天生的不喜欢摸枪,而喜欢握笔。在长征途中,贺子珍为他特制了一个可以装笔墨纸砚的多层口袋,毛泽东也是开玩笑地说:“我要用‘文房四宝’打败国民党反动派。”

浩荡正气打动敌对阵营

1935年底,刚刚在陕北落下脚根的中国红军,依然身处在一个危机四伏的世界。仅陕西一带就有张学良的东北军,杨虎城的西北军,西面是“马家军”,往东是阎锡山的晋军。这几十万人马,都奉蒋介石之命要“围剿”不足一万的中央红军。

事实上,早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就已经发生重大转变,明确宣布要结束内战,组成联合政府,共同抗日。

当时,国内政治形势也相继发生了重大变化。日军侵入华北,汉奸殷汝耕组织所谓“冀东自治政府”。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游行,即有名的“一二·九”运动。这月下旬,中共中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毛泽东还提出了,中国共产党要成为“最彻底的民族解放的先锋队”。

为了民族大义,也是为了红军的生存,初到陕北的毛泽东,于四面重围之中,不断地操起毛笔,给一些受命“围剿”红军的地方实力派人物写去一封封声情并茂的信件。

1935年12月55日,他给杨虎城将军写信说:“驱除强寇,四万万具有同心;诛戮神奸,千百年同兹快举。鄙人等卫国有心,剑履俱奋;行程二万,所为何来?既达三秦,愿求同志。”不分党派联合抗日的民族魂灵和真挚情感,跌宕其间。典雅高古的骈体文句式,至今读来,还觉一股回肠荡气。可以想象得出,当杨虎城这些戎马半生的军人展读这文采斐然的词句时,他们肯定在心里构想着毛泽东的形象:

他是个拿枪杆子的军人,还是握笔杆子的文人?是文人,怎么能把几万濒临绝境靠吃草根维持生命的红军带出死亡的峡谷?是横刀跃马之辈,为何又有如此陈义高古而又华丽动人的神来之笔?

不是偶然的巧合,当民族危亡压倒一切的时候,当最需要每一个中国人都激发起深远博大的爱国情怀和力量的时候,毛泽东,站在了西北高原茫茫的黄土地上,奔腾的黄河岸边。

以天下为己任重写历史

1936年2月,红一方面军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名义,在毛泽东、彭德怀、刘志丹的指挥下,从陕北清涧渡过黄河,发起东征战役,目的是到山西西部开辟局面,然后转往绥远直接对日作战。这次渡河东征,虽没有达到原定的战略目的,却扩大了红军,在山西十几个县开展了工作,为稍后在河东一带建立根据地埋下了伏笔。

对毛泽东来说,收获却不只这些。毛泽东在陕西清涧县袁家沟筹划渡河时,虽是初春二月,黄土高原不仅冰冻未化,反而飘起鹅毛大雪,仿佛是要为出征的红军将士们壮壮行色。

头顶浑莽的天,身披浑莽的雪,俯视浑莽的河,历史的流云不经意间悲壮地飘过眼前。站在秦晋高原,诗人的双脚,似乎踩着一个民族浑莽而又浩瀚深长的历史河道──昨天的赫赫辉煌,今天的屈辱困顿。

一队队穿着灰布军装,戴着红五角星军帽的官兵骑着马,扛着枪从身边走过,被风雪笼罩着渐渐远去,融入浑莽无色的天地之间。为了民族的生存,他们正在重写历史。

看着这一切,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就像火团一样,在毛泽东的胸中燃烧起来,千古绝唱《沁园春·雪》,就这样诞生了──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1000多年前的唐朝诗人柳宗元,也曾描写过浑莽雪飞的大世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那是一个孤寂死灭、了无生气的世界。在毛泽东的笔下,被冰雪覆盖的世界不仅没有沉寂,相反,诗人之心激活了历史的灵魂,让世界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如此多娇的江山,上演过多少惊心动魄的历史壮剧呵!

