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材分析
翻新时间:2015-12-13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材分析
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作者解释“四书”中“格物”和“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这与现代学术的基础实地探察,即实验,恰恰实一致的。但传统具有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因而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作者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例,说明王阳明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这是儒家传统的看法决定的。
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作者从科学发展历史的角度,重申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而不是由自我探讨就可求到的。阐述了实验的过程和要求:实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实验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目标作为探索工程的向导。作者以探察竹子的性质为例,说明要得到关于竹子的知识,只有靠科学实验,消极观察、袖手旁观是无济于事的。
接着,作者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一是中国学生大都偏重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重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考试的成绩很好,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常常不知所措。二是作者以“个人的经验为证”,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误以为靠埋头读书能应付一切,结果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这就更加深刻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病,也说明了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作者先阐明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一是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而后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结尾提出了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小苍耳
- 白色让我想起
- 采蜜
- 倒霉的一天
- 拍手歌
- 第一次溜冰
- 会教育的妈妈
- 还是象我自己吧
- 20年后的我
- 特殊的考试
- 汽车"丢"了
- 我变成百花仙子
- 一件有趣的事
- 我观察昙花一现
- 美丽的秋天
- 我国高速公路面临的新问题:交通安全
- 音乐人才应具备的的心理素质
- 轨道交通工程悬拼节段梁预制生产关键技术
- 高速公路安全管理研究
- 对国内音乐形态学的思考
- 对钢琴作品民族风格综述
- 车用永磁式缓速器制动力矩的计算方法
- 对音乐美学问题的认识论述
- 中国歌曲特色分析
- 配送中心的现代化物流技术
- 国内音乐形态学的思考
- 论艺术歌曲处理与演唱
- 合宁高速公路全椒段维修施工安全管理
- 音乐在大学生素质中的实用性
- 对原生态乐器及音阶的对比解析
- 《找春天》教学设计.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
-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
-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
- 《葡萄沟》教学设计
- 《我为你骄傲》教学设计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
- 《泉水》教学设计
-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