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材分析
翻新时间:2015-12-13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材分析
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作者解释“四书”中“格物”和“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这与现代学术的基础实地探察,即实验,恰恰实一致的。但传统具有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因而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作者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例,说明王阳明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这是儒家传统的看法决定的。
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作者从科学发展历史的角度,重申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而不是由自我探讨就可求到的。阐述了实验的过程和要求:实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实验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目标作为探索工程的向导。作者以探察竹子的性质为例,说明要得到关于竹子的知识,只有靠科学实验,消极观察、袖手旁观是无济于事的。
接着,作者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一是中国学生大都偏重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重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考试的成绩很好,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常常不知所措。二是作者以“个人的经验为证”,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误以为靠埋头读书能应付一切,结果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这就更加深刻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病,也说明了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作者先阐明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一是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而后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结尾提出了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心中的平安校园
- 巴国城揽胜
- 心中的校园
- 蓝色的窗户
- 天上的星星
- 校园,我心中的乐园
- 石林揽胜
- 我爱我的校园
- 我心中的校园
- 奶奶是星星
- 窗
- 我心中的平安校园
- 我故乡的杏啊
- 我故乡的春啊
- 打开心窗
- 诗境与“西溪山水小品”
- 园林工程中的施工放样
- 中式庭院泼墨山水
- 抓好小城镇消防规划之我见
-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休闲广场设计
- 论欧洲园林发展历程以及我国园林发展规划
- 高层建筑外墙保温注意的问题
- 酒店照明设计
- 论现代水景观设计——以泰安市居住区、广场、公园为例
- 对改性沥青路面施工程序与质量监理的分析
- 探讨园林监理质量标准
- 我国施工工法制度诞生始末
-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在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
- 居住小区的植物选择与规划
- 景观概念的误用
- 《尊严》整体阅读感知
- 《万年牢》美文欣赏 祥林嫂
- 《尊严》作者介绍
- 《尊严》相关资料
- 《尊严》考点练兵 积累篇
- 《尊严》教学设计一
- 《尊严》随堂练习 巩固篇
- 《尊严》考点练兵 阅读篇
- 《尊严》教学设计二
- 《尊严》训练素材
- 《将心比心》随堂练习 提高篇
- 《尊严》写作指导
- 《尊严》重点字词意思
- 《尊严》重点问题探究
- 《万年牢》训练素材