诗人的视线穿过偶尔挣出覆雪的高原黄土,融入深藏地下那鲜活生动的历史长河,感受着地火的熏烤。在白雪的衬托下,那点点黄土又好像是祖先的眼睛,深情地注视着这位 20世纪中国的骄子。

诗人视野变得模糊起来。他向历史走去,向这个充满生机的民族大舞台走去。

于是,曾风云一世的英雄们一个个出现了──

扫六合,并诸侯,完成统一大业的秦始皇来了。

北控朔漠、西征匈奴,命张骞出使西域,令名将飞渡关山的汉武帝来了。

南征北战,使江山复归统一,并创造了巍巍大唐盛世的唐太宗来了。

在多国并存之中再度统一华夏,成功后以“杯酒释兵权”被记入历史的宋太祖来了。

还有那个长于盘马弯弓、纵横驰骋的成吉思汗,也来了。

一个个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骄子,仿佛都从古老的黄土地里破土而出,穿透厚厚的冰雪,带着自己的业绩和个性,来了,近了。

正是他们,面对“分外妖娆”的华夏江山,竞相折腰,进而把中华民族的历史,演绎得烟波浩渺。

在爱国主义的河床上,回荡着不甘沉沦的呐喊,奔涌着重铸辉煌的浪涛。

毛泽东请出历史人物,当然不是为了回到历史,而是在历史的比较中,更加坚信正在开拓的民族振兴之路。而走在这条路上的先锋人群,是那些只有武治功业,却缺少文采风骚的历史人物不能相比的。于是,《沁园春·雪》的点睛之笔出现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今朝的红军,今朝的中国共产党,无疑将超越历史。一年的长征,已经证明了一个中国人刻骨铭心的道理: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中国共产党人最关心中华民族的命运。

黄帝陵前立下救国誓言

就在毛泽东写下《沁园春·雪》5个月后,在保安的窑洞里,毛泽东告诉美国记者斯诺:蒋介石总有一天要面临选择,要么抗日,要么被部下打倒。来自他的将领和抗日群众的压力越来越大。他做出决定的时间不远了。中国的历史果然很快出现了转机,中国人携起手来,抗日救亡,决定自己的命运的时机来到了。

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的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发动“兵谏”,逼蒋抗日。西安事变,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成为中国形势转变的枢纽。在斯诺的心目中,毛泽东成了神奇的预言家。

在离西安不远的地方有一座黄帝陵。远古时期,传说有一位姓姬的部落首领,号轩辕氏。他逐鹿中原,统一了天下。后人把他当作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称他为轩辕黄帝。为了纪念他,后人在陕西桥山建造了一座黄帝陵。陵前有祭祀亭,历朝历代,清明时节,中央政府都要来这里举行大型祭奠仪式。

1937年4月 5日清明节这天,对黄帝陵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中国大地上两个阵营的领袖──毛泽东和蒋介石,同时派代表来到这里,祭奠共同的祖先。在黄帝陵前,毛泽东的代表林伯渠念了一篇毛泽东写的四言古体祭文,立下了这样的誓言──

“东等不才,剑履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世勿谖。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

接近历史,诗人捧着一颗真心,披带一路风尘。向未来走去,革命家的风采,焕发着独有的刚健和执著,他的意志如伟岸的高山,心胸如坦荡的莽野。

这,难道不是挽救民族危亡的风流人物?

这,难道不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天骄情怀?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风婆婆
My English teacher
洁白的栀子花
秋天的发现
美丽的春天
未来的学校
可爱的小甲鱼
自我介绍
未来的书包
小乌龟
飞机航模
可爱的小金鱼
我爱我家
My friend
美丽的春天
行贿罪若干问题思考刑法论文(1)
当前农村涉枪涉爆案件的特点、成困及预防对策刑法论文(1)
对公路沿线刑事犯罪的调查与思考刑法论文(1)
对少年缓刑犯再犯罪问题的思考刑法论文(1)
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浅谈传统文化对我校藏族学生学习英语的影响
刑法因果关系研究
构建和完善社区矫正机构设置体系研究刑法论文(1)
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关系
从“电脑量刑”看量刑制度改革
试论寻衅滋事罪的主观要件刑法论文(1)
如何区分注意规定与法律拟制刑法论文(1)
浅析动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浅析月份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试论均衡量刑权的思路刑法论文(1)
《猫》思考(推门课)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送教课)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思考(推门课)
《猫》教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后记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思考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思考(推门课)
《去年的树》课堂实录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思考(推门课)
《乌塔》教学设计(送教课)
《乌塔》教学后记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